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采用德国连恩舍滤板,滤液采用明暗流排出方式,出水畅快,加快了过滤过程,降低了滤饼水分;以入料自动控制装置为基础,采用PLC实现了自动运行,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完成入料、过滤、卸料的过程,杜绝了喷料现象,改善了工人的操作环境,大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滤饼水分可根据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调整。
3.1.3 卧式沉降过滤式离心机离心液池改造 为解决该离心机离心液量大的问题,在离心机下方修建了一个离心液缓冲池,并装设了液位计,新增了一台加装变频器的渣浆泵,由变频器调节泵的输送量。重新架设一条管路,当离心液缓冲池液位超限时,使离心液返回至浓缩池,从而保证整个系统正常运行。
3.2药剂使用不合理
煤泥水处理系统的加药点和加药方式不合理会导致煤泥水处理系统紊乱,循环水中的固体含量达不到规定要求。选煤厂随着煤质的变化原有的药剂可能不适应现有煤质的要求,就必须通过采用新型高效的药剂,促使洗煤泥在浓缩机里尽快沉降,避免极细煤泥在循环水中循环,影响重选作业和浮选作业。由于很多选煤厂人选原煤煤质波动大,煤泥水系统不稳定,处理效果较差,导致系统煤泥含量高,为此对该厂煤泥水系统进行优化通过药剂的优化有以下几点
(1)药剂种类的优化。煤泥水处理时通常采用高分子絮凝剂进行絮凝沉降,即煤泥水中的悬浮颗粒通过高分子絮凝剂分子链的捕集、架桥作用,相互粘合成较大的絮体,从而改变颗粒的物理性质和沉降速度。由很多选煤厂的煤泥水中固体物料粒度组成较细,含有相当数量的细泥,且颗粒之间的斥力较大,故而沉降速度极为缓慢。因此,需要添加凝聚剂对其电性进行中和,从而降低颗粒间的静电作用,以利于高分子絮凝剂对其絮凝沉降。如果由于现场药剂对煤泥水体系缺乏适应性,那么可以通过煤泥水沉降的正交试验,选用合理的新型药剂,以期达到煤泥水高效处理的目的。
(2)加药点优化。遵循先加人凝聚剂改变煤泥颗粒表面电性再加人絮凝剂进行絮凝沉降的原则,凝聚剂加药点仍在混料桶上方,絮凝剂采用多点加药方式。其中,第一个加药点位于距离浓缩机中心给料井10 m左右的入料管中比较合理,第二个加药点位于浓缩机中心给料井处。为了使药剂更合理的利用,可以采用多点加药法,一般对絮凝剂和凝聚剂采取3点加药,这样使药剂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对原加药点的优化,使药剂发挥最大作用。
(3)加药方法优化。选煤厂的加药方法的优化有很多种类,以一个实际例子来说明比较好。布尔台选煤厂原使用的加药系统包括凝聚剂加药系统3817和絮凝剂加药系统3812、3813和3816。其中,凝聚剂加药系统3817搅拌桶容积为9 m ,药剂消耗时间为2 h左右,凝聚剂浓度为4.2%;絮凝剂加药系统3812、3813和3816搅拌桶容积为4 m ,絮凝剂浓度为0.23%,单桶药剂消耗时间为1~1.5 h。工业试验时凝聚剂仍采用加药系统3817,药剂浓度不变,药剂消耗时间在4 h左右;絮凝剂加药系统采用 3816和3812,3813备用,配药方法不变,药剂消耗时间根据现场煤泥水处理情况进行调节。此外,选煤厂还对现场补加清水的位置进行了优化,将原来位于浓缩机溢流堰处的清水补加点更改到入料混料桶上方,从而降低人料浓度,这样可极大的降低药剂消耗量 。
3.3工艺不合理
通过改造选煤厂的煤泥水处理工艺能够提高选煤厂煤泥水处理效率和处理量,合理的优化还能提高精煤产率,使产品的结构更加合理,不仅能解决能解决选煤厂煤泥水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能大大提高选煤厂的经济效益,减轻工人的劳动能力。工艺的合理改造成效是显而易见的,这里探讨一下针对原因而对以前的工艺进行相应改造。 3.3.1把传统浮选工艺改为“2+2”煤泥水处理工艺 传统的浮选工艺流程主要分为直接浮选、浓缩浮选,其特点均是一次浮选、一次脱水过程,唐山国华设计院在一些技改工程中,运用“2+2”煤泥水处理工艺,即“两次浮选+两次脱水”。
