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 姓名 :
一、 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干涸( ) 馈赠( ) 囫囵( ) 点缀( ) 螃蟹( ) 婀娜( ) 眷恋( ) 过滤( ) 尘埃( ) 抉择( ) 葱茏( ) 徜徉( ) 混乱( ) 废墟( ) 瓦砾( ) 歧途( ) 谨慎( ) 拖沓( ) 崎岖( ) 眺望( )
二、 多音字组词
差 chā ( ) 钻zuān( ) 咽yān( ) 传chuān( ) chāi( ) zuàn( ) yàn( ) zhuàn( )
三、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浮( )联( ) ( )瓜( )熟 不( )甚( ) ( )( )有味 ( )( )吞枣 ( )( )不忘 呕心( )( ) 如( )似( ) ( )出心( )
四、 日积月累
1、世上无难事, 2、欲要看究竟, 3、虚心万事能成, 4、滴水能把石穿透, 5、非淡泊无以明志, 6、明月有情应识我, 7、 ,百事荒芜。 8、 ,白首方悔读书迟。 9、 悠悠天宇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宝剑锋从磨砺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个发生在西藏( zàng cáng)的故事。发生故事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那时候,枪杀、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当年可可西里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眼下已经成为凤毛麟角了。
1
当时,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见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统藏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来一笔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地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
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杈子枪是在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以后应该说那天是他很有福气的日子。大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喝一碗酥油茶时,突然瞅见几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zhuǎn zhuàn)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杈子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 请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区流行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求饶打动是情理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那天,老猎人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 呈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惟一见到的一次情景。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也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膛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明白它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为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
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1. 请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 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和音节,打“√”。
3. 4.
“形容心神不定”可用文中______________一词来概括。 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颤抖( ) 懊悔( ) 反义词:清晰( ) 消失( )
5.
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句子“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也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次日,
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 ”思考一下:老猎人当时可能在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山人
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啦,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气喘吁吁,望着上面险恶高峻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适可而止吧?”也退下来了。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知难而进,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无所畏惧,毫不气馁。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3
第一个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我知难而退好,省了许多力气。”
第二个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
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阅读练习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或者写一句话。
(1)知难而退: (2)适可而止: 2.用上“最后终于”写一句话。
3.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分别概括三个登山人的不同做法。
第一个登山人: 第二个登山人: 第三个登山人: 4.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5.写出带点词语的意思。
6.短文要说明什么问题? A.说明登山的困难。
B.赞扬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C. 说明知难而退,能省力气。登上顶峰也不过那么回事。 D. 赞扬适可而止是明智的。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