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及解析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8 23:43: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B.词 C.曲 D.赋

23.下列选项中,作家与作品对应不正确的是( ) A.曹禺—话剧《原野》 B.鲁迅—散文诗集《野草》 C.沈从文—小说《边城》 D.闻一多—新诗集《女神》

24.欧洲绘画流派众多,出现过很多伟大的画家和作品。下列画家中,把科学知识和艺术想象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当时的绘画表现水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是( )

A.拉斐尔 B.文森特·梵高 C.达·芬奇 D.毕加索

25.汉画像石是汉代的石刻画,主要用于墓室、墓前祠堂、石阙等墓葬建筑的建造与装饰,内容丰富多彩。图2是以汉画像石为图案的纪念邮票,该图案表现的神话故事是( )

A.女娲补天 B.精卫填海 C.嫦娥奔月

D.羲和浴日

26.在Word编辑状态下,点击功能图标可完成的操作是( ) A.左对齐 B.右对齐 C.居中对齐 D.分散对齐

27.在Excel中,下列选项中与公式“=SUM(A1:A4)”等值的是( ) A.SUM(A1+A4) B.SUM(A1*A2*A3*A4) C.SUM(A1/A4) D.SUM(A1+A2+A3+A4)

28.下列选项中,与“教授”和“科学家”两概念的关系一致的是( ) A.“图书”和“英文书” B.“昆明”和“春城” C.“学生”和“运动员” D.“足球”和“篮球”

29.下面图形组合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填在问号处的是( )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30.有一天,我请学生读课文,只有四名学生举手,我说:“杨萌你读。”她大大方方地读起来。等她坐下后,我说:“还有谁愿意读?”一个举手的都没有了,是什么原因呢?

课后,我专门就这一现象与学生聊起来。一位学生说:“老师,您每堂课提

问,总是先叫杨萌,我们这些无名小卒没有她答得好,就不想回答了。”我恍然大悟,是啊,让杨萌先回答问题已成习惯。她的语文功底好,回答问题准确严密、简洁利落。

下午,我组织了一次“为老师出主意”的班会。大家畅所欲言,我详细记录大家的想法,收获了好多方法。我还请大家通过打电话、发信息、发邮件等形式继续给我提建议。(14分)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我”的教育行为。(14分) 31.在一节语文公开课上,当我讲到“一千万万颗行星”这句话时,班上最调皮的赵强同学突然阴阳怪气地问到:“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面对听课老师们关切的目光,我平静地说:“大家都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什么不用‘亿’而用‘万万’呢?”全班同学马上安静下来,开始认真思考,并且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家讨论完后,我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我又问了一句:“请大家想想,今天这一‘额外’的收获是怎么来的呢?大家要感谢谁呢?请让我们用掌声表达对他的谢意!”大家把目光转向赵强同学,对他鼓起掌来,赵强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为了进一步了解赵强的情况,我决定进行家访。他知道后,立刻紧张起来,他特意找到我,叫我千万别向他爸妈告状。因为从前的老师经常告他状,事后他总免不了皮肉之苦,所以至今心有余悸。我安慰他:“不用担心,我只是想更多地了解你。”那天,我在他家,他因为害怕,躲在房间不敢出来,但不时探出头来想听我讲些什么。在他爸妈面前,我不但没有告他的状,反而夸奖他的进步。回到学校,他对我说:“老师,你真够朋友,以后瞧我的!”此后,我经常在课后找机会针对他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辅导,还专门针对他的学习情况制定教学计划。赵强很努力,在各方面都有了进步,像变了个人似的。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我”的教育行为。(14分) 32.材料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以此得名,面短短的两句诗乃永垂于千古。在诗里表现雄壮的情绪之难,在于令人诚服,而不在器张夸大,在能表现出那暂时的感情后面蕴藏着的更永久更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时的冲动。大约悲壮之辞往往易于感情用事,而人在感

情之下便难于辨別真伪,于是字里行问不但欺骗了别人,而且欺骗了自己。许多一时兴高采烈的作品,事后日己读起来也觉得索然无味,止是那表现欺骗了自己的缘故。《易水歌》以轻轻二句遂为千古绝唱,我们读到它时,何尝一定要有荆轲的身世。这正是艺术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而诉之于那永久的情操。

“萧萧”二字诗中常见。古访:“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风萧箫”三字所以自然。

带起了一片高秋之意。古人说“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而这里说:“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它们之间似乎是一个对照,又似乎是一个解释,我们不便说它究竞是什么,但我们却寻出了另外的一些诗句。这里我们首先记得那“明月照积雪”的辽阔。

“明月照积雪“,清洁而寒冷,所谓“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易水歌》点出了寒字,谢诗没有点出,但都因其寒而高,因其高而更多情致。杜诗说“风急天高猿啸哀”,猿啸为什么要哀,我们自然无可解释。然而我们不见那“朔风劲且哀”吗?朔风是北风,它自然要刚劲无比,但这个哀字却正是这诗的传神之处。那么壮士这 一去又岂叮还乎?一去正是写个劲字,不复还岂不又是一个哀字?天下巧合之事必有一个道理,何况都是名句,何况又各不相关。

各不相关而有一个更深的一致,这便是艺木的訾遍性。我们每当秋原辽阔,寒水明净,独立在风声萧之中,即使我们并非壮士,也必有壮上的胸怀,所以这诗便离开了荆轲而存在。它虽是荆轲说出来的,却属于每一个人:“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我们人与人之同的这一点相知,我们人与自然间的一点相得,这之问似乎可以说,又似乎不可以说,然而它却把我们的心灵带到了一个更辽闼的世界去。那厂漠的原野乃是生命之所自来,我们在狭小的人生中早己把它忘记,在文艺上乃又认识了它,我们生命虽然短皙,在这里却有了永生的意味。

专诸刺吴王,身死而功成,用轲刺袭王,身死雨事败。然而我们久已忘掉了专诸,而在赞美着荆轲。上回不可以成贩论,而我们之更怀念荆轲,岂不正因为这短短的诗吗?诗人创造了诗,同时也创造了自己;它属于荆轲,也属于一切的人们。

(选自林庚《说(易水歌》) 问题:

(1)文章论述的中心观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2)怎样理解“诗人创造了诗,同时也创造了自己,它属于荆轲,也属于一切

的人们”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10分)

三、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前期战局不利、对手强大的情况下,艰苦拼搏,最终战胜塞尔维亚队,又一次登上世界女排的顶峰。国人沸腾,自然而然的称赞“女排精神”,记者采访女排主教练郎平,希望她谈谈“女排精神”,她回答:“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综合材料内容,联系社会生活,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 2.C.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3.B.拓展了学生学习资源

4.D.不正确,未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5.C.到2020年,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形成 6.A.教育行政部门 7.B.同级人民政府

8.D.对其他直接负责人员给予行政处罚 9.A.在梁某服刑期间对其进行义务教育 10.C.予以训诫

11.C.不合法,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 12.B.报告公安机关处理

13.D.不正确,这是对李钰的不当惩罚 14.B.反思自己,想办法改善与同事的关系 15.D.追求进步的意识 16.A.关爱全体学生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及解析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5wr03a3v57z7sh75m1a072ie1yi3600n24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