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
(满分90分,理化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历史上首先用实验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
A 牛顿。 B 帕斯卡。 C 阿基米德。 D 托里拆利。 2.下列各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是
A 质量。 B 重力。 C 密度。
D 体积。
3.下列现象或做法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 医用针头针尖很细。 B 高架公路的桥板通常是空心的。 C 图钉的钉帽面积较大。 D 大型载重卡车按有较多车轮。 4.容器中的0℃冰块(如图1所示)遇热全部化成0℃水,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A 容器内物体的质量。 B 容器内物体的体积。 C 容器底部所受压力。 D 容器底部所受压强。 5.同一物体先后漂浮在甲、乙两种液体上(ρ甲<ρ乙),若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
A F甲一定小于F乙。 B F甲一定等于F乙。 C F甲一定大于F乙。 D F甲可能小于F乙。
6.甲、乙是由同种材料制成且长度相等的两根导体,若将它们串联在同一通电的电路中,则下列关于甲、乙的横截面积S及加在甲、乙两端电压U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A.若S甲>S乙,则U甲=U乙 B.若S甲S乙,则U甲>U乙 D.若S甲U乙 7.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各自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若把甲叠放在乙上面,如图2所示,则乙对地面的压强为:
A.p1+p2 B. p1+p2
2
2
图1 甲 3C.
p1?p2p1233 D.
p1?p2p223
乙
图2
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 第 1页 共 9页
8.在图3所示的两电路中,电源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闭合图3(a)中开关S1,将该图中滑动变阻器R3的划片P从最左端移到最右端,发现电流表A1的最大示
R3 R1 R3 数是最小示数的3倍;再将图3(a)A1 R2 中滑动变阻器R3的划片P移到最左端、A2 S1 S2 将图3(b)中滑动变阻器R3的划片P
(a) (b) 移到最右端后,闭合开关S1和S2,发
图3
现电流表A1、A2的示数相同。下列关于
电阻R1、R2和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R3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R1?R2?R3=1?2?3 B R1?R2?R3=3?2?1 C R1?R2?R3=1?2?2 D R1?R2?R3=2?2?1
二、填空题(共25分)
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9.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_____⑴ 伏,上海照明电路的电压为______⑵ 伏,家用电器与控制它工作状态的开关之间是______)。 ⑶ 连接的(选填“串联”或“并联”
10.世界最大铼矿近年在陕西省被发现,它加快了我国航空技术飞速发展。铼的密度为21.04克/厘米,合______;体积相同的金属铼与水,它们的质⑷ 千克/米,读作__________⑸ 量之比m铼?m水为________⑹ 。
11.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成为人类史上 首个实现月背软着陆的探测器。着陆器的支架选用密度值较小的钛合金 材料,可以_____⑺ 它着陆时对月球表面的压力;同时在它每个支脚底部 都安装了一个较大的底盘(如图4所示),可以______⑻ 受力面积;
图4
3
3
从而_____防止着陆器深陷松软的月球表面。(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⑼ 它对月球表面的压强,
12.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______⑽ 来改变电阻。某一滑动变阻器上标⑾ ⑿ 有“50Ω 1.5A”的字样,其中“50Ω”表示_____________,“1.5A”表示_____________。
13.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伏时,5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1库,通过该导体⒁ ⒀ 安;当它两端的电压升至4伏时,通过它的电流为⒂ 的电流为__________安,它的电阻为_____欧。
14.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过闸方式
三峡船闸为五级船闸。大型船舶利用船闸上行通过三峡大坝时,先将五闸室水位降到与下游水位一致,打开下闸门,船舶进入闸室;关闭下闸门,输水系统充水抬高闸室水位,船舶随闸室水位上升而上升,当水位与四闸室水位齐平时,打开五闸首人字闸门,船舶就好像爬过一级阶梯,轻松驶入上一级闸室。如此上升,直至驶出一闸室,进入高峡平湖。如船舶是从上游往下游走,过程正好相反。
⒃ ⑴船闸是根据什么原理使船舶平稳通过三峡大坝?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船舶随闸室水位均速上升而上升时,所受浮力是否变化? __________ ⒄
⑶同一船舶在下游等待进入五闸室时与它进入高峡平湖时相比,船底所受水的压强是否
⒅
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 第 2页 共 9页
等大?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
15.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伏。闭合开关S,两只灯泡都不发光,若故障只有一个且只发生在两只灯泡上,则:
(1)“两只灯泡都不发光”,可以判断的故障是_______⒆ (选填“短路”或“断路”)。
