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1高考化学培优——传统文化中的化学学案及训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6:29: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21高考化学培优——传统文化中的化学学案及训练

一、常考与化学有关的经典史料或诗词分类释义 1.传统文化与化学物质

(1)《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

(2)《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CO3。

(3)唐代诗人白居易留下了“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的名句。这里的“玉”即玉石,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熔点较高。

(4)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是铁的一种合金。 (5)我国晋朝傅玄的《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中写道:“夫金木无常,方园应行,亦有隐括,习与性形。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里的“朱”语意为红色,指的是朱砂,主要成分为HgS。

(6)《天工开物》中有“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 其中的“矾”指的是含结晶水的硫酸盐。

(7)《本草纲目》中的“石碱”条目下写道:“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浣衣发面,亦去垢发面。”结合中学化学中从草木灰中提取K2CO3实验,可知这里的“石碱”是指K2CO3。

(8)《本草纲目拾遗》中在药物名“鼻冲水”条目下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这里所说的“鼻冲水”指的是氨水。

(9)《本草纲目拾遗》中在药物名在“刀创水”条目下写道:“治金创,以此水涂伤口,即敛合如故。”碘酒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这里的“刀创水” 指的是碘酒。

(10)《本草纲目拾遗》中在药物名“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强水”化学性质活泼,能腐蚀大多数金属和矿石,硝酸具备这种性质特点,因而这里的“强水”是指硝酸。 2.传统文化与物质变化

(1)李白有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

(2)“莫道雪融便无迹,雪融成水水成冰”,描述的冰融化、水结冰的情景,属于物理变化。 (3)龚自珍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阐述了作物中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植物营养元素可循环利用的事实。

(4)“凡造竹纸……用上好石灰化汁涂浆”,造纸利用了石灰[Ca(OH)2]的碱性。

(5)“曾青(硫酸铜)涂铁,铁赤色如铜”,译文:铜盐硫酸铜涂在铁器上,铁器变成红色像铜一样。该反应是铁与铜离子的置换反应。

(6)古代鉴别硝石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利用的是钾元素的焰色反应。

(7)《馀冬录》中对胡粉[主要成分为2PbCO3·Pb(OH)2]的制法有如下描述:“嵩阳产铅,居民多造胡粉。其法:铅块悬酒缸内,封闭四十九日,开之则化为粉矣。化不白者,炒为黄丹。黄丹滓为密陀僧。”其中黄丹的主要成分为Pb3O4,密陀僧的主要成分为PbO。胡粉中铅的化合价为+2价,黄丹(Pb3O4)中铅的化合价有+2价和+4价两种化合价,铅的价态发生了变化,故胡粉炒为黄丹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3.传统文化与物质分离技术

(1)《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华。

(2)《本草纲目》记载了“皮硝”的提取方法:“煎炼入盆,凝结在下,粗朴者为朴硝,在上有芒者为芒硝,有牙者为马牙硝。”该过程叙述了结晶法提纯芒硝的方法。

(3)《天工开物》中对“海水盐”有如下描述:“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文中叙述了从海水中提取海盐的操作过程,包括加热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

(4)《本草纲目》“烧酒”条目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叙述了“蒸馏”技术在古代酿酒工艺中的应用。 二、传统文化中的化学知识的思考角度

中国古代文明、重要古籍文献、经典诗词、谚语中蕴含的化学知识,主要包括物质的成分及类别、物质性质及反应类型、物质的分离提纯操作等。

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根据所给文本信息提取有效信息并正确解读,转化为现代化学学科中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分离提纯方法、反应类型及反应原理等熟悉的教材知识,此类试题就能迎刃而解。解题的思维模型如下:

1、豆腐是中华传统美食。下列制作豆腐的主要过程中,包含过滤操作的是

A.磨豆 B. 滤渣 C. 煮浆 D. 点卤

2021高考化学培优——传统文化中的化学学案及训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7y6r76uyd9bpag891bi6tck19hq4z003f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