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设施建设的重点由以行政村为主要对象向农村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转移。**村建设群众体育健身广场,对于满足全村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保健需要、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增强人民体质;对于丰富农村文化,繁荣文明村风,构建和谐农村,都是十分必要的。
1.2 项目建设的内容
广场总面积1150平方米,其中: (1)篮球场地:占地面积512平方米; (2)乒乓球活动场地:占地面积80平方米; (3)室外健身场地:占地面积558平方米; (4)文化活动室:占地面积135平方米; (5)文化戏楼:占地面积190平方米; (6)围墙350米
第二章 项目单位概况
2.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乡人民政府历来重视群众体育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群众体育事业,**村每年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组织舞狮子、玩龙灯、篮球赛等活动。近年来,**乡引导群众开展日常体育活动,广大群众兴趣盎然,群众体质不断增强,促进了文明风尚的形成和发展。目前,处于边远山区的广大群众渴望能有条件更好、功能更完善的健身广场。
5
2.2 项目优势 2.2.1 选址优势
文化广场位于**村村中心,**小学及村委会前的空地上,规划总面积1150平方米,该区域具有以下特点:
(1) 文化广场位于该村的中心地带,就近有小学及村委会,方便群众开展活动;
(2) 115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可容纳400余人,能满足群众的健身和文化活动需求;
(3)乡村公路已通各社,群众来往方便;
(4)群众习惯、也都乐意在此聚集活动,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5)水、电、路等基础条件好,不用再次占用耕地。 2.2.2 广场功能
广场建成后,可以同时满足400余人开展活动,安排专人管理,提供以下服务:
(1) 健身设备:安装篮球、乒乓球等设备,健身器材10套; (2) 健身指导:定期刷新宣传栏,宣传有关运动保健知识; (3) 竞赛活动:组织各类人群的体育赛事,促进竞技水平的提高; (4) 健身组织:定期组织全村体育协会负责人会议,促进健身活
动;
(5) 休息娱乐:在文化活动室里安排棋牌、茶社等设施。
6
第三章 建设方案及投资预算
3.1、工程建设方案
广场总面积1150,主要完成场地土方夯填和硬化,文化活动室建设130平方米,文化戏楼建设180平方米,围墙建设350米,购置篮球、乒乓球和健身器材等体育用品。
3.2、投资预算
工程预算总投资41.36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用39.90万元,其他费用1.46万元。
3.3、资金来源
资金来源为:工程预算总投资41.3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奖补资金20万元、区及区以下财政奖补资金1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11.36万元。
3.4、实施进度
建设期为3个月(2011年3月——2011年6月) 3.5、项目责任
项目单位:**乡**村委会 项目负责人:法人代表***
责任措施:分工负责,确保安全、质量和进度
资金管理:建立专账,专款专用,接受组织审计和群众监督。
7
第四章 结论
4.1 发展目标
全民健身运动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华民族持久屹立于世界英雄民族之林的重要保障,符合我国新时期的发展战略,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精神和发展目标完全一致。
4.2 社会意义
新建**乡**村文化广场,能有效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通过有组织的竞技运动和松散型的自由健身活动,培养群众的审美意识、运动情趣,增进人际交往,丰富文化生活,有效实现全乡群众身体素质的提高和精神面貌的改善,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全乡经济社会进步,因而具有良好的社会意义。
4.3 结论
该项目符合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实施方案,顺应群众愿望,乡政府大力支持,经论证切实可行。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