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第四,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第五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76“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什么记忆
A情绪记忆 B动作记忆 C逻辑记忆 D形象记忆 77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
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运动记忆 D语词逻辑记忆 78下列属于陈述性记忆的是
A端午节的日期 B雾的成因 C骑车的技能 D跳舞
79教师通过语言传授向学生讲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种知识的记忆是 A陈述性记忆 B感性记忆 C整体记忆 D程序性记忆 80学生在使用知识时能迅速地回忆起来,体现了记忆的 A准备性 B稳定性 C广泛性 D遗忘性 81记忆的三个过程
A识记 B保持 C再现 D编码
82素未谋面的朋友出现在人群中,能够一眼把他辨认出来。这种现象属于 A识记 B学习法 C再认 D编码 83信息加工过程中记忆的三个过程是指
A转换、编码和存储 B编码、存储和提取 C识记、保持和遗忘 D识记、保持和再现 84下列选项中,属于意义识记的行为的是 A小明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了大量成语
B小明利用课间时间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九位数字 C小明采用历史的先后顺序记住了历史事件的年月日 D小明通过诵读法记忆并掌握了英语单词
85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过程与( )的关系 A学习程度 B记忆方法 C时间 D记忆材料 8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是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两头快中间慢 D中间快两头慢
87一个学生20分钟可以掌握10个英语单词,学习这些单词多长时间的效果最好 A20分钟 B25分钟 C30分钟 D40分钟
88当我们按照顺序识记一系列外语单词时,发现首尾部分的单词容易记住,而中间部分的单词不易记住。这种现象叫
A遗忘 B首因效应 C近因效应 D系列位置效应 89哪些识记材料容易被学生忘记
A不重要的 B无意义的C识记次数和时间较少的D系列材料的中间部分 90先前学习的材料对以后的材料产生的影响,称为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 单一抑制 D双向抑制
91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种现象称为
A高原现象 B遗忘现象 C舌尖现象 D回忆现象
92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证实了遗忘的
A动机说 B痕迹衰退说 C提取失败说 D干扰说
93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人的记忆规律绘制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是想告诉我们( )的重要性
A及时复习 B爱好兴趣 C知识遗忘 D记忆 94及时复习是指
A在学习结束后立即复习 B一周之后复习 C考试前复习 D当天复习 95长而复杂的材料应主要采用以下哪种记忆方式
A整体识记 B部分识记 C集中识记 D分散复习 96永久性遗忘是因消退而引起的
A生理性障碍 B心理性障碍 C提取性障碍 D存储性障碍
97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与画家,苏轼评价他的诗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这一思维过程属于
A联想 B幻想 C理想 D想象 98小学生记忆的特点是
A有意识记占优势 B小学中年级学生有意识记占优势 C小学高年级有意识记占优势 D主要靠视觉记忆 99研究表明,青少年记忆的高峰时期为
A小学高年级 B初中 C高中 D大学 100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有
A分散复习 B及时复习 C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记忆 D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 E增强学习动机,明确记忆目的
1D 2B 3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 4C 5A 6D 7AC 8B 9C 10B 11B 12C 13AC 14B 15C 16D 17C 18C 19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条件 20A 21D 22 1879 23B 24D 25安吉尔 26C 27ACD 28B 29A 30AC 31A 32A 33C 33B 34 B 35C 36D 37D 38A 39ABC 40BCD 41大脑左半球 42C 43ABC 44A 45B 46B 47反比 48A 49B 50A 51A 52D 53C 54A 55C 56D 57ABD 58D 59B 60D 61ABC 62B 63B 64B 65A 66B 67A 68B 69整体性 70D 71C 72B 73A 74B 76A 77C 78AB 79A 80A 81ABC 82C 83B 84A 85C 86A 88D 89ABCD 90A 91C 92D 93A 94A 95BD 96D 97A 98C 99C 100BCDE
1当事物不在面前时,存在于人脑中的关于事物的形象是 A知觉 B感觉 C表象 D后像
2表象的可操作性可以通过实验加以证明,如库珀和谢帕德所做的
A表象操作实验 B心理操作实验 C心理旋转实验 D表象运动实验 3想象需要处理的信息是
A符号 B概念 C命题 D表象
4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 A记忆 B想象 C注意 D思维 5想象与表象的区别就在于
A想象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B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 C表象并没有创造出新的形象,因此它属于记忆的范畴 D想象是新形象的创造,所以属于思维的范畴
6创作“美人鱼”运用的是想象的( )加工方式 A黏合 B夸张 C拟人化 D典型化 7想象主要借助于黏合、( )、拟人化、典型化等方式进行 A分解 B夸张 C理解 D感觉 8下列属于再造想象的是
