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A、B两点间的距离。 (3)小球落到A点时的速度方向。
[来源:学科网]16、(本题12分)(1)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指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的半长
a3
轴a的三次方与它的公转周期T的二次方成正比,即2=k,k是一个对所有行星都相同的常
T量,将行星绕太阳的运动按圆周运动处理,请你推导出太阳系中该常量k的表达式.已知引力常量为G,太阳的质量为M太.
(2)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太阳系,它对一切具有中心天体的引力系统(如地月系统)都成立.经测定月地距离为3.84×10 m,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2.36×10 s.试计算地球的质量M地. (G=6.67×10
17、(本题14分)如图甲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两正对着的相同半圆光滑轨道,相隔一定的距离,虚线沿竖直方向,一小球能在其间运动,今在最高点A与最低点B各放一个压力传感器,测试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并通过计算机显示出来,当轨道距离变化时,测得两点压力差与距离x的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 m/s,不计空气阻力.求:
2
[来源:学。科。网]86
-11
N·m/kg,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2
[来源:学科网]
(1)小球的质量为多少?
(2)若小球在最低点B的速度为20 m/s,为使小球能沿轨道运动,x的最大值为多少? (3)若小球在最低点B的速度为20 m/s,两轨道间高度差x变为第二问中最大值的一半,在小球运动到A点时,小球对轨道的压力是多大?
商丘一高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8 BADC CDAC 9、ABC 10、AD 11、BD 12、AC
[来源:学*科*网Z*X*X*K]
二、实验题:13、(1)答案:1、有摆锤A最低点离地面的竖直高度h和铁片平抛的水平位移x。
(2)xxg?L(1?cos?) (3)4h2hmgs2
14、答案 (1)ABC (2) (3)增大 减小 4h三、计算题
[来源:学§科§网]
15题【解析】(1)在B点小球做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mg?m?2R
所以 FN?mg?m?2R
(2)在C点小球恰能通过,故小球到达最高点时轨道的弹力刚好等于零,只有重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2R 2
过C点小球做平抛运动:xAB=vCt,h=gt,h=2R 联立以上各式可得xAB=2R。
(3)设小球落到A点时,速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则 tan θ=,v⊥=gt,2R=gt 解得:tan θ=2
16、解 (1)因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于是轨道半长轴a即为轨道半径,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G2
M太m行2π2
=m()r① 行r2Tr3G于是有2=M太②
T4π2
即k=
G4π
2
M太③
(2)在地月系统中,设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周期为T,由②式可得
R3G=M地④ T24π2
解得M地=6×10 kg⑤
17、解析:(1)设轨道半径为R,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21mvB=mg(2R+x)+mv2A① 22
24
v2v2BA对B点:FN1-mg=m② 对A点:FN2+mg=m③
RR2mgx由①②③式得两点压力差 ΔFN=FN1-FN2=6mg+④
R由图象得截距6mg=3, 解得m=0.05 kg⑤ 2mg(2)因为图线的斜率k==1, 解得R=1 m⑥
R在A点不脱离的条件为:vA≥Rg⑦ 由①⑤⑥⑦式得:x≤17.5 m. (3)从B到A,有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11122mvB?mvA?mg(2R?x) 222在A点,有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vFN?mg?mA,
R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
2FN?FN?8.75N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