(2)请根据相关信息写出电表的示数及相应的故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⒇
L2 R 图5
L1
16.某小组同学在生活中体会到,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对它施加的向上的浮力。为进一步研究浮力大小的相关知识,该小组同学利用如图6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请按要求仔细观察图6,正确描述出观察到的现象或提出合理的猜想。
(a) (b) (c) (d) (e) (f) (g) 图6
⑴他们先用手将皮球逐渐压入盛有水的容器中(如图6(a)、(b)所示),发现:容器中的水位也随之逐渐_______,同时皮球对手向上的压力也逐渐增大。据此提出猜想:物体(21) 所受浮力大小与容器中的水位高低有关,水位越高,物体所受浮力越大。
⑵他们接着用手将皮球逐渐压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如图6(c)、(d)、(e)所示),发现:
(22) ,水却从容器中逐渐溢出,同时皮球对手向上的压力也逐渐增大。据容器中的水位________
此又提出新的猜想: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容器中溢出的水多少有关,溢出的水越多,物体所受浮力越大。
⑶为了寻找出更为合理的猜想,他们最后用手将皮球逐渐压入盛有水的容器中(如图6(f)、(g)所示),发现:容器中水面会随着小球逐渐压入而先上升直后溢出,同时皮球对手向上的压力也逐渐增大。综合上述三次实验现象,最后提出猜想:物体所受浮力大小可能
(23) 与_____________存在等量关系。
三、作图题(共6分)
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题必须使用2B铅笔。
17.在图7中,重为6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18.在图8电路中缺少两根导线,请按要求用笔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要求:①闭合开关S后,小灯泡L发光;②向左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但灯L
P 亮度不变。
S 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 第 3页 共 9页 图8 图7
A A L B - 0.6 3
四、计算和简答题(共24分)
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9.铝块排开水的体积为5×10?米,求:铝块受到浮力的大小F浮。
20.在图9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电阻R1为20欧。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3安;闭合开关S时,电流表A的示数变为0.5安。求:
⑴ 电源电压U。
R1 ⑵ 电阻R2的阻值。 S R2
A
图9
21.在图1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为30欧,电阻R2为10欧。闭合开关S时,图中电流表示数如图11所示。求:
⑴ 电源电压U。
A B C ⑵ 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
R2 R1 ⑶ 若用电阻R0替换R1、R2中的一个,
A 替换后使电路中AB两点间的电压与BC两点
S 间的电压之比UAB′∶UBC′为1∶2,写出R0替换的是图10中哪个电阻,并求出R0阻值。
图10 图11
-33
22.如图12所示,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盛有体积为3×10米的水。
⑴求水的质量m水。
⑵求0.1米深处水的压强p水。 ⑶现有质量为3千克的柱状物体,其底面积是容器的三分之二。若通过两种方法增大地面受到的压强,并测出压强的变化量,如下表所示。
地面受到压强的变化量方法 Δp(帕) 将物体垫在容器下方 2940 将物体放入容器中 1225 图12
请根据表中的信息,通过计算判断将物体放入容器时是否有水溢出,若有水溢出请求出溢出水的重力ΔG水;若无水溢出请说明理由。
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 第 4页 共 9页
4
3
五、实验题(共18分)
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23.图13所示器材名称是______⑴ ,图中A端是它的_______⑵ 极。图14所示的实验器材名称是____________⑶,当使用图中所示的两个接线柱是,它所能测量的最大值是 ⑷ 。
图13
图14
A
24.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中,浮力大小用_______⑸ 测量的,选用多种不同液体进行实验,是为了__________⑹ ;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中,实验原理是_________,被⑺ 测物体的质量是用__________测取的。 ⑻
25.小李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实验器材齐全且完好,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①小李正确串联实验器材,并将滑片放置于变阻器的一端,然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两电表的示数如图15所示。接着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变小,直至为零,则小李在连接电路时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 ⑼
两电表指针所指的刻度与图15所示一致。
⑽ 在小李同学前两次的实验中,_________表的示数一定没有发生变化。
⑾ ⑿ 欧。 ③本实验所用的电源电压为_________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_________④继续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3伏时,电流表示数为0.28安;再次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达到最大值时,电流表示数变为0.56安。