A樱桃小嘴 B白日做梦 C发明家设计将要发明的工具 D根据描写,头脑中呈现阿Q形象
9当我们读《祝福》时,头脑中出现的祥林嫂形象是( )想象 A有意 B无意 C再造 D创造 10再造想象的条件有 A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B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 C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
D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11阿凡达的创造是( )类型的想象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12“础润而知雨,月晕而知风”体现了思维的 A概括性 B灵活性 C深刻性 D间接性 1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反映,所以它能
A认识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 B认识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 C认识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 D对没有发生的事情做出预测
14早上起来,推开窗子发现地面全都湿了,你推断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这是思维的___________
15学生对于新问题不经过逐步地分析,就能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方式是 A逻辑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直觉思维
16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答案可能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A发散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直觉思维 17“一题多解”旨在培养学生的
A逻辑思维 B辐合思维 C发散思维 D求异思维
18人们根据已知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律解决问题,从给予的信息得出逻辑的结论。这反映的是哪种思维方式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D创造性思维 19思维的过程有
A分析与综合 B比较与分类 C抽象与概括 D系统化与具体化 20归纳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称之为 A综合 B分析 C概括 D抽象
21分析事物抓住其本质特征,舍弃其非本质特征的过程是 A抽象 B概括 C分析 D综合
22学生运用学习过的原理,解答教师布置的作业或解决生活中的某一个问题的思
维过程是
A具体化 B抽象 C概括 D综合
23所有科学概念,关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都是人对事物本质规律的( )反映
A概括 B抽象 C直接 D具体 24概念是反映( )的思维形式
A事物表象 B事物本质属性 C事物一般属性 D事物特殊属性 25概念一半都涉及以下哪些要素
A符号 B名称 C内涵 D外延 26概念掌握的行为指标是
A学会概念的概念 B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 C运用概念 D以上都不是 27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集中思维 B聚合思维 C发散思维 D抽象思维
28一个人面对同一个问题,能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他的思维具有 A 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29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有
A流畅性 B发散性 C独创性 D灵活性
30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准备、酝酿、豁朗和( ) A启发 B批判 C验证 D变通
31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碰撞,迸出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这属于 A头脑风暴法 B发展思维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 D推测与假设训练 32“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发散思维训练中的( ) A用途扩散 B结构扩散 C形态扩散 D方法扩散 33思维品质的中心环节是
A逻辑性与严谨性 B独立性与批判性 C灵活性与敏捷性 D广阔性与深刻性 34能严格而惊喜地思考问题,冷静而客观地评价和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思维,不受到自己的情绪和偏爱的影响的思维品质是
A广阔性 B深刻性 C独立性 D批判性 35“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哪种品质的表现 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36注意的的集中性的前提和基础是
A注意的分心 B注意的起伏 C注意的指向性 D注意的分配 37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______ 38“侧耳倾听”“举目凝视”“屏息”等现象反映的都是注意的 A转移 B内在 C广度 D外在
39通常情况下,当个体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是
A适应性动作的出现 B无关运动的停止 C生理状态的变化 D发散思维 40注意的功能有
A调节策略 B保持功能 C抑制功能 D选择功能 E启动功能
41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的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共鸣
42学生们正在教师上课,突然一只小麻雀从窗边飞过,大家不约而同地转过头去看。这种现象叫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