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然后依据实验的原理解答即可;游标卡尺的读数时先读出主尺的刻度,然后看游标尺上的哪一个刻度与主尺的刻度对齐,最后读出总读数;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 所有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导电、导热、透光等物理性质上一定表现出各向异性 B. 半导体元件的制作可通过高温扩散的方法在单晶硅中掺入其它元素 C. 当液晶处于电场中时,光学性质不会发生变化
D. 露珠总是出现在夜间和清晨是由于气温降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后液化造成的 【答案】BD 【解析】
【详解】A、所有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单晶体在导电、导热、透光等物理性质上一定表现出各向异性,多晶体在导电、导热、透光等物理性质上一定表现出各向同性,故A错误;
B、 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它元素来制作元件,故B正确;
C、液晶像液体一样可以流动,又具有某些晶体结构特征的一类物质,所以液晶的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当液晶处于电场中时,光学性质会发生变化,故C错误;
D、露珠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形成的露珠在阳光下又发生汽化而慢慢消失,故D正确; 故选BD。
【点睛】单晶体有规则的形状、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异性,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形状,在物理性质上各向同性,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它元素来制作元件;液晶的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
13.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如图所示的abca一个循环过程,其中a→b过程气体体积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若c→a过程气体放出热量10J,则气体经历a→b→c过程内能的变化是___________J.
【答案】 (1). 减小 (2). 10J 【解析】
【详解】a→b过程气体温度不变,压强增大,根据
知体积减小;
c→a过程气体做等容变化,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W=0,放出热量10J,则气体经历a→b→c过程内能的变化是增加10J;
【点睛】根据图示图象判断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变化关系,然后应用气态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答题。
14.油膜法测定分子的尺寸,1ml的油酸加入1000ml的酒精中配制油酸酒精溶液,1ml溶液通过滴管实验测得为80滴,取1滴溶液滴在撒有痱子粉的浅水槽中,待油酸界面稳定后测得油膜面积为260cm. ①试估算油酸分子的尺寸___________(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②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的油酸酒精溶液置于一个敞口容器中,如果时间偏长,会影响分子尺寸测量结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解析】 【分析】
采用估算的方法求油膜的面积,通过数正方形的个数:面积超过正方形一半算一个,不足一半的不算,数出正方形的总个数乘以一个正方形的面积,近似算出油酸膜的面积;根据浓度按比例算出纯油酸的体积;把油酸分子看成球形,且不考虑分子间的空隙,油膜的厚度近似等于油酸分子的直径,由径大小;
【详解】解:①测得油膜面积为
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
可以求出直
(2). 酒精挥发使得溶液中油酸浓度变大
2
油酸分子的直径:
②置于一个敞口容器中,如果时间偏长,酒精挥发,导致油酸浓度增大,因此出现分子直径大小偏大;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爱因斯坦认为: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光子)组成的
B. α粒子散射实验是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实验基础,也是测定原子核半径的最简单方法 C. 核力一定是发生在核子间的吸引力作用
D. 发生轻核的聚变反应时,原子核核子的平均质量变大 【答案】AB 【解析】
【详解】A、爱因斯坦在解释光电效应时,引入了能量子的概念,认为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即光子组成,故A正确;
B、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内部集中所有正电荷及几乎全部质量,所以α粒子散射实验是估算原子核半径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故B正确;
C、核力与万有引力、库伦力的性质不同,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1.5×10 -15 m,核力只存在于相邻的核子之间,故C错误;
D、重核裂变反应或轻核聚变反应过程中,核子数不变,但质量发生亏损,所以核子平均质量变小,故D错误; 故选AB。
【点睛】爱因斯坦在解释光电效应时,引入了能量子的概念,认为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即光子组成;核力与万有引力、库伦力的性质不同,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1.5×10 -15 m,核力只存在于相邻的核子之间;重核裂变反应或轻核聚变反应过程中,核子数不变,但质量发生亏损,所以核子平均质量变小。
16.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E1< 0),激发态能量En=E1,其中n=2、3、4….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光速为c,吸收波长为________的光子能使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n=2的激发态;此激发态氢原子再吸收一个频率为ν的光子被电离后,电子的动能为________. 【答案】 (1). 【解析】 【分析】
根据能级间跃迁吸收或辐射的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求出吸收的光子能量,从而得出吸收的波长大小,根据能量守恒求出吸收光子电离后电子的动能; 【详解】n=2激发态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
,则
,解得
; ;
(2).
,则电子的动能:
17.下雪天,卡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听着一辆故障车,他将刹车踩到底,车轮被抱死,但卡车仍向前滑行,并撞上故障车,且推着它共同滑行了一段距离L后停下.已知卡车质量M为故障车质量m的5倍,设卡车与故障车相撞前的速度为v1,两车相撞后的速度变为v2,相撞的时间极短,求:
①v1:v2的值.
②卡车在碰撞过程中受到的冲量。 【答案】①【解析】
①由系统动量守恒可得
②由动量定理可得卡车受到的冲量
可得
;
;
②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恒力F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重力加速度g。求:
(1)物块B刚要离开C时物块A的加速度a (2)从开始到此时物块A的位移d。 【答案】(1) 【解析】 【分析】
当B刚离开C时,弹簧的弹力等于B的重力沿斜面下的分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块A的加速度大小;先由胡克定律求出未施力F时弹簧的压缩量,再求出物块B刚要离开C时弹簧的伸长量,由几何知识求出物块A的位移大小;
【详解】解:(1)令表示未加F是弹簧的压缩量,由胡克定律牛顿定律可知
①
令表示B刚要离开C时弹簧的伸长量,a表示此时A的加速度,由胡克定律和牛顿定律可知: ②
③
由②③式可得(2)由题意由①②⑤式可得
⑤
④
(2)
19.飞机在水平跑道上加速滑行时受到机身重力mg、竖直向上的机翼升力F升、发动机推力F推,空气阻力
F阻、地面支持力N和轮胎受地面的摩擦阻力f。已知升力与阻力均与飞机运动的速度平方成正比,即F升
=k1v2,F阻= k2v2,k1、k2为已知量,轮胎受地面的摩擦阻力f与地面的支持力成正比,比例系数为μ。假设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滑行时发动机推力F推=(1)飞机起飞时的速度v多大?
(2)若要求飞机在水平跑道上匀加速滑行,则轮胎受地面的摩擦阻力f与地面的支持力成正比的比例系数为μ应满足怎样的条件?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