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1.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自来水厂用明矾净水,用Fe2(SO4)3或ClO2均能代替明矾净水
B. 青篙素在超临界CO2中有很强的溶解性,萃取青蒿素可用超临界CO2作萃取剂 C. 用石灰水或MgSO4溶液喷涂在树干上均可消灭树皮上的过冬虫卵 D. 新型材料聚碳酸酯纤维、石墨烯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 【答案】B
【解析】A、明矾只能净水,不能杀菌消毒,ClO2具有强氧化性,不能代替明矾净水,A错误;B、青篙素在超临界CO2中有很强的溶解性,因此萃取青蒿素可用超临界CO2作萃取剂,B正确;C. MgSO4溶液不能使蛋白质变性,C错误;D.石墨烯纤维不属于有机高分子,D错误,答案选B。
2.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CH5+、-OH、NH3各1mol,所含的电子数均为10NA
B. 20℃ 、101kPa条件下,11.2L丁烷中含极性共价键的数目大于5NA C. 78gNa2O2和Na2S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一定是NA D. 0.1mol·LAlCl3 溶液中含有Al的数目一定小于0.1NA 【答案】C
-1
3+
点睛:解答本类题目要审清选项中涉及的以下几个方面:①要审清所求粒子的种类,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②涉及物质的体积时要审清物质的状态和温度、压强,③涉及中子数和化学键的计算,要审清相关物质的结构和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④涉及化学反应要明确相关反应的特点和电子转移;⑤涉及溶液中的微粒要关注电离和水解;⑥要注意审清运算公式。
3. 药物贝诺酯可由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贝诺酯分子中有2种含氧官能团
B. 可用FeCl3溶液区别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 C. lmol乙酰水杨酸最多消耗3molNaOH
D. 贝诺酯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最终生成乙酰水杨酸钠和对乙酰氮基酚钠 【答案】D
【解析】A.贝诺酯分子中含-COOC-、-CONH-两种官能团,A正确;B.对乙酰氨基酚含酚-OH,可与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则可用FeCl3溶液区别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B正确;C.乙酰水杨酸含-COOH和酚羟基形成的酯基,lmol乙酰水杨酸最多消耗3molNaOH,C正确;D.贝诺酯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COOC-、-CONH-均发生水解,不会生成乙酰水杨酸钠和对乙酰氨基酚,D错误;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选项C、D为解答的易错点,注意-COOC-、-CONH-均发生水解,肽键的性质易被忽略,以及水解形成的酚羟基能继续与氢氧化钠反应。 4.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实验 项 A B C 向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滴加银氮溶液 混合分别装有Cl2和NH3的集气瓶中的气体 -1现象 结论 未见银镜产生 产生大量白烟 淀粉没有水解 NH3显还原性和碱性 NaHA溶液显碱性 一定是Cl对该反应起到促进作用 -向1.0mol·L的NaHA溶液中滴加2滴甲基橙 溶液呈黄色 相同的锌片分别与同温同体积,且锌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较快 D c(H+)=1mol·L-1的盐酸、硫酸反应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A、淀粉水解需要硫酸作催化剂,检验水解产物葡萄糖时首先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硫酸,A错误;B、氯气把氨气氧化为氮气,自身被还原生成氯化氢,氯化氢结合氨气生成氯化铵固体产生白烟,B正确;C、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溶液显黄色,不一定显碱性,C错误;D、也可能是硫酸根离子对反应起抑制作用,D错误,答案选B。
5. 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分布在三个不同周期。X、Y、Z、W为这些元素形成的化合物,X为二元化合物且为强电解质,W的水溶液呈碱性,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A、B、E三种元素共同形成的化合物都含有共价键,水溶液都呈酸性 B. C、D分别形成的简单离子的氧化性:C>D
C. 电解C、E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可生成C、E对应的单质 D. C元素所在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小的是E元素形成的离子 【答案】A
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元素周期律等
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注意两性化合物为推断的突破口。注意微粒半径比较规律。
6. 我国对‘可呼吸”的钠-二氧化碳电池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4Na+3CO2
2Na2CO3+C,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放电时产生Na2CO3固体储存于碳纳米管
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钠金属片作负极,碳纳米管作正极 B.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a2CO3+C-4e=3CO2↑+4Na C. 放电时,Na从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D. 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也可使用NaClO4的水溶液 【答案】D
【解析】由4Na+3CO2
2Na2CO3+C可知,放电为原电池反应,Na为负极失去电子,正
+
-+
极上C得到电子;充电为电解池,阳极与正极相连,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解时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则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放电时,钠金属片作负极,碳纳米管作正极,A正确;B.充电时碳失去电子,阳极反应为:2Na2CO3+C-4e-=3CO2↑+4Na+,B正确;C.放电时,Na从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C正确;D.钠是活泼的金属,与水反应,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不能使用NaClO4的水溶液,D错误,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及电解池,为高频考点,把握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工作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电化学知识的应用及钠的性质,注意放电与充电过程的关系。
7. 己知下表为25℃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依据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H3COOH HClO H2CO3 +
Ka=1.8×10
-5Ka=3.0×10 -8Ka1=4.4×10Ka2=4.7×10 -7 -11A. 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CO2+H2O=2HClO+CO32- B. 相同浓度的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溶液中,c(CH3COOH)+c(HClO)=c(OH-)-c(H+) C. 25℃时,0.10mol·LNa2CO3溶液通入CO2至溶液的pH=7时,溶液中:c(Na)=c(CO3)+ c (HCO3)+c(H2CO3)
D. 向0.1mol·L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答案】B
【解析】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强弱顺序是CH3COOH>H2CO3>HClO>HCO3-,A. 根据较强酸制备较弱酸可知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O2+H2O=HClO+HCO3,A错误;B. 相同浓度的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CH3COOH)+c(HClO)=c(Na)-c(CH3COO)+c(ClO),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 c(H)=c(CH3COO)+c(ClO)+ c(OH),因此存在c(CH3COOH)+c(HClO)=c(OH)-c(H),B正确;C. 25℃时,0.10mol·LNa2CO3溶液通入CO2至溶液的pH=7时溶液是碳酸氢钠和碳酸的混合溶液中,则溶液中:c(Na+)<c(CO32-)+ c (HCO3-)+c(H2CO3),C错误;D. 向0.1mol·L-1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B。
8. (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含硫物质的性质及制备。 【探究一】用下面的装置和药品探究亚硫酸与次氯酸的酸性强弱:
=Ka/Kw,温度不变,比值不变,D错误,答案选
-1
-
-
--+
+
-
-
+
+
--1
--1
+
2-
增大
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其中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 【探究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