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先进先出” 闭塞:漏斗流或结拱
结拱就是粉体不能顺利排出的现象。
闭塞的原因:粉体层的内力(内磨擦力、粘结力和静电力等)远大于其重力过小的出料口。
三料仓结构 料仓的基本要求
料仓容积应满足贮存物料量的要求
外形尺寸横截面最小长度不小于1.2m,
高度不宜过高:成品仓<4.5m,其它仓与厂房匹配,不宜使物料过于压实。 出口尺寸有利于物料的卸出及与出料机进口匹配 料斗形状选择合理的形状
结构强度高,内外侧应有可靠的加强筋,内表面光滑无毛刺。
料斗的合理形状
料斗形状对料斗的流动状态有影响
对称料斗:对称两边的物料向中间挤压,易阻塞结拱,易制作,高度较小,多用于流动性较好的物料。 非对称料斗:不易结拱,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但同样倾角,料斗高度比对称料斗高。
鼻形料斗:一侧仓壁突出,能将物料压力分散,使突出部下面靠近出口的物料呈松散状,避免出口附近结拱。
凿形料斗:可避免物料抽心、结拱现象。卸料口呈长矩形,矩形的长边要与料仓直径相等。
二次料斗:在卸料口上方附近最易结拱处突然将其断面扩大,将此处物料压力减小而呈松散状态,从而避免结拱。
曲线料斗:是改变仓底形状,防止结拱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以二次曲线为佳,但因制作困难,目前国内应用少见。
料斗卸料口的形状及尺寸 1、矩形卸料口的宽度 A=(1+n/2n)k(a+80)tgφ(mm)
式中 n=B/A,即卸料口矩形长边B与短边(宽度)A之比 k经验系数,普通物料取2.4,经筛分料2.6。 2、圆形卸料口的直径:
对流动性差的物料,圆孔最小许可直径d: d=a+4(1+sinφ)kτ0/γg+a
式中:k——安全系数,取1.5-2γ——物料容重(kg/m3) g——自由落体加速度(m/s2)τ0——初试剪切阻力(Pa)
流动性好的,按矩形计算。其中,n=1,A为最小许用直径一般出料口直径在200mm以上。
外形尺寸确定
外形尺寸包括:横截面长、宽;仓直体高;料斗高 横截面长、宽:一般不小于1.2m;
一个工程,规格不宜过多,一般1至2个
根据厂房尺寸,控制料斗的总高度。若长宽过大,直体高小,但料斗高增加很多,总高会增加。 仓直体高:与长宽配合,与厂房尺寸相匹配 料斗高:根据最小倾角、总高限制确定。 在外形尺寸确定过程中,应有一个试算过程。
仓容量的基本计算公式 容积VV=QηT/Kγ
式中:Q——饲料厂生产能力(t/h);
η——储存原料占配合饲料的百分率(%);
- 5 -
T——储存时间(h);
γ——物料容重(t/m3);注意单位! K——仓有效容积系数(取K=0.85)。(充满系数)
仓数的确定
仓数的确定,是在总仓容、单仓外形尺寸确定后计算而得。若总仓容量为V,单仓仓容量为v,则仓数N N=V/v
四、接拱及破拱
结拱是生产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生产故障之一。
结拱不仅影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还会影响到产品的品质。其一,会造成贮存的物料变质;其二,倾泻等现象,会造成设备工作状态及其加工质量的不稳定。
结拱的产生及类型 产生的基本原因
结拱的产生是由于料斗结构、物料的物理性质以及使用不合理等原因,使得料仓的卸料过程产生抽心、堵塞等不下料或下料不顺,不能保证整体流的现象。
类型
1、压缩拱粉体因受料仓内物料自重压力的作用,使其固结强度增加而成拱;普遍 2、楔形拱块状物料因形状不规则相互啮合达到力平衡,在卸料口成拱;草粉料
3、粘结粘附拱粘结性强的粉料,因受水份、吸潮或静电吸附作用而增强粉料与仓壁的粘附力成拱;如未经处理的硫酸盐类
4、气压平衡拱若料仓卸料器的气密性差,导致大量空气漏入仓斗下部,则当料层上下气压平衡时,成拱。沙克龙
五、料位器
饲料加工过程中,常常需要了解设备内、或料仓内的物料的高度水平,以便控制生产过程。 料位器的作用
用来显示料仓内物料高度(满仓、空仓或某一高度料位)的一种监控装置称为料位指示器或简称料位器。安装位置位于料仓的上部(离仓顶约1米左右),上料位器,指示滿仓。安装于出口附近,下料位器,指示是否空仓。
常用料位器
1、薄膜式料位器该料位器是由塑料、橡皮或其他弹性材料制成的薄膜、杠杆及微动开关所组成。料位器安装于仓壁上,薄膜与仓壁呈垂直。
2、阻旋式料位器该料位器目前使用较广。UZK-02型阻旋式料位器由同步电机、减速齿轮及旋叶等组成。料位器是水平安装在上下料位的仓壁上,动力部分在仓外,旋叶在仓内,在旋叶上方100mm内,安有防护罩或水平护板,使其免受进料的直接冲击。
3、电阻式和电容式料位器它是以一个热敏电阻或电容传感器作为探测元件,利用物料与空气(空仓)的电阻值不同而工作的。
第三章 原料清理
