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泥范、铁范和熔模铸造 技术的由来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6 7:45:4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泥范、铁范和熔模铸造 技术的由来

泥范铸造

从考古发掘来看,夏代已经能熔铸青铜。最初的铸型使用石范。由于石料不易加工,又不耐高温,因此,石范很快被泥范取代。商代早期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标志,已经用泥范铸造铜锛、铜铃等。盘庚迁殷以后,青铜冶铸技术达到鼎盛时期。为获得形状复杂、花纹奇丽的青铜铸件,冶铸工匠选取质地纯净、耐火度高的泥沙炼制泥范。

在造型工艺上,泥范铸造以分铸法为基本工艺,从而铸成复杂的器型,或者先铸器身,然后在上面合范,浇注附件;或者先铸附件,碳硫分析仪再在浇注器身时,将二者铸接成一体。春秋时期,先铸附件后铸器身这一工艺成为分铸法的主流。对范芯的干燥、焙烧、装配、均匀壁厚,使之能够同时凝固,预热铸型使它能顺利浇注。在这方面,商周时期已摸索出一套成熟工艺。

泥范铸造的又一个杰出成就,是叠铸法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叠铸是把许多范块或者成对的范片叠合装配,由一个共用浇道进行浇注,一次就可以得到几十甚至上百个铸件。我国最早的叠铸件是战国时期的齐刀币。汉代,叠铸法广泛用于钱币、车马器的生产。唐宋时期,用泥范铸造大型和特大型铸件的工艺日臻成熟。沧州五代时期的铁狮子、北京大钟寺的明代大钟,都是世界闻名的巨大铸件。

铁范铸造

铁范铸造(即金属型铸造)的铸型材料不再使用石头和泥沙,而改用金属,耐用性更强,实现了从一次型向多次型的飞跃,这在铸造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953年,考古学家在河北省兴隆县发现了铁范,证明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使用白口铁的金属型浇注生铁铸件。这批铁范包括锄、镰、斧、凿、车具等,范的形状和铸件吻合,壁厚均匀,碳硫分析仪利于散热;范壁带有把手,以便握持,又能增加范的刚度。除铁制金属型外,战国和汉代也使用铜制金属型铸造钱币。由于金属型生产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产品规格齐整,又能保证得到白口组织,与铸铁柔化术配合使用,在古代农具铸造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熔模铸造

传统的熔模铸造一般称失蜡、出蜡、捏蜡、拔蜡。《唐会要》载,开元通宝已经使用蜡模,这是失蜡法的最早文献记载。现在传世和出土的开元钱币,有一种带有甲痕,据说就是用蜡模铸造留下的痕迹。宋代赵希鹄《洞天清禄集》记述了这一工艺,用蜡刻画成模,放在桶状容器里,经用澄泥浆多次浇淋后,撤去桶板,加敷含有盐和纸筋的细泥和背泥,做成铸型,然后出蜡、浇注。这种方法用于小型铸件,与明清时期失蜡铸印工艺比较接近。古代熔模铸造多用作艺术铸件或钟等。

搜索更多关于: 泥范、铁范和熔模铸造 技术的由来 的文档
泥范、铁范和熔模铸造 技术的由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7v9f4b67y0cqsi0v4t5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