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精选)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0 15:50:4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1.十二经脉之中,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腹中线)向外的顺序是下列中的哪一项(.A)

A.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B.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 C.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阴、足厥阴 D.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足太阴 E.足太阴、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

12.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C )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固摄作用 D.防御作用 E.中介作用 13.下列不属于络脉的是哪一项(.D ) A.十五别络 B.胃之大络 C.浮络 D.皮部 E.孙络 14.唾与何脏关系密切(D ) A.心 B.肝 C.肺 D.肾 E.脾 15.下列“诸海”中错误的是(B )

A.脑为髓之海 B.肺为气之海 C.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 D.冲脉为血海 E.胃为水谷之海

16.“以升为健”的脏是(C) A.肺 B.肾 C.脾 D.小肠 E.肝

17.下列哪一项是“夺血者无汗”的理论依据(A )

A.失血伤津 B.失血伤气 C.失血伤营 D.失血伤精 E.失血伤脉 18.肺在血液循行中的作用是下列哪一项(B )

A.基本动力 B.助心行血 C.推动作用 D.调节作用 E.贮存血液 19.胆属于(D )

A.脏 B.腑 C.奇恒之腑 D.既是腑,又是奇恒之腑 E.既是脏,又是奇恒之腑 20.十二经脉中,同名的手阳经和足阳经交接于(D ) A.手指末端 B.胸中 C.足趾 D.头面部 E.背部

9

21.下列哪一项是血虚补肾的理论依据(B) A.肾阴为五脏阴气之本 B.肾精可归肝化而为血

C.先天之精生后天之精 D.肾阳为五脏阳气之根 E.肾气促进后天之精的化生 22.“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学基础为(E)

A.气能生津 B.气能摄津 C.气能行津 D.津能化气 E.津能载气 23.风邪多挟寒挟热,反映了六淫的哪一种致病特点(B) A.外感性 B.相兼性 C.地区性 D.季节性 E.转化性

24.下列哪一种病邪致病,可表现为周身困重,四肢倦怠(C ) A.寒邪 B.暑邪 C.湿邪 D.瘀血 E.寒邪 25.导致“气消”的情志因素是(C ) A.喜 B.恐 C.悲 D.惊 E.怒

26.人体各种病变的最基本病机是(C)

A.邪正盛衰 B.气血失常 C.阴阳失调 D.津液代谢失常 E.以上都不是 27.阴盛格阳属于(C )

A.实寒证 B.虚热证 C.真寒假热证 D.真热假寒证 E.寒热错杂

28.阳热体质患者,受风着凉,出现热性证候,其机理主要与下述何项有关(D ) A.外邪性质 B.地域因素 C.情志因素 D.体质因素 E.气质特点 29.“大实有羸状”的疾病本质属于(E)

A.实中夹虚 B.虚中夹实 C.实转为虚 D.因虚致实 E.真实假虚

30.具有闭阻不通症状的虚性病证,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属于下列哪一种治疗法则(D)

A.实者泻之 B.虚者补之 C.通因通用 D.塞因塞用 E.攻补兼施

10

二、多项选择题(31~36题,每题2分,共12分) (答题说明:下列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 个是正确的。请为每题选择2个及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31. 以下属于五行相乘的是(A.B)

A.水气凌心 B.肝气犯脾 C.肝火犯肺 D.水不涵木 E.心肝血虚 32.下列哪几项是循行于上肢外侧面的经脉(A.C.E) A.大肠经 B.胃经 C.小肠经 D.胆经 E.三焦经

33.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与哪些脏腑关系密切(.A.B.D.E ) A.心 B.肝 C.肺 D.脾 E.肾 34.形成瘀血的病因病机有(A.B.C.E) A.外伤 B.气虚 C.气滞 D.血虚 E.血热 35.下列哪些是疠气的致病特点(A.B.C )

A.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B.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C.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D.转化性 E.地区性

36.下列中哪些是在祛邪原则指导下确立的治疗方法(A.B.C.D ) A.发汗 B.涌吐 C.攻下 D.活血化瘀 E.益气 三、填空题(37~43题,每空1分,共18分)

37.根据五行相生规律制定的治疗原则有(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38.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39.饮食致病的类型包括(饮食不节)、(饮食不洁)和(饮食偏嗜)。 40.过劳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三个方面。 41.《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42.反治主要包括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四种治法。 43.三因制宜的内容包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11

四、名词术语解释(44~49题,每题3分,共18分)

44.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的间相克制、制约关系,即五行中的任何一行对其所胜行的克制和制约(1分)。其顺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2分)。

45.精血同源:即肝肾同源(1分)。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皆由水谷之精化生和充养,且能相互资生,故曰同源互化(2分)。

46.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2分),受十二经脉气血的濡养和调节(1分)。

47.阳盛格阴:是指阳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而将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2分),形成真热假寒证(1分)。

48.辨症求因: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病证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3分)

49.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3分) 五、问答题(50~53题,共22分) 50.试述宗气的生成、分布与功能。(5分)

答: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其生成来源有二:一是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二是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二者在肺中相结合而生成宗气,积于胸中气海(2分)。宗气聚于胸中,通过上出息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1分)。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上走息道以行呼吸、贯注心脉以行血气和下蓄丹田以资先天元气(2分)。

51.简述正气与邪气的概念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5分)

答: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1分)。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1分)。正气和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其中,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

12

搜索更多关于: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精选) 的文档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精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6krv1970l5gf8w599ft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