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铁路沉降观测方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0 0:02: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路堤路涵过渡段沉降观测断面元件布置图(C型)

⑷主要观测元件埋设说明

沉降观测桩:选择Φ20mm钢筋,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底部焊接弯钩,待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完成后,在观测断面通过测量埋置在设计位置,埋置深度不小于0.3m,桩周0.15m用C15混凝土浇筑固定,完成埋设后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

8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青荣城际铁路施工指挥部第三项目部

路基沉降观测桩埋设布置图

沉降板: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埋设,一般情况如下:由钢板底板、金属测杆(φ40mm镀锌铁管)及保护套管(φ75mm PVC管)组成。钢板尺寸为50cm×50cm,厚3cm。

路基沉降板埋设布置图

①沉降板埋设位置处可垫10cm砂垫层找平,埋设时确保底板的水平与垂直度,确保测杆与地面垂直。

②放好沉降板后,回填一定厚度的垫层,再套上保护套管,保护套

9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青荣城际铁路施工指挥部第三项目部

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相应填料稳定套管,完成沉降板的埋设工作。

③测量埋设就位的沉降板测杆杆顶标高读数作为初始读数,随着路基填筑施工逐渐接高沉降板测杆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长高度以0.5m为宜,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接高量。金属测杆用内接头连接,保护套管用PVC管外接头连接。

④接长套管时应确保垂直,避免机械施工等因素导致套管倾斜。 位移边桩:在两侧路堤坡脚外2m及12m处各设一个位移观测边桩。位移观测边桩采用C15钢筋混凝土预制,断面采用15cm×15cm正方形,长度不小于1.5m。并在桩顶预埋半圆形不锈钢耐磨测头。边桩埋置深度在地表以下不小于1.4m,桩顶露出地面不应大于10cm。埋置方法采用洛阳铲或开挖埋设,桩周以C15混凝土浇筑固定,确保边桩埋置稳定。完成埋设后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测量边桩标高及距基桩的距离作为初始读数。

剖面沉降管:路基基底剖面沉降管在地基加固施工完毕后,填土至0.6m高度碾压密实后开槽埋设,开槽宽度20~30cm,开槽深度至地基加固表层顶面,槽底回填0.2m厚的中粗砂,在槽内敷设沉降管(沉降管内穿入用于拉动测头的镀锌钢丝绳),其上夯填中粗砂至与碾压面平齐。沉降管埋设位置挡土墙处应预留孔洞。沉降管敷设完成后,两头应砌筑观测坑,并加设盖板,以方便观测及对孔口进行长期保护,并做好坑内及其周围的排水。并于一侧管口处设置观测桩,观测桩采用C15素混凝土灌注,断面采用0.5 m×0.5 m×1.0m。待上部一层填料压实稳定后,连续观测数日,取稳定读数作为初始读数。

10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青荣城际铁路施工指挥部第三项目部

采用横剖仪和水准仪进行横剖面沉降观测。每次观测时,首先用水准仪测出横剖面管一侧的观测桩顶高程,再把横剖仪放置于观测桩顶测量初值,然后用横剖仪测量各测点。区间每2.0m测量一点,车站内测点间距可为3.0m。

7.1.3.2桥涵沉降变形点

桥墩均设置承台观测标、墩身观测标;每个桥墩均设置承台观测标、墩身观测标。

承台观测标:

设置两个观测标,观测标-1设置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观测标-2设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

墩台身观测标:

①当墩高(指承台顶到垫石顶的距离)大于14米时,需要埋设2个沉降观测标;当墩高小于14米时,只需要在墩身(线路右侧)埋设1个沉降观测标。

②桥墩标一般设置在墩底高出地面或水位0.5m左右。当墩身较矮立尺困难时,桥墩观测标位置可降低或设置在对应墩身埋标位置的顶帽上。桥台观测标分别设在台帽及背墙两侧(横桥向),数量不少于4个。特殊情况可按照确保观测精度、观测方便、利于测点保护的原则,确定相应的位置。桥墩上观测标的具体设置位置见下页。

③预制简支梁每30孔梁需要在1孔梁上设置梁体徐变观测标,现浇简支梁及连续梁都设置徐变观测标。简支梁的一孔梁设置观测标6个,

11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青荣城际铁路施工指挥部第三项目部

搜索更多关于: 铁路沉降观测方案 的文档
铁路沉降观测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8ggk71ty26gjoh0oaat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