由此可以计算得到,待测电阻RX的平均值为_________⒀ 欧。(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 第 5页 共 9页
图15
1
②经过思考,小李同学重新实验,并正确连接电路,操作步骤正确,闭合开关后,发现
26.为探究导体并联时的电阻规律,某同学将阻值不等的R1 R2 R3 R4 R5按照不同方式先后接入图16电路中MN两点之间(电源电压恒定不变),每次实验闭合开关时,正确读取记录的电流表示数如下表所示。
图16 M A N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MN之间接入的元件 R1 R2 R3 R4 R5 R2R3并联 R2R5并联 R3R5并联 0.7 0.5 0.4 电流表示数(安) 0.5 0.4 0.3 0.2 0.1 ⒁ 。 ⑴在电源电压恒定不变时,通过电路中的总电流越小,电路中的总电阻_________⑵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的实验条件和现象,可以表明两个电阻并联可以用⒂ 另一个电阻等效替代。
⑶分析比较实验序号7与8等的实验条件和现象,可以进一步发现:并联电路中, 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综合分析表中数据,可推理得出R1、R2、R3间的等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⒄
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 第 6页 共 9页
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
答案要点和评分参考
题 号 一、16分 1.D。 2.C。 3.A。 4.B。 5.B。 6.D。 7.D。 8.C。 (每题2分) 说明:除第14、15题最后一空每空2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计25分; 9.1.5; 220; 串联。 10.21.04×10; 21.04×10千克每立方米; 21.04?1。 11.减小; 增大; 减小。 12.长度; 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为50欧; 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安。 二、25分 13.0.2; 0.4; 10。 14.连通器原理; 不变化; 相等,因为船漂浮在水面上,浮力(即船底所受水的压力)始终等于船重大小,船的底部受力面积也没变,因此船在两个位置时的压强相等。 15.⑴断路。 ⑵若电压表的示数U≠0,则灯L1断路; 若电压表的示数U=0,则灯L2断路。 16.⑴升高; ⑵不变; (3)物体排开液体(水)的重力。 17.压力的:大小和符号1分、方向1分、作用点1分。 三、6分 18.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1分,小灯泡并联正确1分,电流表连接正确1分。 19. 四、25分 33答案要点及评分说明 F浮=G排=ρ水gV排 33- 43=1×10千克/米×9.8牛/千克×5×10米=4.9牛。 (3分) (公式1分、过程1分、结果1分,合计3分。) 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 第 7页 共 9页
20. (6分) ⑴∵开关S断开时,只有电阻R1与电源相连接, ∴电源电压U=U1=I1R1=0.3安×20欧=6伏 (2分) ⑵∵闭合开关S时,R1与R2并联,电流表串接在总路上,(1分) ∴U2=U1=U=6伏, I2=I-I1=0.5安-0.3安=0.2安 (1分) ∴R2=U2/I2=6伏/0.2安=30欧 (2分) (1)∵闭合开关S时,R1与R2串联,电流表示数为0.3安, ∴I=I1=I2=0.3安, (1分) 总电阻R=R1+ R2=30欧+10欧=40欧, ∴电源电压U=IR=0.3安×40欧=12伏。 (2分) (2)∴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I1R1=0.3安×30欧=9伏。 U2=U-U1=12伏-9伏=3伏。 (2分) 21. (3)若用电阻R0替换R1 则R0∶R2=UAB′∶UBC′=1∶2 (7分) ∴R0=R2/2=10欧/2=5欧; 若R0替换R2 R1∶R0=UAB′∶UBC′=1∶2 ∴R0=2 R1=2×30欧=60欧。 (2分) (注意:其他方法合理给分) 33-33(1)m水=ρ水V水=1.0×10千克/米?3×10米=3千克。(2分) (2)p水=ρ水gh3水 3=1.0?10千克/米?9.8牛/千克?0.1米=980帕。 (2分) (3)Δp1=(G水+ G物)/S物- G水/ S容器 =2 G水/(2S容器/3)- G水/ S容器=2 G水/ S容器 22. (9分) ∴S容器=2 G水/Δp2 =2×(3千克?9.8牛/千克)/2940帕=0.02米。 (2分) 假设将物体放入容器中时,有ΔG则Δp2=(2G水- ΔG∴ΔG牛。 ∵ΔG水水水水2溢出 )/S容器- G水/ S容器 2=G水-(Δp1/ S容器) =(3千克?9.8牛/千克)-(1225帕× 0.02米)=4.9>0 ∴假设成立。即有4.9牛的水溢出。 (3分) 说明:在计算中,有关单位错写、漏写,总扣1分。 23. 五、18分 ⑴ 干电池; ⑵ 正; ⑸ 弹簧测力计; ⑹ 使所得结论更具普适性; ⑺ ρ=m/V; ⑻ 电子天平; ⑼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 ⑽ 电流; ⑾ 6伏; ⑿ 50(欧) ⒀ 10.5(欧) (4分) ⑶ 电压表; ⑷ 15伏。 说明:除最后24. 一空2分外,(4分) 其余每空1分, 25. 合计18分。 (5分) 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 第 8页 共 9页
⒁ 越大; ⒂“1与7”(或“2与8”) 26. ⒃在并联电路中,一个电阻不变,另一个并联的电阻变大,总电阻也(5分) 随之变大。 ⒄(2/ R2) =(1/ R1+1/ R3) 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第 9页 共 9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