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经阴道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分析
作者:朱晓娟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6年第25期
【摘要】 目的:分析经阴道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B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围术期指标,并统计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肛门排气时间、医疗费用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经阴道、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均属于微创手术,可于子宫肌瘤患者中获得显著成效。然而由于术式适应证不同,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术式,以改善患者病症,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经阴道;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11.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5-0043-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25.020
子宫肌瘤是临床妇科常见病症,多发于30~50岁女性,危害身心健康。目前,临床均借助手术疗法治疗,然而由于传统术式创伤大、并发症多,再加上诸多患者均具有保留生育功能的需求,逐渐被临床限制使用[1]。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完善,子宫肌瘤剔除术问世,在患者中有明显的效果。为了进一步的评定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应用效果,本文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A组30例,年龄23~42岁,平均(32.8±0.8)岁;疾病史1~5年,平均(2.4±0.4)年;肿瘤直径3~8 cm,平均(5.6±0.6)cm。B组30例,年龄23~43岁,平均(32.9±0.9)岁;疾病史1~6年,平均(2.6±0.6)年;肿瘤直径3~9 cm,平均(5.7±0.7)cm。两组患者疾病史、肿瘤直径、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A组 A组患者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具体操作为:术前行腰硬联合麻醉,帮助患者取截石位,常规铺设消毒巾、导尿等。再次消毒阴道,结合术前妇科、超声等检查结果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