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徐高中第一学期高二地理(选)期中考试试题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19:57: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徐高中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地理(选修)期中考试试题

命题人:汤敏

第I卷 (选择题 共70分)

一、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区域内部各组成要素的特征完全一致 B. 区域是以单一指标为依据划分

C. 区域划分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了解区域内部特征 D. 区域均占有一定空间,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2.我国下列区域既是按单一指标划分,又属于均质区的是: ①东部季风区 ②沪宁杭工业基地 ③东北地区 ④我国北方方言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体现了区域的什么特征: A. 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综合性

青藏铁路已于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该铁路穿越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将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据此回答4~6题:

4.青藏高原地区青稞、小麦、豌豆等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 气温高,雨量充沛 B.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光照条件优越 C.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 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5.青藏高原的农田、村镇、城市主要分布在 A. 三江源地区 B.横断山及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 C.藏北高原和昆仑山南麓 D.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6.规划中的进藏铁路有青藏、滇藏等线路,目前首先兴建青藏铁路的最重要原因是: A. 滇藏铁路要穿越我国地震、泥石流和滑坡频繁多发的地区 B. 滇藏铁路线路太长、且沿线地区气候恶劣

C. 青藏铁路沿线地区经济发达,铁路建设的投资小 D. 青藏铁路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开发藏北地区的矿产资源 7.关于日本和英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英国气候温和湿润,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B. 英国有丰富的煤、铁和石油等资源 C. 日本和英国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 日本国土狭小,水力资源贫乏

8.有关中国自然区域内部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青藏高寒区只有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有农业的发展

高二地理(选修)期中考试试题B. 东北地区因降水较少,故只能发展一年一熟的农业

C.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东部因距海较近,降水相对较多,故可适量发展水田农业 D. 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以绿洲农业和山地畜牧业为主 9.按人类历史的区域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变化是: A. 不协调—协调—不协调 B.不协调—协调 C.基本协调—不协调—协调 D.协调—不协调 10.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 A. 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B.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 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界线

11.有关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区域经济呈现萎缩的状态 B. 区域发展面临失业率升高,人口增多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C. 经济增长加快,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 D. 人地关系已趋缓和

图示为发达国家某地《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14题:

12.图中a~c时段,该地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农牧业 B.钢铁工业 C.电子工业 D.第三产业 13.图中哪个时间后,环境污染程度降至自然环境自净能力之内

A.a时间 B.b时间 C.c时间 D.都不是 14.c时间后,环境污染程度开始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高,环保投入大量增加 ②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污染自然减轻③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技术进步 ④法律健全,禁止所有排污工业的生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分析下图人地关系的三种不同观点,回答15-17题。

第 1 页 (共 4 页)

图二

15.下列有关观点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观点一也就是自然环境决定论 B.观点一产生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时代 C.观点一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D.观点一认为人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 16.下列有关观点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观点二诞生于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现代 B.观点二以通过农业生产破坏自然环境为其主要影响 C.观点二以通过工业活动造成环境污染为其主要影响 D.观点二的后果是造成人地关系的全面不协调 17.下列做法或说法不符合观点三的思想的是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D.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份历经8年千呼万唤才生效的议定书,是国际社会阻止全球气候变暖的第一步。因为限制排放温室气体直接影响到各国的经济发展,《京都议定书》的谈判异常艰难。据此回答18~21题。

18.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排放。下列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①一氧化硫 ②一氧化碳 ③二氧化碳 ④甲烷 ⑤氟氯烃 ⑥二氧化氮 A.①② B.③④⑥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19.全球气候变暖的恶果有

①海平面上升②沿海低地国家及地区受到直接威胁③引起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④农业发达地区将会退化成草原,高纬度地区将会更加寒冷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20.如今,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日益增加,这是因为

A.平流层中的臭氧的增加 B.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 C.大量砍伐森林和燃烧矿物燃料 D.新能源的广泛推广和使用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21.主要工业国家中除美国外,澳大利亚至今仍然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从而在全世界面前扮演了又一个“环境坏孩子”的形象。这种行为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生态性原则 22.区域发展初期阶段的匹兹堡( ) A.资源充足 B.环境恶化 C.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D.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2004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要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回答23~24题。

高二地理(选修)期中考试试题23.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

A.倡导循环经济,变废为宝 B.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环境 C.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 D.多投入,多产出 24.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A.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B.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 C.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

D.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25.经济全球化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 B.发达中国应当减少进口石油和矿产资源

C.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不可忽视环境保护 D.在环境保护中,发展中国家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

26.上图中Ⅰ经济地带今后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A.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势,加快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的建设 B.加强传统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大力开拓高新技术产业 C.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和资金密集型重化工工业 D.发展科学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档消费品工业 读中、美两国部分工业区图,完成27~28题。

27.两地区相同的区域特点是

A.都是该国最早形成的工业区 B.都有丰富的煤炭、石油、铁矿资源 C.水陆交通都便利 D.都是两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28.两地区钢铁工业衰退的相同原因是

A.产业结构单一 B.劳动力数量少 C.钢铁市场萎缩 D.环境污染严重

在我国湿润和半湿润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为此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

第 2 页 (共 4 页)

徐高中第一学期高二地理(选)期中考试试题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6urd4h0qo6i8ss1c8w102tjb2iy3i014i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