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有《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作传世。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强虏( ) .③酹( ) .(2)多音字 强虏 ??.①强?勉强.
??倔强. 2.古今异义 故国神游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国家。 3.词类活用
(1)大江东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强虏灰飞烟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出下列句式类型
(1)故国神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情应笑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纶巾( ) .
?该?应.
②应?
?应对?.
一、语言基础及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公瑾(jǐn) .故垒(luí) .B.人间(jiān) .惊涛(tāo) .C.赤壁(bì) .遥想(yáo) .
D.强虏(lǔ) .嘉祐(yòu) .例句:强虏灰飞烟灭 ..A.羽扇纶巾 ....
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
涤纶(lún) .大浪淘沙(táo) .华发(huá) .
还酹江月(lèi) .拍岸(pō) .
雄姿英发(fā) .子瞻(zhān) .羽扇纶巾(ɡuān) .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D.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动词,说,讲) .B.故国神游(名词,已灭亡的国家) ..C.早生华发(名词,头发) .
D.故垒西边(旧有的,这里指旧时的) .
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A.不赂者以赂者丧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5.下列句子中的“故”字,与其他三项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故垒西边 .C.故国神游 .
B.已而遂晴,故作此 .D.故人西辞黄鹤楼 .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B.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筠、晏殊、秦观、苏轼、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有擅长,但大体上可归诸婉约范畴。
C.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
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D.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7.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出周瑜在战场上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训练 阅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
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这里指当年的赤壁战场。 C.“卷起千堆雪”和“强虏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儒将的装束。 9.下列各项中,对开头三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是虚写。“大江东去”比喻千古历史,如同水里淘金一样,最后沉淀出历史人物。 B.是实写。写出东去的长江,波涛冲刷,不见一丝旧迹,只有一些优秀人物还留在人间的传说中。
C.从大处着笔,虚实结合,不仅给人以极佳的视听效果,写尽雄伟壮阔的长江气势,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从具体有形的长江,写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叹转到对历史英雄的羡叹。
D.概括写。概括长江的总体气象,用比喻概括整个人类历史。 10.下列各项中,对“乱石穿空”三句理解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一个“穿”字,突现了山崖“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
B.“拍”不仅给人大浪撞击大石的视觉形象,还给人以撞击的听觉效果。 C.“卷”字用拟人手法,展现出波涛翻卷动荡之貌,写出浪花激溅之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