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0下半年软件评测真题和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 14:41: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B、使用质量的属性分为四个特性:有效性,生产率,安全性和满意度 C、使用质量是基于用户、开发者、维护者观点的质量

D、使用质量的获得依赖于取得必须的外部质量,而外部质量的获得则依赖于取得必须的内部质量

解析:影响软件质量可分为:可直接测量(如每个功能点错误)、间接度量(可用性、可维护性)

包括:质量模型、外部度量、内部度量、使用质量度量。

外部、内部质量的质量模型:质量属性包括: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 ISO/IEC 912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统一了多种质量模型。其中,下述关于软件使用质量描述,使用质量是从用户角度看待的质量,其属性分为4种:有效性、生产率、安全性和满意度。 使用质量是从用户角度看待的质量。

使用质量的获得依赖于取得必须的外部质量,而外部质量的获得则依赖于取得必须的内部质量。

参考答案:C

? V模型描述了软件基本的开发过程和测试行为,描述了不同测试阶段与开发过程各阶段的

对应关系。其中,集成测试对应的开发阶段是(20)。 (20)A、需求分析阶段 B、概要设计阶段

C、详细设计阶段 D、编码阶段

解析:V模型中单元测试对应于编码阶段,集成测试对应于详细阶段,系统测试对应于概要设计阶段,验收测试对应于需要分析阶段。 参考答案 B

? 下面关于软件测试模型的描述中,不正确的包括(21)。

① V模型的软件测试策略既包括低层测试又包括了高层测试,高层测试是为了源代码的

正确性,低层测试是为了使整个系统满足用户的需求 ② V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仅仅把测试过程作为在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

及编码之后的一个阶段 ③ W模型可以说是V模型自然而然的发展。它强调:测试伴随着整个软件开发周期,而

且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需求、功能和设计同样要测试 ④ H模型中软件测试是一个独立的流程,贯穿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与其他流程并发地进

行 ⑤ H模型中测试准备和测试实施紧密结合,有利于资源调配

(21)A.①⑤ B. ②④ C. ③④ D.②③

解析:P14

V模型的软件测试策略既包括低层测试又包括了高层测试,低层测试是为了源代码的正确性,高层测试是为了使整个系统满足用户的需求

V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仅仅把测试过程作为在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及编码之后的一个阶段

W模型可以说是V模型自然而然的发展。它强调:测试伴随着整个软件开发周期,而且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需求、功能和设计同样要测试

H模型中软件测试是一个独立的流程,贯穿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与其他流程并发地进行 参考答案:A

? 程序设计语言一般可划分为低级语言和高级语言两大类,与高级语言相比,用低级语言

开发的程序具有(22)等特点。

(22)A.开发效率低,运行效率低 B.开发效率高,运行效率低 C.开发效率低,运行效率高 D.开发效率高,运行效率高

解析:程序设计语言一般可划分为低级语言和高级语言两大类,与高级语言相比,用低级语言开发的程序具有开发效率低,运行效率高参考答案:C ? 广义的软件测试由“确认”、“验证”、“测试”3个方面组成,其中“确认”是(23)。 (23)A.想证实在一个给定的外部环境中软件的逻辑正确性,检查软件在最终的运行环境上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

B.检测软件开发的每个阶段、每个步骤的结果是否正确无误,是否与软件开发各阶段的要求或期望的结果相一致

C.检查某样东西是否符合事先已定好的标准

D.试图证明软件在软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以及阶段间的逻辑协调性、完备性和正确性 解析:确认测试又称有效性测试。有效性测试是在模拟的环境下,运用黑盒测试的方法,验证被测软件是否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列出的需求。任务是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及其他特性是否与用户的要求一致。对软件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已经明确规定,它包含的信息就是软件确认测试的基础。检测软件开发的每个阶段、每个步骤的结果是否正确无误,是否与软件开发各阶段的要求或期望的结果相一致 参考答案:A

? 与设计测试用例无关的文档是(24)。

(24)A.项目开发计划 B.需求规格说明书 C.设计说明书 D.源程序

参考答案:A

? 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典型的白盒测试方法包括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其中,静态测试除了静态结构分析法、静态质量度量法外,还有(25)。 (25) A.代码检查法 B.逻辑覆盖法 C.基本路径测试法 D.结构覆盖法

解析:典型的白盒测试方法包括:静态测试、动态测试。其中静态测试包括:代码检查法、静态结构分析法、静态质量度量法。参考答案:(25) A

? 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简称SA)是面向数据流的需求分析方法,(26)不属于

SA工具。

(26)A.分层的数据流图 B. 数据词典

C. 问题分析图 D. 描述加工逻辑的结构化语言、判定表或判定树

解析:SA 法的描述工具 ?分层的数据流图 ?数据词典

?描述加工逻辑的结构化语言、判定表或判定树。

问题分析图(PAD) 是一种改进的图形描述方式,可以用来取代流程图。

PAD支持SP方法,它仅具有顺序、选择、循环三类基本成分(图4.64),其中选择和循环又有几种形式,图4.65列出了PAD的所有基本成分及相应的流程图表示和PASCAL结构,这是PASCAL标准风格的PAD表示。

参考答案:C

? 螺旋模型综合了(27)的优点,并增加了这两种模型忽略的风险分析。 (27)A. 瀑布模型和演化模型 B. 瀑布模型和喷泉模型

C. 演化模型和喷泉模型 D. 原型和喷泉模型

解析: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结合起来,强调了其他模型所忽视的风险分析,特别适合于大型复杂的系统。

参考答案:A

? 软件评审作为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已经被业界广泛使用。评审分为内部评审和外

部评审。关于内部评审的叙述,正确的包括(28) ①. 对软件的每个开发阶段都要进行内部评审 ②. 评审人员由软件开发组、质量管理和配置管理人员组成,也可邀请用户参与 ③. 评审人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比如根据软件的规模等级和安全性等级等指标而定 ④. 内部评审由用户单位主持,由信息系统建设单位组织,应成立评审委员会 (28)A.???B. ??? C.??? D.????

