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为了帮助初中历史教师把握好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的要求,更好地理解和贯彻《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促进各类学校顺利实施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切实提高教学效益、减轻师生过重负担,结合我市初中历史教学实际,重点参考部编本历史教科书,制定本《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的内容以《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以部颁初中历史教科书内容为顺序,对每一课目的“内容标准”逐条进行细化分解,提出较为明确、具体的学习要求,并围绕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给出了教学建议,作为初中历史教学的指导和命题检测的参考。
七年级上册
说明: 这里所列的“学习要求”分基本要求和发展要求。“基本要求”系全体学生都应掌握的要求;“发展要求”则属有条件的学生应努力达到的要求。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内容标准】
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学习要求】
1
(一)基本要求
1.知道元谋人、北京人的基础知识。
2.通过对化石和文字史料的考证尝试,初步认知史学研究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是一门科学,认识学习历史的意义。 (二)发展要求
根据教学用图,想象原始人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有条件的学生,可参观或查阅我国境内的古人类遗址。通过对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异同的比较,认识旧石器时代的特点。 【教学建议】
根据《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学习中国远古居民的分布情况,学习用历史叙述的方法,表达地图中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信息;通过教材提供的化石等实物史料,指导学生用史料实证的方法学习元谋人的特点、北京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利用教材文字内容学习北京人的发现和研究价值。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内容标准】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学习要求】 (一)基本要求
1.知道半坡、河姆渡居民并简要概述他们的农耕生活;归纳原始农耕生活的主要特征。
2.通过实物史料和文字材料的对应关系,初步了解史实与史论的
2
关系,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
3.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考古是研究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方法,认识农耕社会的进步。 (二)发展要求
尝试用学到的考古方法,分析良渚文化实物史料的价值。 【教学建议】
利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分布图》,了解新石器时代农业文明遗址的分布情况,能用历史叙述方法准确表述半坡和河姆渡遗址的位置;利用教材提供的实物史料和复原图,结合其地理位置,对比学习半坡、河姆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总结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的特点和意义。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内容标准】
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学习要求】 (一)基本要求
1.知道炎黄联盟,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传说故事。 2.通过传说故事与考古材料的分析,学习从神话传说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理解传说与真实历史的关系。 (二)发展要求
阅读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尝试提取历史信息。 【教学建议】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