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理化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化 学 部 分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Fe-56 Cu-64 Ag-108】
六、单项选择题(共20分)
27.钙的元素符号
A.Ca
B.Cl
C.Cu
D.C D.光合作用 D.Mn D.食盐 D.NH4NO3 D.+6 D.K2SO4 D.氯化镁 D.氧气与臭氧 D.二氧化碳
28.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木材燃烧 A.Al
B.水分蒸发 B.Hg
C. 食物变质 C.Si
29.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30.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植物油 A.NaOH A.+1 A.KNO3
B.粉笔灰 B.K2SO4 B.+2 B.K2CO3
C.冰块 C.MgCl2 C.+3 C.KCl C.氯化钙
31.物质中含有两种原子团的是
32.普通玻璃中加入着色剂三氧化二钴(Co2O3)呈现紫红色,其中Co的化合价为 33.草木灰是一种钾肥,它的主要成分为 34.物质灼烧火焰呈黄色的是
A.氯化钠
B.氯化钾
35.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
A.氢气与液氢 B.水银与银 36.属于有机物的是
A.碳酸钠
B.碳酸 C.淀粉
37.物质俗称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A.熟石灰 CaO C.胆矾 CuSO4 38.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盐酸
A.
B. C. D.
B. 硫酸
C.消毒酒精
D.自来水
39.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B.苛性钠 NaOH D.石碱 Na2CO3
C.干冰与冰
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理化试卷(化学部分) 第 1 页共 4 页
40.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产生红色火焰 B.铁丝:发出耀眼的白光 C.镁带:生成白色固体 D.硫粉:火焰呈淡蓝色
41.若用 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能用下图示意的化学反应是
2A.2H2O2????2H2O+O2↑
MnO加热B.2HgO????2Hg+O2↑ 点燃C.2CO+O2 ????2CO2 点燃D.CH4+2O2????CO2+2H2O
42.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8
C.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 A.硝酸银溶液
43.鉴别盐酸和氯化钠方法错误的是
B.锌粒
C.紫色石蕊试液
D.碳酸钙
B.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为18克 D.水的摩尔质量就是水的式量
44.根据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所得信息错误的是
A.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45.对盐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B.盐中一定含有原子团 D.盐中一定含有酸根
C.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B.铁元素存在形态:游离态到化合态 D.现象:析出红色固体
C.反应前后溶液质量:不变
46.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H2、H2O、CO、CO2,某学习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检验,观察到A、D装置中白色粉末变蓝,B、E装置中石灰水变浑浊,C装置中黑色粉末变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
①该实验方案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②装置B和E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不完全相同; ③装置C减少的质量等于装置D增加的质量;④该混合气体一定含有H2O、H2、CO2、CO;⑤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2O、CO2、CO。 A.①②④
B.①②⑤
C. ①③④
D. ①③⑤
七、填空题:(共19分)
47.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
①空气: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物质是 (1) ,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2) 。
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理化试卷(化学部分) 第 2 页共 4 页
②水:自来水净化过程中可以加入 (3) 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利用右图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4) ,检验b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5) 。 ③医药: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能够暂时的驱走睡意并恢复精力。有咖啡因成分的咖啡、茶、软饮料及能量饮料十分畅销,因此,咖啡因也是世界上最普遍被使用的精神药品,其化学式为C8H10N4O2。完成填空:
咖啡因由 (6) 种元素组成,咖啡因分子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7) ,1mol咖啡因中约含有 (8) 个氢原子。
48.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固体甲和固体乙,加入等质量的水配成t3℃的两支溶液,然后按图1进行降温操作,图2为甲乙固体溶解度曲线。请分析图1和图2提供的信息填空。
t3 t2 t1 图1
① t1℃时,甲的溶解度 (9) 乙的溶解度(用“>”“<”“=”填空);
② p点的含义是 (10) ; ③Ⅰ中加入的物质是 (11) (填“甲”或“乙”);
④ 将t3℃时70克甲的饱和溶液降到t1℃,析出晶体质量为 (12) g; ⑤ 对图1中不同温度的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13) 。 A.t3℃时,Ⅰ和Ⅱ均为不饱和溶液 C.t1℃时,Ⅰ和Ⅱ均为饱和溶液
D.t3℃时,若使Ⅰ和Ⅱ均恰好饱和,Ⅰ中加入对应溶质质量大于Ⅱ中加入对应溶质质量 49.某兴趣小组为探究Mg、Fe、Cu、Ag四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如右下实验。(注:所用金属大小形状相同、酸的体积浓度相同)
①甲、乙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 (14) ,依据甲乙试管中产生此现象的速率甲大于乙,可知活动性Mg (15) Fe(填“>”、“=”或“<”); ②根据丙中现象 (16) ,可知活动性Cu>Ag; ③小组同学随后发现该实验无法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于是补充右图丁试管中实验,最终得出四种金属活动性:Mg>Fe>Cu>Ag,则补充实验中的试剂A、B分别为 (17) ;
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理化试卷(化学部分) 第 3 页共 4 页
Ⅰ Ⅱ
降温 Ⅰ Ⅱ 降温 Ⅰ Ⅱ
B.t2℃时,Ⅰ为不饱和溶液,Ⅱ为饱和溶液
④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小组同学将乙中剩余的铁加入丙溶液中回收丙溶液溶质中的金属,至t时间后固体质量不再变化,根据右图所示溶液中固体质量变化情况,分析最后所得固体的成分为 (18) 。
八、简答题:(共21分)
50.利用下列提供的仪器装置回答问题:
A B C D E F Ⅰ ①仪器名称:Ⅰ为 (1)
②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 ,反应基本类型为 (3) ,可选择的收集装置为 (4) ;
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5) ,为了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6) ,某同学利用右图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7) 口进入(填“a”或“b”);
④如图F,判断F中反应是否在发生 (8) (填“是”或“否”),实验结束关闭活塞K后的现象为 (9) ;氢能是最理想的能源,若将实验室用F装置制得的0.1mol氢气全部燃烧掉,大约可以释放出28.58KJ的热能,求燃烧掉0.1mol氢气需要氧气多少克? (10)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51.某固体中可能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小刚和小敏同学为确定其成分分别进行实验。 【小刚实验】
①操作Ⅰ为 (11) ,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12) ;
②气体A为 (13) ,生成白色沉淀B的化学方程式为 (14) ; ③小刚实验结束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的结论为 (15) ; 【小敏实验】请你和小敏同学一起完成实验。
操作 ①取固体样品于足量水中, ②取步骤①的溶液,滴加足量稀硝酸和少量硝酸银溶液。
现象 结论 有碳酸钠、氢氧化钠 有氯化钠
a b
植物油
(16) 。 (17) 产生白色沉淀 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理化试卷(化学部分) 第 4 页共 4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