解析:关于内部评审:

对软件的每个开发阶段都要进行内部评审

评审人员由软件开发组、质量管理和配置管理人员组成,也可邀请用户参与

评审人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比如根据软件的规模等级和安全性等级等指标而定,一般不超过7人。 参考答案:B

? 软件质量保证的主要目标不包括(29)

(29)A .通过预防、检查与改进来保证软件质量

B.保证开发出来的软件和软件开发过程符合相应标准与规程

C.收集软件产品、软件过程中存在的不符合项,在项目总结是进行分析

D.确保项目组制定的计划、标准和规程适合项目需要,同时满足评审和审计需要 软件质量保证(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简称SQA)

即参照一定的质量标准、目标及各项软件流程、规范来监督,管理公司产品的质量;在许多质量体系还不是很成熟的公司,维护和发展这些质量标准、流程规范等也是由质量保证人员进行。行内有个这样的说法:“软件质量保证并不能够保证软件的质量”,事实也是如此,软件质量的好坏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能够决定的。但是,我们可以把提高软件的质量作为我们从事软件质量保证工作的目标。 参考答案:C

? 软件设计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30)

①. 模块化?.抽象?.封装?.信息隐蔽

(30) A. ???? B. ??? C. ??? D. ???

? 关于软件质量,(31)的叙述是正确的。

①. 软件满足规定或潜在用户需求特性的总和 ②. 软件特性的总和,软件满足规定用户需求的能力 ③. 是关于软件特性具备“能力”的体现 ④. 软件质量包括“代码质量”、“外部质量”和“使用质量”三部分 (31)A.?? B.?? C.?? D.?? 解析:软件质量实体特性的总和,满足明确或隐含要求的能力。是关于软件特性具备“能力”的体现

软件质量包括“内部质量”、“外部质量”和“使用质量”三部分

参考答案: A

? 关于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正确的理解的是(32)P7

(32)A.软件测试关注的是过程中的活动,软件质量保证关注的是过程的产物 B.软件测试不是软件质量保证工作中的内容 C.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 D.软件质量保证人员就是软件测试人员 解析:

软件测试和质量保证的区别

1)、QA主要着眼于软件开发活动中的过程、步骤和产物,而不是对软件进行剖析找问题或评估;

质量的保证的重要工作通过预防、检查与改进来保证软件质量。 采用“全面质量管理”和“过程改进”的原理开展质量保证工作。

关注的是软件质量的检查与测量。

QA的工作是软件生命周期的管理以及验证软件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和用户的需求。 2)、软件测试关心的不是过程的活动,而是对过程的产物以及开发出的软件进行剖析

测试人员要“执行”程序软件,对过程中的产物-----开发文档和源代码进行走查,运行软件,以找出问题,报告质量。

测试人员必须假设软件存在的问题,测试中所作的操作是为了找出更多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为了验证每一件事是正确的。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的分析、追踪与回归测试也是软件测试中的重要工作,因此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通常,人们将“质量标准、配置管理、测试测量”,作为质量管理的三大支柱,而将“SQA计划、SQA进度、SQA评审和审计”,作为质量管理三大要素。 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三个层次

(1) 事先的预防措施:制订软件过程开发规范和软件产品质量标准,对软件开发和管理人员进行这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定向培训;(规范是对行为的约束、标准是对产品的约束、规程是对操作的约束)

(2) 事中的跟踪监控措施:按照CMM/CMMI或ISO9000的过程管理思想,对软件过程和软件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可视性管理; (3) 事后的纠错措施:对软件工作产品和软件产品加强评审和检测。评审是在宏观上框住您,在微观上挑剔您,找出不符合项。检测是为了发现Bug,改正错误。

结论:软件质量保证措施,应以提前预防和实时跟踪为主,以事后测试和纠错为辅。

? (33)不是正确的软件测试目的。 (33)A.尽最大的可能找出最多的错误 B.设计一个好的测试用例对用户需求的覆盖度达到100% C.对软件质量进行度量和评估,以提高软件的质量 D.发现开发所采用的软件过程的缺陷,进行软件过程改进

? 设计功能测试用例的根本依据是(34) (34)A.用户需求规格说明书 B. 用户手册 C.被测产品的用户界面 D. 概要设计说明书

解析:功能测试关注的是系统功能是否正确实现,其主要依据文档是需求分析文档,集成测试中相关的功能测试会涉及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文档。参考答案:A

? 关于软件测试与软件开发的认识,不正确的是(35) (35)A.软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都可能产生错误 B.软件测试是独立于软件开发的一个工作 C.软件开发的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就应开始测试工作 D.测试越早进行,越有助于提高被测软件的质量 解析:软件测试是贯穿于软件开发过程的。软件生存周期的各个阶段中都少不了相应的测试,软件生存周期各个阶段的测试分别对应于软件测试过程中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确认测试,如下图所示。这种对应关系有利于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和软件质量的控制。

测试工程师与开发工程师目标一致、行为对立、并行工作,有生产就必然有质检,二者的工作相辅相成,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的主要矛盾就集中在对bug的定义上。

搜索更多关于: 2010下半年软件评测真题和答案 的文档
2010下半年软件评测真题和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4hyr9unmk9sc9l3qczn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