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训练: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生产
一、选择题
某国棉花在世界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常年产量居世界第六位,出口量居第四位。下图示意该国棉花生产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读图完成1-3题。
1.该棉花产区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2.该棉花产区最可能位于
A. 乌兹别克斯坦 B. 埃及 C. 巴西 D. 澳大利亚 3.该地区气候特征对棉花生产的有利影响是
A. 全年高温,蒸发旺盛 B. 风调雨顺,不受旱涝灾害影响 C. 盛夏时光热充足,利于采摘 D. 生长期高温多雨,利于棉花生长
1.C 2.C 3.D【解析】第1题,棉花生长的季节一般为夏季,需水量多,温度较高,图中1-3月为棉花生长季节,说明此季节为夏季,6-8月为冬季,证明此地是为南半球。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降水少,四个选项中只有热带草原气候能够满足这个条件。第2题,四个国家中只有巴西和澳大利亚有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澳大利亚没有巴西热带草原气候面积大。第3题,该地区气候生长期高温多雨,利于棉花生长。蒸发旺盛对棉花生产不利,该地区也会受旱涝灾害影响, 盛夏时是生长季节,不是采摘季节。
吠亩法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农业耕作方法,由吠(沟)和亩(垄)两部分组成。该方法对土地的利用有“上田弃亩,下田弃吠”两种方式。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的两种吠亩法。读图,完成4-6题。
4.图甲中吠亩法有利于
A.抗风透光 B.保温通风 C.抗旱保墒 D.排水防涝 5.与图甲相比,图乙吠亩法在农作物生长中的主要优势是
A.土壤水分充足 B.昼夜温差减小 C.风力侵蚀降低 D.通风透光性好 6.影响该地区农业耕作方法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光照 C.土壤 D.水分
4.C 5.D 6.D【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图甲吠亩法的特点是:在地势高的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这种吠亩法叫做“上田弃亩”,即高田种沟不种垄,由于水往低处流,低处水分较多,把农作物种在沟里,有利于抗旱保墒。第5题,读图可知,乙为吠亩法的“下田弃吠”,主要是在地势低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即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通风透光。第6题,读图可知,吠亩法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出现的一种以蓄水保墒为中心的抗旱耕作方法。图甲是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图乙是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因此,水分是影响图示该地区发展这种农业耕作方法的主导因素。
马铃薯是喜冷、凉的作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储藏马铃薯不受欢迎,市场对新鲜马铃薯的需求越来越大。西南地区马铃薯生产最大的特点是周年生产、周年供应。读“西南地区马铃薯周年生产表”,完成7-9题。
7.西南地区各个季节都有当地新鲜马铃薯上市,主要原因是 A.种植经验丰富,技术成熟 B.光热充足,降水丰富 C.国内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 D.地形复杂,气候多样 8.西南地区种植小春马铃薯的主要制约因素最可能是 A.霜冻 B.大风 C.光照 D.洪涝
9.大春马铃薯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
A.低热河谷地带 B.中低海拔地区 C.高海拔地区 D.四川盆地
7.D8.A9.C【解析】第7题,西南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气候多样,适合多种马铃薯的种植。第8题,小春马铃薯的生长季节是2~4月,气温较低,对其影响最大的是霜冻。第9题,马铃薯是喜冷、凉的农作物,大春马铃薯生长季节是夏季,所以分布在高海拔地区。
油橄榄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喜光,喜温暖,较耐早,橄榄油经济价值高。 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部分省区已有一定规模的油橄榄引种栽培.下图所示地区现在巳被称为“中国油橄榄之乡”。结合图文材料完成10-11题。
10.图示地区与油橄榄原产地显著不同的自然生长条件是 A.冬季温暖,日照充足 B.纬度偏高,海拔较低 C.河谷地形,黑土肥沃 D.夏季多雨,雨热同期
11.目前,该地区油橄榄的单位面积产量偏低,其采取的相应措施主要是 A.开拓市场,扩大产品销量 B.开垦梯田,扩大种植面积 C.培育良种,提高生产技术 D. 开辟水源,提高灌溉技术
10.D 11.C【解析】第10题,原产地为地中海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而在中国的种植区域是季风气候,该气候典型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因此,水热组合不同是二者的显著差异。第11题,培育良种,提高生产技术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开拓市场,扩大产品销量不属于增产方式。山区地区不能随意开垦梯田,油橄榄属于耐旱作物,无需开辟水源。
下图表示的四个区域均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生产区。读图,回答12-13题。
12.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草场茂密,光热不足 B.乙——土壤肥沃,雨热适宜
C.丙——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平原面积大 D.丁——地面平坦,水网稠密
13.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粮食商品率高 B.乙——机械化水平低 C.丙——水利工程量大 D.丁——市场适应性强 12.B 13.D
【解析】第12题,乙为美国中部平原区,土壤肥沃;夏季受来自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的影响,气温、降水量适宜。第13题,甲、乙、丙、丁四地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为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可根据市场的需要选择多种小麦或者多牧羊,具有很强的市场适应性。 下表为“某年五国农产品自给率统计表(单位:%)”,据此回答14-15题。
丹麦 法国 德国 俄罗斯 日本 麦 107 147 87 112 9 米 124 40 99 57 104 薯类 103 103 82 100 97 砂糖 110 140 92 90 12 肉类 351 62 87 99 89 14.丹麦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乳畜业 D.混合农业
15.根据表格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