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燃油喷射系统业基本发展
态势图文分析
(2017.7.24)
燃油喷射系统是柴油发动机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在一定的压力下,利用喷油器将一定数量的燃料直接喷入气缸或进气道内的燃油供给装置。自1897 年德国发明家鲁道夫?狄塞尔发明第一台柴油发动机以来,燃油喷射系统经历了由蓄压式到机械式再到电控式的发展历程。早期的柴油机采用蓄压式供油系统,即用压缩空气的方式将燃油吹入气缸中。
机械式燃油喷射系统主要包括直列泵和分配泵。柴油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的电控化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出现,到目前为止历经3 代。对于现代车用柴油发动机而言,燃油喷射系统不仅是其“心脏”,也是其“大脑和中枢调节系统”,是各先进燃烧控制技术的核心,引领着发动机技术不断进步。
1
世界燃油喷射系统发展历程
1、第一代—位置控制式燃油喷射系统
20 世纪70 年代,在传统直列泵或分配泵基础上,完全保留传统燃油喷射系统的泵-管-嘴的基本结构和脉冲高压供油原理,只是将控制喷油量和喷油定时的齿条或滑套的位置控制由原来的机械调速器控制改为由传感器、处理器和执行器所组成的控制单元控制,从而实现对循环喷油量和喷油定时的控制,提高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精度、响应速度及适应性。典型的位置控制式燃油喷射系统即电控分配泵。
这种控制的缺点是控制自由度小,控制精度差,喷油率和喷射压力难于控制,而且不能改变传统喷射系统固有的喷射特性,也很难大幅度地提高喷射压力。
2、第二代—时间控制式燃油喷射系统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