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自已的人生之戏如何编演 人生就是一出戏,,我们每个人都是戏里的主角。开心也是一天,消极也是一天,认真也是一天,懒散也是一天。所以,稻盛老先生说到:始终保持火一般的热情,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什么事情,一概以“极度”认真的态度面对,这样日积月累,就能创造我们人生的价值,就能将自已的人生之戏演绎得精彩纷纭。而我们拼命努力,苦苦摸综的样子,神灵都会出来相助,能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催生独创性的成果,让我们人生充满传奇色彩。
《活法》体验重于知识 “体验重于知识”,是一条人生重要的原理原则。换句话:“知”未必等于“会”,从“知”到“会”,需要跨过“现场经验”这条鸿沟。如我们生活中养花,知识点告诉:三天浇次水,每天让花晒晒太阳。如果不在花店去看看师傅怎么养花,这花肯定会没多久就枯萎了。因为每盆花环境都不一样,书上说的“三天浇次水”,那浇多少,怎么浇,浇叶还是浇根,这些都需要体验后,才真得掌握技巧,也就是稻盛老先生说的“会”。
《活法》不要把珍贵的生命,过的碌碌无为
我们的生命,我们的人生,本来就是有价值的、神圣的。把珍贵的人生过得碌碌无为,不仅是对生命的糟蹋,而且违背了宇宙的意志。所以,我们要专注于现在的每一个瞬间,只要我们认真过好今天这一天,自然就能看清明天。这样日复一日,每一天都脚踏实地的努力,我们都会收获美好人生。
《活法》喜欢燃起热情 成就事业需要“自燃型”。在一个组织,不欢迎不燃型的人,因为他们自已冷若冰霜,还会夺起周围人的热量。自燃型的人,不仅具有能动性与积极性,而且其正能量愿意与周围人分享,可带动“可燃性”人。自燃型最好的办法就是喜欢自已的工作。无论什么工作,只要全力以赴把它做成,就会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产生向新目标挑战的渴望。在这个过程中,会更加喜欢自已的工作。可以说,彻底喜欢自已的工作,是通过工作丰富自已人生的唯一方法。
《活法》战胜自我向前进,人生大变样。
有的人对自已的工作不怎么热情,那怎么改变此状。稻盛老先生讲:在你讨厌工作,觉得难以忍受时,就需要多加忍耐,要下决心朝前走,要发奋努力,就可以改变此现状,甚至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在这过程中,其实我们正是“战胜自已”,就是抑制利已的欲望,不能放松对自已的要求。做不到这一点,任何事情都做不成,自已的能力是没有办法最大限度发挥出来。所以开始我们干一件不太喜欢的工作时,要学会在心里反复安慰自已:“我正在干一件了不起的事”,“选择这项职业是我的幸运”。这样的心理暗示,是对我们心态起来调节作用,慢慢让我们对自身从事的工作及热情,产生良性变化。
《活法》抓住本质,复杂问题简单化
部门间的纷争看起来复杂,各说各有理,但纠缠成团的线头一旦理出,原因却是疏忽了必要的联络,问题根源仅仅是少说了一句感谢的话。所有争论,几乎都是芝麻绿豆的事,多半是利已已的理由。把问题说清,回到“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个本质上来,问题就迎刃而解。要做公正正确的判断,关键是有一双纯净的不带偏见的眼睛,不被细枝末节所蒙蔽,直奔问题的根源。摆脱私心、利已心的束缚,从利他心出发,就能正确、简单抓住事物的本质。
《活法》国际正当性重于常识
国家与民族的不同,其文化也不一样。在企业经营的哲学上,在人生的基本原则上,归根结蒂都是相同的。“正确做人”这个原理原则,具有超越国界的普遍性,所以,不管什么国家,不管文化是否有差异与冲突,但根基是,对方一定会理解并产生共鸣。如稻盛老先生所讲:他在美国刚开始拓展业务时,英语不熟练,文化习惯也不适应,时常被人拒绝很正确,但他并没有退缩,靠着“正确做人”原则,坚忍不拔,反复跟进与沟通,客户终于接受,并慢慢在美国打开了市场,海外贸易逐步增加。
《活法》谦虚这一美德的本质
对凡人来讲,要始终保持谦虚不太容易。稻盛老先生在刚开始,公司发展有起色,也会受骄傲自大之心影响。但马上会开始醒悟,认为自已所具备的能力,所发挥的作用,并没有非他不可的必然性。所有这一切,只不过是上天偶赏赐予,其创造出来的成果,属于他却不归他所有。才能和功能不应由个人独占,而应该用来为世人为社会谋利。自已的才能用来为“公”,为第一义,用来为“私”是第二义。这也是谦虚这一美德的本质。
