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科数据的产生
服务业运行情况
服务业如何快跑才能支撑总体经济 8%的增速
第一部分:服务业科数据的产生
一、产生什么(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规模以上服务业财务状况,统计范围是分布在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
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
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物业管理、房地产业中
介及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 11 个行业门类。入统标准,一是法
人;二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三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文体娱这两个门类年末从业人员在 50 人及以上,或年营业
收入在 500 万元及以上。其他门类的要求是从业人员 50 人
及以上,或者年营业收入 1000 万元及以上,人数和收入满足
其一即可。
第二部分:非企业法人单位财务状况,统计范围,分为两
部分,一是从事教育,卫生,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行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二是全年收入 200 万元及以上、执行
行政、事业、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其他会计制度的其
他服务行业法人单位。全市合计 4700 家。
1
第三部分:服务业个体经营户调查,500 家。
第四部分:信息化和电子商务交易情况,年报,上报范围
是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房地产开发、限额以上
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规模以上服务业合
计 1516 家。电子商务平台交易情况,年报和季报(新增)全市
共 10 家自己创建、拥有和维护的平台。
第五部分:客货运车辆能源消耗调查,年度,共 70 辆车。
第六部分:物流产业核算数据。
第七部分:交通运输邮电业业务量及收入月报
我们生产的数据涵盖了第三产业除了金融业、批发零售、
住宿餐饮和房地产开发的所有服务业行业,金融业由省统计
局从银监局、证监会、保监会取数。调查对象有企业、事业、
行政、社会团体、个体所有形态的市场主体。有国家制度、省
制度,也有我市自己设立的。可以说是形态各异、纷繁复杂。
二、怎样产生(数据的产生渠道和流程)
(一)规模以上服务业财务状况通过联网直报平台生产数
据:
服务业数据怎样生产
2
--数据的生产渠道和流程
务业科和县区执行 服 基层单位登录联网 汇总数据、向领导 汇报 直报平台上报 即报即审、企业核实 修改 上报汇总数据、数据 市级审核、验收、 县区审核、验收、 分析、异常数据说明 上报 上报 等材料 省局完成审核、验 省局反馈分地市数 市局将数据反馈各 收和上报
据,服务业科及时 县区 向主管领导汇报 服务业科的经验和大家交流:一是市局把审核工作延伸
到基层调查单位,而不是完全由县区负责基层审核,事实证
3
明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基本是我们发现的。二是即报即审,基
层上报一家,我们就审核一家。增加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的时间。三是建立基层单位数据审核电子台账,梳理重点单
位营业收入的增长趋势,趋势变化的解释说明,按照月度进
行跟踪监测。四是找好起步,二、三月份数据生产之初要加
强审核,调查单位的年初的问题基本就是全年的问题,减轻
以后审核的工作量
(二)通过纸介质和专用程序(SARP、久其)生产数据:非
企业法人单位财务状况、服务业个体户和客货运车辆能源消
耗调查。基层单位上报纸介质表—县区统计局录入、审核、
汇总、上报—市局审核、汇总、上报—省局审核、查询、认定
——反馈县区省局认定结果。
(三)以基层统计数据、专业数据作为基础,经过核算,生
产最终数据:物流产业总值和增加值。县区没有开展。
从数据的生产渠道和流程看出,基层单位是数据的真正
生产者,统计局承担着质检和二次加工的工作,所以数据质
量的源头在基层。
三、结果的应用
(一)反映服务业发展状况、趋势和特点,为宏观调控提
供决策依据。
(二)为 GDP 核算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4
月度“3+2
”也就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及其他服务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