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3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0 2:56: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美国学者沃尔特·拉弗贝指出:希腊打的是内战,美国没有理由介入。然而美国选择戏剧性的办法,要求国会在一场世界性的反共战争中支持政府。他所指的是( )

A.遏制理论的提出 C.北约集团的建立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解析:选D 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的宣言书,由材料中“反共战争”可以看出是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主要是针对西欧经济的,可排除。

2.1947年,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主张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出台背景为二战后初期,美苏加紧在全球的争夺

②它标志着美苏两国昔日战场盟友关系的破裂 ③它成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标志 ④由此促成了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和北约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 二战后,美苏加紧在全球的扩张,美国政府为了遏制共产主义扩张提出了杜鲁门主义,它标志着美苏关系的破裂和冷战的开始,促成了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和北约组织的建立。故①②③④都正确。

3.某西方学者明确指出:“马歇尔计划对冷战的激化和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负有更为直接的责任。”这主要是因为该计划的实施( )

A.标志着战后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B.使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完全激化 C.加强了西欧与美国的政治经济联系 D.导致美苏由同盟关系转为对抗关系

解析:选C 从1948年4月开始实施的马歇尔计划把苏联与东欧排除在外,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A、B、D三项都与马歇尔计划不符。

4.观察下图,对图中“善意”的正确理解是( )

①控制西欧国家 ②阻止西欧崛起 ③提升英镑地位 ④遏制苏联力量 A.①④ C.②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 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它通过援助欧洲来稳定资本主义秩序,从而遏制共产主义,同时达到扶植和控制西欧国家的目的。②③与马歇尔计划无关,排除。

5.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和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抛出马歇尔计划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

解析:选C 四个选项都与遏制共产主义有关,但注意时间信息。A、B两项都是1947年;D项是20世纪60年代,且不能体现“领袖”。华约成立于1955年,美国控制北约与华约对峙符合题干要求。

6.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

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 )

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

解析:选C 本题作者的观点主要是指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实力相当、势均力敌,双方都不敢轻易挑起战端,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A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联,B、D两项说法错误,B项中局部战争仍有发生,D项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和冲突。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6年5月3日,德国境内美国军政府的长官卢修斯·D.克莱将军通知柏林盟国管制委员会里他的俄国同事说:除业已商定的“先期赔偿”外,美国占领区内德国剩余的主要设备将停止递交,直到俄国人同意把德国作为一个经济单位来管理,并且同意对俄国占领区内业已拿去的赔偿制定一份清单后,再行恢复。这是美国人第一次带头反对俄国人的要求。克莱的行动在俄国报纸上引起了喧噪的激烈抗议,美国政策第一次遭到俄国宣传机器的大声抨击。

1946年7月13日,美国国会最后批准给予英国一笔三十七亿五千万美元贷款的决议,且不提这笔贷款对英国的重大的经济意义,它和随之而来的辩论的重要性在于它确保了英美在战后世界上的政治团结。它还把美国人恢复正常的那个宏大的美梦展延到无限期的未来,大概要到俄国人同意改恶从善的时候。

国际经济和政治领域里的这些发展,还带来了俄国、美国和英国宣传和舆论方面的变化。像通常那样,舆论的变化部分地是国际事态发展的结果,同时它又促成外交政策的进一步变

化。

——摘编自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初期美苏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关系的变化对国际局势带来的影响。(6分) 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一从战争赔款、意识形态、舆论宣传等方面分析其原因所在。第(2)问,从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两大阵营对立、两极格局形成等方面分析其影响。

答案:(1)原因:美苏在赔偿问题上发生矛盾;美英政治团结对苏联形成威胁;舆论导向的影响;意识形态的矛盾。

(2)影响:战时的美、英、苏同盟关系宣告解体;导致了以美苏为核心的冷战的出现;确立了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在战后一个严寒的黎明醒来。1947年的冬天是气候最恶劣的季节。……狂风呼啸,积雪如山,交通断绝,浮冰堵住了泰晤士河口……在柏林……作为应急措施,每户德国家庭分配到一棵树作为取暖之用。……供水系统、下水道排污以及其他大部分生活设施瘫痪……英国的失业人口在两个月之内增加了100万。政府和工业都在冰雪中停止运作了。生命似乎已被冻僵……这里“空旷,寥无人迹,就像一具优雅的尸体”。

——摘编自[英]弗·斯·桑德斯 《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

材料二 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在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这是欧洲人的事情,最初的意见应该是由欧洲提出……这个计划必须是联合性质的,假使不能商得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得商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

——摘自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3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7av082flt8xzko02xoc4ddq3430ci00y6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