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实验专题训练
(2)小文具体的操作步骤是: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立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并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多次改变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重复前面的步骤;用刻度尺分别测量每次蜡烛A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
实验中B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
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为了:;
(3)实验操作中,小文的同组同学从玻璃板中看到小文的手多次接触烛焰,小文却泰然自若,没感到疼痛,请你帮助小文的同组同学解释这个困惑。
10.(5分)小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图甲 图乙
(1)小东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因为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小东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A,还要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未点燃的蜡烛
B. 对这两支蜡烛的要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 如果无论怎样沿桌面移动蜡烛B,都不能使它与蜡烛A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东在得出平面镜成像规律后,用图乙所示方法测视力时,镜中视力表的像到人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m , 他用到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小明在复习时回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这一实验,如图所示,老师为同学们准备的器材有:平面镜、平板玻璃板、刻度尺(量程0-20cm,分度值1mm)、两只等大的蜡烛、火柴、白纸、记号笔、光屏。 ⑴小明应选择_________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在探究活动中对它放置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写出准确找到像的位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果在像A'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______承接到像A'(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像;
⑷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5分)如图,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请回答:
(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
的测量器材是,这个器材主要是用来探究问题。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观察到它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研究方法是(选填“A. 控制变量法”、“B. 等效替代法”、“C. 转换法”).
(3)实验发现,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大小(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
变”).
2017.8 (共8页) 勤奋求实 5
光的反射实验专题训练
13(5分)实验小组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利用蜡烛、玻璃板、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等器材进行实验。 (1)甲组同学所用玻璃板没有镀膜,乙组同学所用玻璃板后表面有一层薄薄的镀膜,既可以反射光也可以透光。如图所示:
甲乙两组同学中,______组同学所成像更清晰。
(2)甲组同学在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时用到了等效替代法,点燃蜡烛为A,未点燃的蜡烛为B,则是用未点燃的蜡烛B
替代了___________(填“A”或“A的像”);
乙组同学在研究“像距与物距关系”时,测量物距及像距时应该测量蜡烛到__________(填1或2)的距离。 (3)甲组同学由下表得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你认为其中的错误及不足之处是?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7 7
14.小文和小涛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根据以下场景回答问题:
(1)体验猜想:小文在平面镜前5米、10米、15米处都感觉到镜中的像比自己小,因此他的猜想是“平面镜所成的像比物体小”;小涛把手放在镜子上,看到手的像和手一样大,因此他猜想“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谁的猜想与物理规律一致?答: ________;谁的猜想依据更充分?答: __________;
(2)证据处理:他们在白纸上记录下实验时玻璃板、每次物体以及物体像的位置,并且用刻度尺和量角器测得数据(如图甲).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两条平面镜成像规律: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问题聚焦:实验时,小文看向玻璃板(如图乙),发现小涛摸到烛火了,可小涛并没觉得疼痛,为什么?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5分)同学们在进行光学知识复习时,来到实验室进行分组实验。 甲图 乙图 丙图
第9题图
(1)第一小组进行“光的反射定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中发现:若光从BO 入射时,反射光线从OA射出,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小组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A和B进行“平面镜成像”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实验中发现:无论怎样移动蜡烛 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 是;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蜡烛B,在原位置放一光屏,从光屏一侧看,光屏上却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2017.8 (共8页) 勤奋求实 6
光的反射实验专题训练
(3)第三小组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实验中发现物体在一倍焦距内成 像(写出具体成像情况);当蜡烛从较远处靠近透镜一倍焦距的过程中,光屏上的像 (选填“逐渐变小”、“逐渐变大”或“先 变小后变大”)。 16(5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前是选择平面镜还是选择玻璃板的问题同学们产生正义,交流后达成共识使用玻璃板做实验,请你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小明从平面镜中看见小华摸到烛火了,可小华却说没有,请你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请你将测量的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次数 1 2 3 像距v/cm 物距U/cm 像与物连线与镜面位置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玻璃板前面点燃的蜡烛为A,后面成像的“蜡烛”为B.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2)实验中选两个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确很巧妙,但用平面镜和刻度尺组合,能否直接比较像物的大小呢?小聪认为:只要将刻度尺放在蜡烛A的后面,然后观察镜中刻度尺前蜡烛像的大小就可以比较像物的大小了;而小明认为:可以先用刻度尺测出蜡烛A实际大小,然后再将刻度尺紧贴在平面镜上,测出镜中蜡烛像的大小并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像物的大小关系了.请你对他们的方案进行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6分)小文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白色纸板竖放在水平镜面上,ON与镜面垂直.实验中收集到一组实验证据如图乙.
(1)依据实验证据,可初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2)为使实验结论更可靠,接下来的操作是:
(3)在此实验中白色纸板的作用是 ;根据图乙可知光的传播方向改变的角度是 .
19.小明进行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组装了如图所示装置.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平面镜上竖直放一张
可以绕ON向前、向后折动的白纸板,纸面上画有角度刻度线,ON与镜面垂直. (1)小明在F点能从平面镜中看见激光光源的像,其原因是.
(2)实验中,当把纸板的右半边向后折30°时,发现右侧纸板上不再呈现反射光线,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8 (共8页) 勤奋求实 7
光的反射实验专题训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画出记录实验探究过程的表格.
20(6分)在“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一课的学习中,晓彤和小雪各自先用平面镜观察物体所成的像,对平面镜成像特点提出了下列猜想,晓彤的猜想是“平面镜所成的像比物体小”;小雪的猜想是“平面镜所成的像跟物体等大”。 (1)请你说出晓彤(或小雪)的猜想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如图所示是晓彤和小雪将平面镜换成玻璃板后,继续实验的情景,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继续探究:怎样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呢,请你简述操作过程。
。
③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其它特点,你认为还应该进行探究的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画出记录上述实验探究过程的表格。
21小涛和小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他们利用蜡烛、平面镜或透明玻璃板、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等器材进行实验. (1)小涛说,探究时,应该选择玻璃板进行实验,而不能选择平面镜,请你说明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善于观察、思考的小文发现,某一小组同学所用的玻璃板后表面镀了一层薄薄的镀膜,既可以反射光也可以透光,请你说出一面镀膜的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相比在探究时有什么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小涛和小文得到了如下表数据,根据数据他们得出了“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这一结论.请你根据此表指出他们的错误和不足. 物体到镜面的距离/cm 6
1.(5分)小明和小聪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FON是____角(选填“入射”或“反射”).
(2)一束光沿EO射到镜面,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OF.若沿着FO的方 2017.8 (共8页) 勤奋求实 8
像到镜面的距离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