《活法》对领导的要求是德重于才 如今社会,比领导者个人素质更大的问题是选拔领导者的方式本身。我们在挑选组织领导者的基准,要把个人的能力、才干放在人格之后,要重视人品,因为人格如果有问题,他的能力越强热情越高,其带来的负能量越大。不仅危害社会,也给自已套上绞索。中国思想家吕新吾在书中提出: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这三种资质按顺序来排,就是人格第一,勇力第二,能力第三。也就是稻盛老先生提倡的“德重于才”。
《活法》磨砺心志的六项精进
稻盛老先生讲我们的人生无非就是提升人性及心志的过程,这也是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只要我们的人生谢幕时的灵魂比开幕之初高尚一点点,那我们就活出了价值,不虚此生。并归纳磨炼心志六项精进。1、付不出亚于任何人之努力;2、谦虚戒骄;3、天天反省;4、活着就要感谢;5、积善于、思利他;6、不要有感性的烦恼。我们不能把这六项精进挂在嘴上,将这些道理当成摆设,而是要一点一滴去实践,融入我们的每天的生活之中。
《活法》将感谢刻于童心的隐蔽念佛
稻盛和夫年幼时,因为父亲的原因,让他很早就接收宗教体验,继而形成他的人生信仰----感谢的重要性。之后,感谢之心就像地下水一样,滋润着他的道德观,所以他在六项精进中,所提到的感谢之心,最终成为他生活中始终贯彻的道德准则之一。从小就种下善的种子,最终成就他辉煌人生。
《活法》随时准备说“谢谢” “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感谢”。我们必须用理性把这句话灌进自已的头脑。即使感谢的情绪冒不出来,也要说服自已。困难来了,那是成长的机会;好运降临,那是上天的眷顾,进一步的讲:感谢来自于满足。归根到底,这是一个精神层面的问题,是一个心态的问题,只要具备感谢之心,在生活中经常实践这一条,就能提升自已的心志,走出开启幸运的第一步,因为它也是我们人生的幸福之源。
《活法》喜悦要直率表露
稻盛老先生讲“直率之心”是我们进步之母。能接收逆耳之言,如果确实有过失,就立即纠
正。拥有直率之心,能够提高我们的能力,提升我们的心志。但直率之心,并不是盲目接收与顺从,而是抱着谦虚的态度,如实承认自已的不足,然后正视自已,最好自我奋进。通过直率之心,让我们自我反省,起到磨炼心志的作用,将我们人性容易犯的缺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等这些缺点,进行认真自我反省,重念严格自律,久而久之,“天天反省”也成为“直率之心”的产物,时刻告诫我们,成为规范我们人生的指针。
《活法》托尔斯泰的感叹
托尔斯泰把释迦的故事进行总结:人在不断的逼近死亡的威胁拼命求生,而维系生机的仅是一根藤条而已。这根藤条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磨损,而藤条上的人,为了能吸食藤条上面蜜汁,不惜动摇藤条,加速磨损,也就是加速结束自已的生命。藤条是“时间”,而“蜜汁”其实就是寓意“人性的享乐欲望”。欲望之念最难对付,它牢牢地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不易拔除,它能腐蚀人的灵魂,把人引向歧途。所以,我们要时常感恩之心、反省之心,净化并提升我们的人性,抑制自身过度的欲望,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获得幸福。
《活法》切断蛊惑人心的“三毒”
“三毒”指恼怒、贪欲、憎恨,这“三毒”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也是痛苦的根源。稻盛老先生讲想要抑制“三毒”,摆脱欲望,需要我们每个人将诚实、感谢、反省这一类好心性,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达到控制个人欲望,从而抑制私心,最后利他之心就会抬头。先人后已的利他心,是人一切德行中最美好、最高尚的品格,也是消解烦恼“三毒”的方法。让纯洁的心灵,从庸俗的欲望中进行解脱出来,重新描绘美好的愿望。
《活法》托钵化缘中邂逅人心之美
什么时候人的内心会充满深切、纯净、极致的幸福感呢?稻盛老先生讲到:绝不是私利私欲获得满足的那一刻,而是利他行业开花结果的时刻。我想许多人会同意这个观点吧。而且贤明的人都会发现,为他人尽心尽力的行为,不只是对他人有利,最后福报回到自已身上,对自已同样有利。利他之心,在佛教中指与人为善的“慈悲心”,在基督教指的就是上帝之“博爱”,用朴实的话语,就是为世人、为社会尽力。
