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课堂新坐标2016 - 2017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测评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6 14:10:3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峻果由小丹杨经秣陵,迷失道,逢郡人,执以为乡导。(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今天下不普荒俭,唯独东土谷价偏贵,便相鬻卖,声必远流。(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苏峻果然从小丹杨经由秣陵,迷失道路,碰见当地人,抓住他让他当向导。(得分点:“果”“逢”“执”各1分,大意2分)

(2)当今天下不是普遍饥荒歉收,只有东方谷价偏贵,就让百姓卖儿卖女,消息势必远远传开。(得分点:“普”“鬻”“声”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陶回是丹杨人。祖父陶基是吴国交州刺史。父亲陶抗,是太子中庶子。陶回被征召为司空府中军、主簿,都不就任。大将军王敦任命他为参军,转任州别驾。王敦死后,司徒王导引荐他为从事中郎,迁任司马。

平定苏峻之乱时,陶回和孔坦向王导进言,请求早出兵防守长江渡口,事情记载在《孔坦传》中。苏峻将要到时,陶回又对庾亮说:“苏峻知道石头城有重兵守卫,不敢直下,必定朝小丹杨南路步行而来,应当埋伏兵士截击他,可以一战而擒拿他。”庾亮不听他的。苏峻果然从小丹杨经由秣陵,迷失道路,碰见当地人,抓住他让他当向导。当时苏峻在夜里行军,队形很不整齐。庾亮听说后,很后悔没有听从陶回等的计策。不久朝廷的军队大败,陶回回到本县,聚集义军,得到千余人,都是步兵,与陶侃、温峤等合力攻击苏峻,又另击败韩晃,因为功劳被封为康乐伯。

当时刚刚平定了大贼,法纪松弛,司徒王导因陶回有才干,提拔他补北军中候,不久转任中护军。过了很久,升任征虏将军、吴兴太守。当时饥荒导致粮贵,三吴地区特别严重。诏令想听任百姓卖儿卖女,以救一时之急。陶回上书说:“当今天下不是普遍饥荒歉收,只有东方谷价偏贵,就让百姓卖儿卖女,消息势必远远传开,北贼听说后,将会窥伺边境。依我之见,不如打开仓廪救济百姓。”于是不等批复,自己便开仓,还拿出府郡的军粮几万斛米来救济穷困的百姓,境内百姓因此得以保全。不久朝廷下诏令,并命令会稽、吴郡都依照陶回的办法赈济,二郡百姓也靠此得以保全。在郡中四年,被征召授予领军将军的官职,加封散骑常侍,征虏将军如旧。

陶回禀性高尚正直,不畏强权。丹杨尹桓景谄媚讨好王导,很受王导喜爱。陶回经常慷慨激愤地说桓景不是正人君子,不宜亲近。正碰上荧惑星迫近南斗星十天,王导对陶回说:“南斗是扬州的分野,而荧惑星迫近它,我应当退位避除灾祸。”陶回回答说:“您凭着明德做宰相,辅佐圣主,应当亲近忠诚坚贞之人,疏远邪恶奸佞之人,可是您与桓景这么亲近,

5

荧惑星怎么会退去呢!”王导很惭愧。

咸和二年,(陶回)因病请求辞职,皇帝不同意。调任护军将军,常侍、领军如旧,没有就任,去世,时年五十一岁。谥号威。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陈子昂的两首诗,回答8~9题。

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春夜别友人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 ①春秋时魏绛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②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他曾经以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8.第一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艺术技巧?请简要分析。(5分)

【导学号:216801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艺术技巧。结合注释,可知用了魏绛和窦宪的典故,而“匈奴犹未灭”“言追六郡雄”显然也另有出处,据此可知本诗最为突出的艺术技巧是用典。在作答时首先指明所用典故,然后分析用典的意义,即指明所用典故的表意作用。

【答案】 用典,全诗用霍去病、魏绛、六郡豪杰、窦宪等四个典故,肯定了魏大从戎是御边保国的壮举,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扬名塞外。

9.陈子昂的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表达了不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作答本题,既要指明两诗感情上的差别,又要点明表达情感的方法上的不同。就感情而言,前一首慷慨激昂,奋发向上;后一首情深意挚,哀而不作。就表达情感的方法而言,前一首着眼大处,后一首着眼景物描写。

【答案】 《送魏大从军》从大处着眼,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全诗语气慷慨雄壮,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扬。《春夜别友人》借景物描写来表达朋友间的深挚情意,离情缠绵而不过分哀伤。(意思对即可给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6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导学号:21680126】

(1)生活中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也要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

(2)苏轼《赤壁赋》中感叹人生短暂、转瞬即逝,不能像大自然那样万古永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写琵琶女自诉身世,讲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时候,激起了“我”的情感共鸣,于是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因此才有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诗文。

【答案】(1)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2)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3)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镶牙左 袁炳发

