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山三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初一语文导学案 编写人: 张晓红 审核人: 时间:9月1日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论语十二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 》、《 》、《 》并称“四书”。共 篇。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 ,字 , 时期 国人,春秋末期的 、 、 ,
4.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
云。”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
译文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5.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6.
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不惑( ) 不逾矩( )( )不思则罔( )不学则殆( ) .... 一箪食( )曲肱而枕( )( )( ) 好之者( )笃志( ) ......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 )2.有朋自远方来( ) ...
者如斯夫( )26.不舍昼夜( )27.三军可夺帅也( )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29.博学而笃志( ) ...30.切问( )而近思( ) ....
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六、古今异义词语
译文: 15、子在川上曰:“逝 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五、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 ,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 ,意思是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
锦山三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初一语文导学案 编写人: 张晓红 审核人: 时间:9月1日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译文: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 ;今义: 。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乐:不亦乐乎( )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八、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 )2.吾日.三省吾身( )3.传.不习乎( 14、子曰:“三人
义: ;今义: )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 ;今义: 。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 )乐:( 5.饭.疏食饮水( ) 6.择其善.者而从之(
7.温故.而知新.
义: ,今义: )
故:( ) 新:( ) 习,古三,古从,) ) ) ) )
3.温故.
九、成语归类
而知新(古义: ; 今义: ) 10、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可 以 为 师 矣。”
1. ( ) 2. ( )3. ( ) 十、、阅读探究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
1. 第一则:(1)这一则告诉我们要有怎样的学习方法、学习乐趣(态度)和为人
11、子曰:“学 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态度(个人修养)?
5.可以..为师矣(古义: ; 今义: ) 七、一词多义
①学习方法: ②学习乐趣: ③为人态度: (2)学后复习本是一件艰苦的事,孔
12、子曰:“贤哉,回也!一 箪 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不 堪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 可以为师矣( )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3)“有朋自远方来”,孔子为什么会感到快乐?
2.而: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4)从第三句来看,我们应学习孔子什么美德?
3.知:人不知而不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温故而知新( )
(5)三个问句用了 修辞手法。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怎么说是愉快呢?
2
锦山三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初一语文导学案 编写人: 张晓红 审核人: 时间:9月1日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2. 第二则:从曾子“三省”来看,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的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种做法?
曾子经常反思的一些事是什么? (用原文答) (用自己的话答)
3、第三章,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3. 第四则:(1)“温故”和“知新”是否是并列关系?作者强调了什么?为什么?(2)“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4. 第五则:(1)这一则阐述了怎样的内容?你从中掌握了什么学习方法? (2)为什么要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5、第六章本章赞扬了颜回 的品质。第七章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 。第八章,本章讲 。
6. 第九则:(1)这则讲了怎样的学习态度?
(2)用一个成语概括第七则的主要意思。 (3)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你能联想到孔子的哪句话?
7、第十则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
8、第十章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第十一章,本章讲坚定信念、广泛学习。
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5. 学了本文,你受到哪些教益?或读完本文后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三、阅读《论语》选编,完成1—9题。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3
锦山三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初一语文导学案 编写人: 张晓红 审核人: 时间:9月1日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B.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而》
。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5)对下列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是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B.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这句话是说做人要有志气。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C.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仁”是孔子的思想体现,就是“兼
?不亦说乎 ( ) ?人不知而不愠 ( ) .. ?吾日三省吾身 ( ) ④不逾矩 ( ) .. (2)翻译下列句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吾日三省吾身”从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 ______的修养。(4分)
(9)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 爱,非攻”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是告诫我们要善于向别人学习。 (6)请从文中提炼出四个成语:
(7)如果有一位同学在学习上不肯动脑子,请你从上文中选取一句格言来劝勉他。 (8)结合课文中有关道德修养的论述,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