《活法》学习感悟以德为本的人格教育刻不容缓 现在社会我们为什么会遗忘关爱之心、利他之心?因为是我们大人没有教育孩子。过分强调尊重孩子的自主性,结果变成放任自流,在他们长大成人之前,连学习如何做人的机会也没有。稻盛老先生讲到:无论什么职业,只要认真工作,全力以赴,就能磨炼心志,提升人格,让我们下一代懂得劳动的意义,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这也是教育的重要使命,不能忽略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参与社会生活有的最低限度的规则,最终成为人生信印。
《活动》学习感悟--别让历史重演
从日本近代史发现,每四十年一循环盛衰起落,都是一昧追求“经济增长至上”,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是为了追逐利益和财富。这种单一的价值观,事实上已经难以为继,因为人类基于贪得无厌的欲望,无止境地追求增长和消费,这种做法如不改变,不仅有限的地球资源、能源终将枯竭,而且整个地球环境也将被破坏殆尽。在这行将沉没的船舱中,我们如果继续这样追求奢华、醉生梦死,这将很危险,甚至我们人类将亲手把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毁灭。
《活法》学习感悟--从自然界学习知足
稻盛老先生讲知足就是感谢、谦虚、关爱他人的“利他”思想与行为。我们人类应该从自然
界中学习“节制”。人类原本也是自然界的一员,也曾理解自然的法则,自已也处于生物链之中。后来,人类从食物链的制约中解放出来,单独摆脱了循环的法则,同时也失却了与其它生物共同生存的谦虚。人类慢慢变的傲慢,企图支配自然的欲望不断膨胀,“知足”这道自我节制的防线慢慢消失,贪婪之心赤祼祼的凸显出来,最终一定会威胁到自已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活法》学习感悟---主宰人生的两只看不见的手
命运和因果,是两只看不见的双手,支配着我们的人生。人生可以改变命运,是因为困果法则这个力量不断的发挥作用,善行有时并不立即产生善果,但是他是种子,必然结出相应的果实。磨炼心志,提高心性,也是遵循因果法则。稻盛老先生讲做好事,就可以改变命运的走向,使命运向好的方面转变,我们人在受命运支配的同时,又可以因思善行善而改变自已的命运。这种因果规律不断的循环,构成了我们充满期待的人生。
《活法》懂得因果报应法则,就能改变命运
上苍决定的命运,可以用自已的力量加以改变,只要坚持思善行善,因果报应法则,一定会发挥它的作用,就能超越命运,度过美好的人生。我们人生一定要有信仰,相信因果循环,虽然因果关系不会以一目了然的形态出现,但他会在某一个时间点去验证,看是偶然,其它存在必然性。如稻盛老先生所讲:我们的人生是由命运与因果报应法则互相交织而成,相互影响,支配着我们全部精彩人生。
《活法》不必担心结果,因为因果必报
“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暗应长”这是中国民代的《菜根谭》中有这样的句子。意思是行善没有见到报答,好比草丛里的冬瓜,即使人眼看不到,它照样茁壮成长。因果必报,但需要时间。稻盛老先生讲,不要因为一时不见效果而焦躁,重要的是平日里不弛不倦,行善积德,坚持不懈。看不清因果报应这条法则,不肯轻易相信,这是因为你只从一个短的时段来观察事物,但某种思想和行为要作为结果呈现出来,需要相应的时间,最终,结果一定会出来。
《活法》宇宙的意志促进森罗万象生生不息
因果法此面积之所以成立,是因为它符合大自然最根本的法则,从长期看,善因招来恶果,恶因导致善果,这种错乱的事情不会发生。善因善果、恶因恶果,一切都将顺理成章,因为这就是天理,就是天意。也就是说,感谢、诚实、勤奋工作、率直之心、天天反省、先人后已的利他精神,这些善念与善行都是顺应宇宙意志的行来。所以,必然会引导人走向成功,让人的命运变得丰富多彩。与宇宙的意志和趋向是否同调,这决定了人生和事业的成败。
《活法》学习感悟--伟大之物向一切事物注入生命
伟大之物应该是存在的,如果否定它,那么宇宙的生成发展,生命的奥秘,生命的精致的结构,就统统无法解释。我们人类,不过是从伟大之物借来的生命的力量,并加以使用。宇宙造物主创造的生命能量无所不在,不断向万物注入生命。那也是让万物生机勃勃的爱和力的体现。它在宇宙存在着某种沉静而强韧的意识、思想、爱、力、能量--肉眼虽然看不到它,但它却客观存在着。,它不仅能决定我们人生的成败,而且可以消除人的傲慢之恶,带谦虚之德和善。
《活法》学习感悟--人生的三个阶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