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严格控制焙烧温度和时间。如温度过高,时间过长型壳会烧过,导致型壳强度降低
和变形。如温度过低、时间过短型壳烧不透,其透气性差。
2、 焙烧炉各处温度应均匀。型壳放置应合理,火焰不得直接喷到型壳上。 3、 防上型壳中掉人污物,装炉时型壳浇口应向下放置时,要用石棉布盖住浇口。 4、 开关炉门动作要快,防止炉温下降过多。
5、 炉床至少每周用扫把或压缩空气清理一次,确保清洁。
筑 炉
熔炼金属使用快速炼炉,使用前应修好炉衬,常称筑炉。 一、 炉体构造
快速熔炼炉正常使用时,炉体构造见下图。图中:1装料口,2出钢槽,3炉衬,4炉底,5石棉板,6石棉布,7为铜管感应圈。筑炉是完成感应圈7中间的1-6部分。 二、 筑炉程序
1、
筑炉材料准备
(1) 炉衬耐火泥准备,用70-80%耐火粘土加20-30%水玻璃,搅拌成膏状待用。 (2) 石棉板、石棉布或云母片若干。
(3) 炉衬材料,用40-45%MgO粉加 55-60%MgO砂混合做炉衬材料。因它们
的粒度分布对炉体的寿命影响极大,建议粉砂粒度分布如下:
砂 6目 8目 10目 14目 20目 28目 35目 % 15 32.7 33.8 13.5 4.4 0.4 0.2 粉 100目 150目 200目 270目 325目 以下 % 7.7 7.1 6.5 9.2 9.6 60.3
2、
筑炉准备
(1) 铜管线之间隙,应糊上耐火泥。 (2) 炉底铺2-3层石棉板,厚度约6-10mm。 3、
筑炉底
(1) 底部炉圈内侧衬以石棉布或云母片。
(2) 炉底石棉板上,一次铺以70-80mm高的炉衬材料,用撞棒捣实成为均匀致
密,厚度约60-70mm的一层。
17
(3) 用叉状棒将其表面弄粗糙,再铺上70-80mm的炉料材料,用撞撞棒捣实。 (4) 重复(3)直至捣紧面超过最低铜管圈20-30mm。
(5) 用圆形筑炉棒滚压使表面紧实,其后用耐火砖抹平,注意水平面及至炉顶
的高度,将多余的筑炉材料削去(20-30mm厚)。
(6) 用水平仪测水平,在确定到炉顶的尺寸后,再次用圆形棒滚压表面。 4、
筑侧壁
100kg熔炼炉侧壁壁厚指标: 上部 60mm 下部75mm 方法一(干式筑炉)
(1) 将烧结用型筒外侧,用砂纸擦干净,铁锈要全部去除。
(2) 将清洁型筒置于炉子感应圈内,注意必须与感应圈同心,必要时用测量工
具测定以调整型筒位置,保证同心。 (3) 型筒定位后,用钢料压稳并用木盖盖住。
(4) 使用叉状棒将石棉布或云母片与型筒之间的底部炉衬材料推弄粗糙。 (5) 在型筒与炉圈的环状圈内,一杯杯装入炉料,每次装料高度约20-40mm,
用捣棒沿圆围顺序捣实。
(6) 重复(4)、(5)之动作逐层捣实,直至离炉顶50mm为止。
(7) 顶端和装料口、出钢槽用同样的炉衬材料另添加5-10%的水玻璃制作。 方法二(湿式筑炉):
在型筒外侧卷上厚纸板,置于炉子感应圈内,注意与圈同心。定位后用钢料压稳,后来步骤同方法一。修好炉衬后,通电将纸烧掉,拔出型筒。
为避免炉底破裂,将炉底弄成大圆弧。并在炉壁涂上50%水玻璃溶液以防炉体崩溃,且可促进烧结。
放入炭块,干燥2-3小时。或将石墨电极放到炉衬内通电发热,进行干燥。 5、
烧结