浮选尾矿在经过捞坑浓缩回收一部分中煤泥后,再进入尾煤压滤系统回收煤泥。新型的煤泥水处理流程,主要有以下特点:
①采用充气量更大的喷射式浮选机和机械搅拌式浮选机联合作业的形式回收浮选精煤,能提高浮精抽出率,降低浮选精煤灰分;
②一次浮选精煤采用沉降过滤离心机进行脱水,沉降过滤离心机能起到脱水、降灰两个效果,浮选精煤经过沉降脱水后,灰分也能降低1~2 ;
③沉降过滤离心机的离心液为二次浮选的人料,由于沉降过滤离心机的入料主要是一次浮选精煤,所以二次浮选基本可以做到不用添加浮选油剂,节约了洗煤成本;
④避免了重介“背灰”现象。选煤厂传统的洗选模式是重介洗低灰,浮选系统洗高灰,以保证整个精煤产品发运合格,这就导致了重介洗低灰,损失部分重介精煤。“2+2”煤泥水处理流程,能够洗选灰分较低的浮选精煤产品,这样重介系统能够提灰,进而增加重介精煤产率,对整个选煤厂的精煤产率提高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3.3.2把一段浓缩混合回收改造成两段浓缩、两段回收
煤泥水进人1号浓缩机,1号浓缩机加入药剂,浓缩机底流为筛网沉降式离心机和板框压滤机给料,1号浓缩机的溢流作为循环水。在煤泥量小的情况下,循环水固体质量浓度可达到15 g/L,水质基本达标,但循环水浓度对煤质变化和末煤入选量较敏感,稳定性差,适应能力弱 。煤泥水进入1号浓缩机,1号浓缩机加药,使几乎所有煤泥沉淀浓缩,1号浓缩机底流为筛网沉降式离心机人料,1号浓缩机溢流和筛网沉降式离心机离心液进入2号浓缩机,2号浓缩机加适量絮凝剂,2号浓缩机底流为板框压滤机入料,板框压滤机滤液收集到新改造的制药水池,作为制药用水,号浓缩机溢流作为循环水。该流程实现了筛网沉降式离心机和板框压滤机分别人料,解决了筛网沉降式离心机离心液中细颗粒过度循环的问题,但此流程应该同时优化药剂制度,加药制度调整为煤泥水进入1号浓缩池,1号浓缩机不加药剂,减轻筛网沉降式离心机压力,2号浓缩机添加药剂使所有煤泥沉淀,保证循环水浓度达标 。
4结语
经过对煤泥水特性的分析,了解的煤泥水的的基本性质,为各个选煤厂对煤泥水的所以特性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根据每个厂情况的不同,可以测定相应的特性,根据特性设计合理的煤泥水处理工艺。煤泥水系统是选煤厂经常出问题的,对典型问题的分析,以及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优化选煤厂的煤泥水系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任建民,刘 磊,樊合高.赵固二矿选厂煤泥水处理系统的优化改造[J].洁净煤技术,2012,18(3):10-12 [2]李树林.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工艺研究[J].工艺与技术2013,15(369):118-119 [3]姜家山,徐海.五龙煤矿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改造实践[J]. 煤炭工程,2013,2:16-18 [4]王光泽,宋万军,张宁.煤泥水系统的优化[J]. 洁净煤技术,2013,19(2):21-23
[5]王光青. 淮北选煤厂南区技改工程“2+2”煤泥水处理工艺流程探讨[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138-139
[6]孙谦,王建强,纪玉华等.高庄煤矿选煤厂煤泥水系统优化改造实践[J]. 选煤技术,2009,12(6):18-20 [7]郝春建,姬吉星,景雷刚. 城郊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改造实践[J].选煤技术,2012,8(4):43-45 [8]陶亚东,赵厚增,樊玉萍. 布尔台选煤厂煤泥水系统药剂制度优化及应用研究[J].选煤技术2013,6(3):29-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