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检验中的证真倾向(连榕P143.)
在命题检验中,人们有一种强烈的证真倾向,而很少去证伪。 一、证真和证伪
Wason(1968,1969)以及Wason和Johnson-Laird(1970)著名的四卡片问题。 “如果卡片的一面为元音字母,那么它的另一面则为偶数。”为了证明这个规则的真伪,需要翻看哪些卡片
E K 4 7(连榕为EJ67)
二、选择作业困难的理论解释
1、强烈的证实命题为真,而很少证实命题为伪的心理倾向。 选择E是正确的,但卡片4不必翻看,因为它的背面是元音字母,则证实了这个规则为真,若为辅音字母,这条规则仍然成立,因为辅音字母跟它背面是偶数还是奇数没有关系。46%的被试选择p和q,说明了证实的心理倾向,卡片7是应该翻看的,因为如果它的背面为元音字母,则会推翻这个规则,但只有4%的被试翻看了卡片7,说明人们很少去证伪。
2、将条件命题的单向性错误地理解为双向性,进行了不适当的换位。如把“若p,则q”
理解为“若q,则p”。
3、作业的复杂性影响做选择的正确性。四卡片问题是非常抽象的逻辑作业,因此使许多人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如果把作业改为具体的、与人的生活经验有关的情景,人们就容易做出正确的选择。
如Wason和Shapiro(1970)的实验:
曼彻斯特 利物浦 小汽车 火车 P p q q
规则:我每次到曼彻斯特都是乘火车。 结果:62%的被试正确选择了p和q
又如Griggs和Cox(1982)的实验
喝啤酒 喝可乐 16岁 22岁 规则:若有人喝啤酒,则该人年龄必超过19岁。正确选择率达到7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