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井田窝圈岩一带煤层顶底板系炭质粘土岩,裂隙发育,坑道底鼓严重,F1断层上盘附近岩石破碎、力学强度差,坑道破坏拱高0.8米。坑道单位长度压力32.06公斤/厘米。其余地段煤层顶底板较完整,坑道较稳定。
矿区内K4a、K5、K2煤层的顶底板岩石为粉砂质粘土岩、粘土岩、粉砂岩,岩石的稳固性较好,但F1、F2逆断层经过矿区东部,断层带下盘牵引作用强烈,岩石破碎。主要运输巷道和通风巷道内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地段,岩石也较破碎,易引发冒顶等现象的发生,给开采工程带来困难。特别是矿体伪顶炭质粘土岩层易脱落、掉块、冒顶,因此在节理、裂隙发育井段要及时支护,加强顶板管理。在施工井巷或采掘工程中,要注意预防断层破碎带及节理裂隙发育地段的冒顶和垮塌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在开采下山煤层时,要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矿山工程地质条件属中等复杂类型。 B、工程地质岩组
坚硬~中硬岩组:由中~厚层状长石石英砂岩组成,岩石坚硬,力学强度较大。
半坚硬岩组:由粉砂岩、砂﹙炭﹚质粘土岩、粘土岩及煤层组成,力学强度低,工程力学性能较好。矿区内除K5煤层的顶板外的其它煤层的顶、底板岩石。
软质岩组:由破碎带中呈碎裂~散体结构的岩体组成,由于受区域构造的影响,矿区内节理、裂隙发育,并伴有地下水活动,易发生垮塌,工程力学性能极差。
C、矿区工程地质条件
矿区岩(矿)层属碎屑岩层状结构类型,以半坚硬及中硬岩组为主,局部地段破碎带饱水,影响岩体及矿坑巷道稳定。主要工程地质
29
问题是局部破碎带发生掉块、冒顶和底鼓,造成伤亡事故。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
二、矿山现状地质环境类型及评价
(一)矿山地面与斜坡稳定性评价
矿区属中低山区,地势东、西高,中部低,最高标高1100米,最低标高835米,相对高差265米。自然斜坡坡向以白石溪河为界,河东侧属顺向坡地形;河西侧属逆向坡地形。自然斜坡角7~20度,一般17度左右,局部地段较陡峻。白果小学至矿机厂一带有小型泥石流,地裂缝。二00七年九月十七日受四川省峨眉山市龙池镇政府的邀请,特委托我单位对其辖区的白果村、龙池村地面、居民房屋开裂及变形等进行地质灾害调查和评估。接到委托后,我队勘院立即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到龙池,对白果村、龙池村调查区进行了初步踏勘。据调查,龙池村和白果村在近2年内房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尤其是在今年暴雨之后变形极为明显,裂缝宽度最大达15cm,延伸长度达5.0m,当地居民对此深感恐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此举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政府和国土局多次派人调查了解实情。龙池镇至苗铺一带有滑坡体存在,但地表无大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现象,现状斜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矿区构造中等复杂。矿层顶底板岩石属半坚固岩类。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预测采空区塌陷裂隙影响带高度﹙按煤层厚度的80倍﹚28.8米~40.8米左右。一般不会影响到地表,影响较轻。矿区地面与斜坡稳定性分级属基本稳定级。
30
(二)采矿对矿区水资源、水环境影响
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中等,主要充水含水层为煤层顶扳裂隙弱含水层,矿坑排水会使该含水层地下水受到局部疏干影响,但对区域地下水资源无影响。
矿坑水及生活污水排放,对地表水有一定污染影响。矿山年排放废水量大约为15~20万吨/年,排放的废水经峨眉山市环境监测站监测,结论为“治理废水达标排放为100%,水质各监测因子均低于二级标准值”。故污水排放对地表水的污染影响较轻。矿区地表水不会直接导致矿坑充水,不会改变区内地表水资源及水环境。
综上所述,目前矿业活动对区内水资源及水环境影响属影响较轻级。
(三)采矿对矿区土地资源、土石环境影响
采矿对地表影响较小,不会产生土地沙化现象,对土壤、植被的影响破坏程度较轻。
目前矿业活动对区内土地资源、土石环境影响属影响较轻级。 (四)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1、瓦斯:2007年10月由峨眉山市煤矿安全监察管理局组织技术人员对矿井进行了瓦斯等级鉴定(乐市经[2007]391号)“关于峨眉山市2007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其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2.1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6.64m3/t,CO2相对量7.24m3/t,CO2绝对量2.53m3/t,属高瓦斯矿井。
2、如果停止通风,瓦斯浓度会升高,影响生产。
1973年3月19日,东四大巷近F1断层处有两地发生瓦斯爆炸,死亡29人。
但随着采掘工作面进一步加深,开采深度的加大,地应力和岩体
31
本身自重力相应增大,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也随着增大,瓦斯排放条件变差,特别是在岩石破碎地带附近瓦斯涌出量可能相对增高,因此,应引起足够重视,开采过程中应加强通风和采取其它预防措施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
3、2007年10月(乐市经[2007]391号):煤层不易自燃,有煤尘爆炸性。但现采区无煤尘爆炸事故,煤仓无自燃现象。
5、750米高程Ⅵ测站坑温10~20℃。平均坑温16.6℃。矿区可以采用区域地温资料进行地温预测。区域常温层温度15~20度,区域地温梯度值3~5度/100米。
综合上述,苗圃井开采规模现状,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环境地质中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中等。矿山为地下开采形式,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有硐室的稳定性(冒顶、底鼓)、矿坑透水、瓦斯、瓦突、废渣与废水排放等。
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