装料,不要大粗或太细。防止太粗重,搬运不便碰坏炉壁,太细的造成搭桥,使炉壁严重侵蚀。
(2) 送电,缓慢升温,在700-800℃时保温适当时间,让筑炉材料中结晶水完
全消失,然后升温到1450℃左右。
(3) 增加电力,使最初装的料熔化,再继续投入小块,一次添加5kg左右,注
意勿加入生锈和含砂材料,当金属液升到距炉顶50mm处,干式筑炉需倾动炉体,将熔断的型筒去除。
(4) 再升高电力,使金属液温度达1700℃左右,降低电力保温,约1小时,完(1) 在炉膛内装好金属料。干式筑炉一般加熔点较低的生铁;湿式筑炉第一次
18
成烧结。
(5) 关掉电,让金属液冷至1560-1570℃,除渣、脱氧、浇成分样块,再次除
渣,把金属液浇到铸锭模中。
(6) 完成烧结后可加料继续开炉。也可停炉,用原2/3冷却水使炉衬冷却3-4
小时。
6、
炉衬的检查与修补
生产中炉衬应不断检查和修补。不连续操作时,冷炉开炉前,应详细观察炉顶,壁、底是否要修补,在连续熔化时,每出钢一次,应从炉顶观察到炉底是否需要修补。 炉衬修补分大修和小修。大修是重新筑炉,两次大修门熔化钢水次数称炉衬寿命或炉龄,一般为80-150次。小修是每天都要进行。
(1) 出水口和装料口修补。出水口和装料口易破损,开始作业前都需修补。在
边续作业中,也有边熔炼边修补的。修补是以其相同的耐火材料填补。 (2) 壁面龟裂。裂痕在2mm以下的不必修补,超过2mm的裂痕需修补;
先除掉四周炉渣;
将盛有修炉材料的纸顶在裂痕下端; 使用U型铁针,将材料挤入裂口; 用混有水玻璃的筑炉材料将表面压挤抹平。 (3) 壁面破损或小范围侵蚀
先去除四周炉渣; 涂上水玻璃;
以混有水玻璃的筑炉材料压挤抹平; 表面再涂上水玻璃。
三、 操作要点
1、 2、 3、 4、 5、
炉料和配料
严格按照操作程序筑炉。
炉壁厚度要按规定,炉壁太厚则炉容量变小,效率差;但炉壁过薄,如偶有破裂,钢液触及感应圈将引起爆炸事故。
筑炉材料不能混入砂土、铁屑、木草屑和其它杂物。
筑100kg炉体约需一日,当装料口、出钢槽完全干燥后才能使用。
刚筑好的炉衬必须先烧结。一般是让金属液保持在修补处以下100mm,经过适当时间保温后才让金属液上升,恢复正常作业。
19
一、 炉料
1、 新来的钢料必须经检查化学成分,化验合格才可使用; 2、 炉料高清洁干净无杂物; 3、 不同材质钢料应分开堆放。 二、 配料计算
1、 根据合金牌号、技术要求,确定其控制成分,然后计算炉料中各无素的含量(包括
烧损量),按下式计算: K= K0 /l-S
式中:K-炉料中某元素的含量(%)
K0-钢液中某元素的控制含量(%) S-某元素的烧损率(%) 附:快速熔炼元素烧损率(%) 元素 碱性炉 C Si Mn 20-30 Cr Ti Al 30-50 W 3-5 V -50 MO 5-20 Ni 0 5-10 30-40 5-10 40-60 2、 根据炉料总重量,计算出各元素应有的含量; 3、 计算出回炉料中各元素的重量; 4、 计算出新料中各元素的重量;
5、 将炉料总重量中各元素的重量减新、旧料中各元素的重量即为各元素的不足量,不
足的元素可用铁合金补充;
6、 将计算结果相加,并核对是否符合配料成分要求。配料实例见下表。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