镶牙左原来叫左狗剩。

左狗剩八岁这年的春分时节,苇子沟流行一场怪病,爹娘全死了。苇子沟还死了很多人,而左狗剩再次躲过人灾活了下来。左狗剩成了孤儿。没了爹娘的孩子苦,从此左狗剩开始东一家西一家地讨饭吃。用左狗剩自己的话说:苇子沟家家户户都吃了个遍。

苇子沟的人说:狗剩这孩子机灵懂事,眼里有活儿,从来闲不着,吃饭不但看人脸色,而且净挑剩菜剩饭吃。

左狗剩吃百家饭长成了大小伙子,只是后天的缺欠没办法,他还是瘦瘦弱弱的。长大了的左狗剩,去苇子沟王大膏药的药铺当了伙计。寄人篱下的日子终究不好过,左狗剩不爱言语,胆小怕事。一只老鼠在他面前跑过,他都要吓得大叫一声。苇子沟的爷们就都嘲笑他,说他是连半个女人都不如的男人。

左狗剩当了药铺的伙计不久,日本兵驻进了苇子沟,人们开始心惊肉跳地过日子。临近年关,铺子里要进一些紧缺的药材。别人拖家带口事事忙,只有左狗剩光棍一条没什么牵挂。左狗剩做事又不张扬、稳当,以前跟王大膏药也去过几趟哈尔滨,王大膏药就把这事儿交给了他。那时去哈尔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沿途经常有胡子出没打劫,弄不好会把命都搭上的。

小年儿那天早上,左狗剩喂饱了马,套上了爬犁。 王大膏药特意嘱咐他说:“把钱藏好,早去早回。”

7

左狗剩点点头,坐上爬犁,挥鞭“驾”的一声,马爬犁便沿着雪道一溜烟儿地上路了。 一路上,他牢记着掌柜的嘱咐,紧赶慢赶,没出什么事。

挨近韩家洼子眼瞅着快要到哈尔滨时,马突然停下,站在那儿“喷儿喷儿”地打起了响鼻。左狗剩看过去,原来雪路上横倒着一个人。左狗剩坐在马爬犁上没动,他朝那人喊话,那人丝毫动静没有。

左狗剩立时吓出一身冷汗,以为自己中了胡子设下的埋伏。

他使劲勒了勒马缰,想掉头往回跑,可又一想,掌柜托付的事还没办。犹豫了半晌,左狗剩咬咬牙,慢慢走下爬犁,拿起一根木棒,一步一步向那人走了过去??

家里的王大膏药急了,这左狗剩走了这么多天怎么还不回来? 有人说:“莫不是拿钱跑了吧?”

王大膏药十分肯定地说:“不可能!这孩子我是看着长大的,他不是那样的人。等等吧,但愿别出什么事。”

果然,十几天后,左狗剩回来了,还带回了要买的药材,只是跟王大膏药交代完这次买卖后,左狗剩就离开了苇子沟。

数月后,左狗剩又回到了苇子沟。此时,左狗剩的一身行头光鲜体面,看上去很是精神干练,言谈举止间了无旧日猥琐的影子。

没多久,苇子沟就多了一家专以镶牙为主的牙所,它的主人就是左狗剩。

这在苇子沟还是独一份,相继治好了十几个别人治不好的牙病之后,左狗剩便出名了。 镶牙左的名字在苇子沟被人叫开了。镶牙左人好,不忘本,逢年过节还不忘带着礼品去王大膏药家去拜年,就是当年他吃过饭的那些人家,遇到困难他都要出手相帮。

日本人也经常光顾镶牙左。长了,就有闲言,说镶牙左不该给日本人治牙,没骨气。 镶牙左听后,说:“我是牙医,对牙不对人。”

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日本兵营里有人陆续失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日本人就加强了苇子沟的治安管理。夜里,日本营还增加了岗哨!然而,这些都无济于事,苇子沟的人隔三差五地就能看到日本人的人头被悬挂在东门的城墙上。有一天,人们竟看到了四个日本兵的人头,被一截铁线串连在一起,挂在城墙上。

日本人在苇子沟挨家挨户大搜捕,结果一无所获。

一切来得似乎是那么突然,镶牙左失踪了。随着镶牙左的失踪,人们在城墙上看到了日本人悬赏镶牙左的告示。

苇子沟的人这才知道,一切均是镶牙左所为。

新中国成立后多年,苇子沟人在县志上看到这样一条记载:镶牙左原名左狗剩,1916年生于苇子沟城西门外。左狗剩在一次去哈尔滨的途中,路救珠河游击队指导员,后被发展成为共产党员,受组织派遣,到苇子沟以牙所做掩护,从事党的地下交通工作。在做地下交通工作时,暗杀日本人无数,后身份暴露撤离,转战汤旺河、小兴安岭各地,1945年在萝

8

课堂新坐标2016 - 2017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测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73ss00qbr44s0w0d4ij47hq70zb09011w8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