主要内容:本章主要介绍饲料原料的清理工艺、设备的类型、结构及工作原理,清理的效果的评价、影响因素的分析。
重点内容:饲料的设备的结构、工艺效果指标及影响因素难点内容:设备结构 第一节概述
主要内容:介绍饲料原料清理的意义及方法
一、清理的目的意义
- 6 -
饲料加工所涉及的原料种类非常多,这些原料来自于粮油加工的副产品,有的是直接收购的原粮。其中,会夹杂着田间的泥土石块、农作物秸秆、包装物碎片、工具零件(金属)等各类杂质。
这些杂质在加工过程中,会影响到生产的顺利进行,造成生产故障或事故;或是混入饲料成品中,影响到饲养效果或是动物的健康。
因此,在进行加工之前,应去除这些杂质。即对原料进行清理操作。
清理的概念:清理是利用专用的清理设备将混入物料的杂质从物料中分离出去的工艺过程。 清理的目的意义
a.保证生产产品的质量; b.保证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饲料原料清理的特点
a.主要清除大型杂质,包括大尺寸原料块、原料团、石块、泥块、麻袋片及绳头等不易破碎的物料等,避免堵塞料仓、溜管及卡死设备,以使生产顺利进行。 b.严格清除坚硬的金属物质(主要是钢铁),以保护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为保证清除率,常进行多道设置。
二、清理的常用方法
饲料原料的清理,或者是物料的分级,有多种方法。采用哪种方法,由物料与杂质之间的哪种性质差异较大而定。
因此,我们要了解饲料原料中常见的杂质有哪些,清理的方法有哪些,如何选用合适的清理方法。
饲料厂生产常见杂质可以分为四大类: 1、有机类杂质和无机类杂质 2、大尺寸杂质和小尺寸杂质 3、轻杂质和重杂质
4、磁性杂质和非磁性杂质其中有机类杂质主要指的是植物桔杆等物质,无机类杂质主要指石块、沙砾等。
常用清理方法
a.筛选法:利用原料与杂质形状及外形尺寸的差异进行分离。 b.磁选法:利用原料与杂质导磁性的不同进行分离。 c.风选法:利用原料与杂质空气动力学特性。
d.其他方法:比重法,用于除去石块,饲料加工中基本不用。
杂质类型 杂质举例 根据何种性质 清理方法 非磁性的有机 石、泥、秸秆等 外形尺寸不同 筛选法 及无机杂质
种、种皮 风动力学特性(轻杂) 风选法 石 比重不同(大小近似) 比重法 磁性杂质 铁、钢 磁化率的不同 磁选法
第二节 筛选 筛选的相关的知识 筛选的概念及作用 筛选的概念:
筛选是根据物料粒子间,或物料与杂质间外形尺寸的不同,利用一层或数层运动或静止的筛面,按粒度大小对物料进行分选的工艺方法。
筛选的作用 a清除大小杂志
b对物料按颗粒大小分级 与筛选想相关的概念
a.筛上物:在筛选过程中,(大于筛孔尺寸而)不能通过筛孔,滞留在筛面上方而分离出的物料群。
- 7 -
b.筛下物:在筛选过程,小于筛孔尺寸,且通过筛孔分离出的物料群 c.应筛上(下)物:期望在筛选过程中,成为筛上(下)物的物料群
d.筛面:由钢板冲孔或用钢丝等丝状材料编制而成的,用以筛选物料的工作构件,它是筛选设备主要工作部件。
筛选的必要条件
二、筛面
筛面是实现筛分的构件。是组成筛体的主要部分。研究筛面的结构,筛面的排列顺序(筛路),筛体的运动形式,对保证优良的筛选效果,至关重要筛体的结构
组成:
筛体由筛面、筛架组成, 作用:
固定筛面使筛面保证一定的形状与传动机构联接使筛面产生一定运动效果 要求:
结构牢固,不变形,能保持筛面平整
筛路(筛理路线)
筛路是指筛分过程物料经过的路线,筛路设计就是根据筛分要求,对筛理路线筛孔大小进行设计。 单层筛(进料端至出料端)
分级用:从小孔至大孔分为若干段,可以将物料按粒度大小分成若干等级。
清大杂:从大孔至小孔分为若干段,前半段为清理段,由于自动分级,大杂处于料层上部,增大筛孔可增大物料过筛能力;后半段为检查段,主要减少大杂中含料量。 多层筛(自上至下)
从大至小排列,重复对筛下物进行筛分,最上层筛上物为大杂,向下依次杂质粒度变小,最下层筛,筛上物为物料,筛下物为细杂质。
筛面:筛面是筛分最为重要的构件。其结构、宽、长、筛孔等对筛分效果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需选用合理的类型和参数。满足一些基本的要求。
三、筛体的运动方式及传动
对于不同的待筛物料的特性不同,采用不同的筛面运动形式,才会有良好的筛选效果。筛面的运动形式,是由传动机构决定的。
筛体的运动形式 静止筛
溜筛,筛面静止不动。 滚动
卧轴,转动。典型设备:圆筒初清筛 平面回转运动
偏心配重块-立轴式-设备下部 典型设备:颗粒分级筛 往复振动
连杆式偏心轴振动,
偏心配重块振动-卧轴-设备端部 立圆振动
偏心配重块-端部-高速时方产生振动典型设备:高频振动筛
筛体传动机构
偏心振动利用偏心轮,产生由离心力而产生的激振力
平衡振动两个偏心轮,消去有害振动力,产生“平衡性的”偏心振动连杆振动利用偏心连杆机构
- 8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