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20:23: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探究

作者:任娟

来源:《速读·上旬》2019年第07期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小学合作学习模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在合作观察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协作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学效率。本文结合现实情况,对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一、引言

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数学教学中,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营造一种温馨、舒适、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更高,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合作过程中,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也變得更加顺畅,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团队意识也会得到增强。 二、科学划分学习小组,尊重学生差异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小学合作学习模式,教师要意识到分组的重要性,可以说,分组的科学性直接决定合作学习的效果。在分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个体差异,以及性格特点进行科学划分,让小组成员能够优势互补。通常情况下,每一小组有4个成员,优等生和潜能生分别有1名,中等生有2名。每个小组之间不能有明显的差异,保证各小组之间的同质性,也就是组内差异、组间同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各小组之间也能在公平的环境中开展竞争活动,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最大化的体现出来。 三、合理进行组内分工,培养学生协作意识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如果组内角色不明确,就会出现有的学生“一言堂”,有的学生“不参与”的现象,因此,教师在采用小组合作模式进行教学时,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责任。以“等腰三角形”的教学为例,小组内的四位成员分别扮演“组长”、“观察员”、“汇报员”和“记录员”的角色。在上课时,教师首先通过课件的展示,让学生找出普通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区别,这一问题可以由小组中的“观察员”来回答,然后明确了二者的区别之后,引出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分析其性质,并进行证明,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容进行合作探究,小组内各个同学积极发言,最终总结出结论,最后由“汇报员”进行汇报,由组长进行总结补充。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忽视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特点,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采用“折

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探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4ec91zyp401k8300wxv0h1ll01eyq01c4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