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夫 谣 王 建
苦哉生长当驿边,官家使我牵驿船。 辛苦日多乐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鸟。 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淼淼。 半夜缘堤雪和雨,受他驱遣还复去。 夜寒衣湿披短蓑,臆穿足裂忍痛何! 到明辛苦无处说,齐声腾踏牵船歌。 一间茅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 我愿此水作平田,长使水夫不怨天。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诗对水上纤夫的悲苦生活作了真实的描绘,是继李白《丁都护歌》之后又一吟咏水上纤夫生活的名篇。
B.第一句“苦哉”二字总领全篇,定下了全诗感伤的基调。水夫脱口而出的嗟叹,说明他内心的悲苦是难以抑制的。
C.“水宿沙行如海鸟”,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描述纤夫的生活像海鸟一样夜宿水船,日行沙上,过着完全非人的生活。
D.诗人写的是一个水夫的自述,反映的却是整个水乡人民的痛苦生活。诗人从看似平淡的细细描绘中表现真情,酝酿诗情。
16.诗人是如何描写纤夫的心理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7、18题。(9分)
望江南·幽州九日
汪元量
官舍悄,坐到月西斜。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南北各天涯。 肠断裂,搔首一长嗟。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和泪捻琵琶。 【注】 ①九日,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②汪元量,宋末元初诗人、词人。 1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官舍悄”写官舍的万籁俱寂,渲染悲凉氛围;“坐到月西斜”写作者夜不能寐、望月西沉。 B.“永夜角声悲自语”以动衬静,写长夜漫漫、角声时起,给人一种绝域苍茫的肃杀感受。 C.“客心愁破正思家”中的“家”不仅指自己的小“家”,也指已经沦丧的南宋王朝这个大“家”。
②
①
D.“南北各天涯”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对故国、对家乡的思念因路途遥远而显得更加沉重。 18.本词下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9分)
早 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 ①觉:醒。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诗人从视听角度写了晨光初照,屋室通明,早衙鼓咚咚地敲起。以“晨光”与“开门鼓”交代时间之早。
B.颔联写小狗儿因地湿而爬起摇尾,小鸟飞到窗前不停欢叫,似在向人们报告晴好天气的到来,催促人们早起。本联对犬、鸟的传神刻画,紧扣了“早”字。
C.尾联照应诗题。近来乡梦撩人愁思,于是作者借酒浇愁,不料饮酒过量,一夜昏睡暂时忘记了乡愁。本句用衬托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D.全篇无论是写自然景物还是写自己的生活与心态,都笔致轻灵素淡,充满着情趣。节奏流畅、欢快,字里行间,融注着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2.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本诗颈联。(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9分)
小寒食舟中作
杜 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 ①诗人暮年漂泊潭州时所作。②隐几:席地而坐,靠着小桌几。③鹖(hé)冠:传为楚隐者鹖冠
②
③
①
①
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承题,写诗人强打精神,饮酒过节。“强饮”两字意蕴丰富,折射出诗人不欲饮酒、应节当饮、以饮浇愁的复杂心绪。
B.第二句写诗人穷愁潦倒的身世际遇。以儒士之身而戴隐者鹖冠,点出诗人无官无职,包蕴着不为朝廷所用的无奈与辛酸。
C.第二联传神地写出舟中所见所感。诗人因年迈多病、老眼昏花而产生了“天上坐”“雾中看”的错觉,给人感觉十分真切。
D.尾联总束全诗,深化主题。面对眼前春江之上青山白云的自然景色,诗人遥想万里外的长安,表现了他忠君忧国的执着。
4.第三联在诗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5、6题。(9分)
金陵新亭 李 白
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 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情。 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 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注】 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时。②周顗(yǐ)情:西晋灭亡后,南渡豪士在新亭宴饮,周顗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众人皆相视流泪。唯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勠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前两句由金陵风景优美起笔,继而写豪士们在新亭聚会,用语平实。 B.三、四句写周顗举目四望,风景未变而山河易主,悲从中来,大为哀叹。 C.五、六句运用“楚囚”典故,写在座之人充满悲怨,为国家命运前途担忧。 D.作者运用典故,取其意而用之,借古讽今,表达对时局的感慨,发人深思。 6.结合全诗,从尾联“慷慨”一词入手,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7、8题。(9分)
②
①
买 花 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注】 ①帝城:皇帝居住的城市,指长安。②戋戋:形容帛匹堆积起来的庞大体积。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前四句描写了居住在长安城内的达官贵族在牡丹花开的季节,相约去买花的热闹场景。 B.五六句中的叠词“灼灼”写出了牡丹花盛开时的鲜艳,“戋戋”写出了牡丹花价格的昂贵。 C.人们对牡丹花百般呵护,说明他们生活情趣高雅,对于美有着十分苛刻的追求。
D.最后两句诗画龙点睛,揭露了当时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讽刺了贵族阶级穷奢极欲的生活。 8.清代贺裳评价白居易的讽喻诗时说:“每叹其有美意而无佳词也。”请你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认识。(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9分)
午 枕 王安石
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鸠相乳亦相酬。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伴侣,眼看兴废使人愁。
【注】 ①本诗写于宋神宗去世后,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②吹箫:《列仙传》载萧史偕弄玉吹箫跨凤飞升,这里泛指神仙道术。③欹(qī):倾斜、歪向一边。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从首句“百年春梦”可以看出,诗人午后就枕,尽管睡眠时间不长,但梦中所历似已有百年。 B.首联第二句化用典故,感慨自己并没有神仙道术可长留梦境之中,侧面表现了对梦境的依恋。
③
②
①②
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