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美学试卷
(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 B )
A.自然科学 B.人文学科 C.实证科学 D.逻辑学科 2.杨振宁认为,物理学家用方程式写出了“造物者的不朽诗篇”,这句话谈论的是( D ) A.艺术美 B.社会美 C.自然美 D.科技美 3.朱熹将美育实现目标的过程表述为( D )
A.乐而不淫 B.化育万物 C.化性起伪 D.消融渣滓 4.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中国现代学者是( B )
A.王国维 B.蔡元培 C.梁启超 D.朱光潜 5.1795年席勒在《美育书简》里第一次提出了( A )
A.审美教育 B.寓教于乐 C.娱情悦性 D.趣味教育 6.认为悲剧能起到“净化”效果的学者是( B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 D.席勒 7.克尔凯戈尔探讨悲剧的哲学基础是( C )
A.理性主义 B.经验主义 C.存在主义 D.实证主义 8.“将那人生无价值的撅破给人看”这句话所指的审美形态是( D )
A.悲剧 B.荒诞 C.丑 D.喜剧 9.康德认为,崇高给人带来的是( B )
A.积极的快乐 B.消极的快乐 C.游戏的快乐 D.想象的快乐 10.下列关于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A.丑所引起的情绪感受仍然是一种审美情感 B.丑在形式上表现为反常、混乱,给人以不和谐感 C.丑揭示的是一种负面的生存实践 D.丑是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 11.中世纪美学在根本上属于( B )
A.哲学 B.神学 C.社会学 D.心理学 12.英伽登所说的艺术作品的“形而上质”体现了审美经验的( A )
A.超越性 B.直观性 C.非理性 D.菲功利性 13.审美经验中,心理距离的产生需要借助于( C )
A.感知 B.情感 C.想象 D.理解 14.黑格尔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 C )
A.美感 B.文化 C.艺术 D.自然 15.艺术最核心的功能是( B )
A.宣传 B.审美 C.教育 D.娱乐 16.从艺术意象的角度来说,与中国的“隐秀论”相近的嚣方理论是( A )
A.有意味的形式论 B.集体无意识说 C.表现论 D.符号论 17.西方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思潮标榜( A )
A.自我表现 B.形式创造 C.符号概括 D.理念传达 18.追阀艺术怎样存在,属于( C )
A.艺术认识论 B.艺术价值论 C.艺术本体论 D.艺术接受论
19.在艺术意象的创造、凝定和重建这一中心线索中,“凝定”涉及的是( B )
A.艺术创作 B.艺术品 C.艺术接受 D.艺术鉴赏 20.艺术创造的核心是( A )
A.意象的生成 B.情感的表现 C.对象的再现 D.形式的创造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审美是一种( AD )
A.高级的人生境界 B.功利的人生境界C.道德的人生境界 D.诗薏的人生境界E.自然的人生境界 22.朗吉弩斯认为,文学作品的崇高风格应该具有( ABCDE )
A.庄严伟大的思想 B.强烈深厚的热情C.符合修辞格的藻饰 D.高尚的措辞E.庄严宏伟的结构 23.下面美学流派中,属于西方现代美学的有( CDE )
A.经验主义 B.理性主义C.科学主义 D.解释学E.分析美学 24.给艺术下定义之所以困难的原因有( ABCD )
A.现象无比丰富 B.标准和规则多变C.价值尺度不确定 D.功能判断多元E.无法定义 25.艺术品的基本特征有( ACD )
A.他律性 B.科学性C.开放性 D.形式符号性E.意义的确定性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26、27小题每题3分,28、2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26.审美理想:(1)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1 分)(2)具有一定的形象性特点,始终显现在具体的审美表象中。(1分)(3)在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处于最高的位置,一旦形成就具有很高的稳定性。(1分) 27.交感思考:(1) 是审美经验的构成阶段主体与对象之间的精神交流。(1 分)(2)交感现象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申美对象是一种准主体。(I分)(3)交感现象的发生使审美理解成为一种双向交流。(1 分)
28.悲剧:(1) 悲剧这种审美形态是随着悲剧艺术的发展而产生的。(1分)(2)悲剧产生的根源是由人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冲突,这种冲突导致了有价值的事物的毁灭。(1 分)(3)悲剧艺术通过对生活中的悲剧的表现,让人体会到了斗争的勇气和理想追求的力量感,从而引起情感的激荡和振奋。(2 分)
29.寓教于乐:(1)是古罗马贺拉斯在谈到文艺的功能时提出的。(1 分)(2)美育应该符合文艺的规律,直接给人以感动。(1 分)(3)文艺的教育功能与娱乐功能应该水乳交融、有机统一。(2 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简析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
答:(1)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美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从属于哲学。(2 分)
(2)审美活动是人类最高级、最复杂的精神活动,不能仅仅依靠科学和实验方法。(2 分) (3)美学涉及到人的生存实践等本源问题,只有哲学方法才能掌握。(1分)
(4)美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必须进行逻辑推演、抽象思辨和理论提升,离不开哲学思考。(1分) 31.简述崇高的审美特征。
答:(1)雄伟壮阔的力量之美。 (2分) (2)社会价值实现的昂扬之美。 (1分) (3)刚毅坚强的品格之美。 (1 分) (4)恢弘豪迈的尊严之美。(2分)
32.简述再造性想象与创造性想象的区别。
答:(1)再造性想象是指主体根据自己对事物的感知,在头脑中形成事物的心理表象。(3分) (2)创造性想象则不是为了再现事物,面是要通过主体的创造性思维产生新的表象。(3分) 33.简述游戏与艺术的区别。
答:(1) 游戏给予我们的是单纯的虚幻性,艺术提供给我们深刻的真实性。(3 分)
(2)游戏使人们沉浸在单纯的悠闲的快感中,艺术能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给我们以审美快乐以外的人生启迪。(3 分)
34.简述美育的怡情养性功能。
答:(1) 美育能够对人的精神领域进行调节,从而达到心理的平衡,人格的完善。(2分) (2)美育的方式是从内心、从人的情感的角度去打动人的。(2分) (3)美育对人的感化能够使人亲和,充满爱心。(2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35.结合具体的审美实践,阐述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己性的存在方式。
答:(1) 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 (2)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干在异化活动中的存在,它是一种白由的存在方式。 (3)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人的现实存在,它是.种应然的存在力式。
[评分参考]以上3点各3分,视其与具体审美实践结合的紧密程度,酌情加1-4分,共13分。 36.以李商隐的诗《锦瑟》为例,分析通过艺术想象创造艺术意象的过程。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答:(1)触物而感,“ 锦瑟无端五十弦”。
(2)由这一感受引发体验,“一 弦一柱思华年”。
(3)再由这些体验引发过去的所见、所闻、所读,在想象中联成一体。“庄生晓梦迷蝴媒,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淑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4)引发出强烈的感慨,“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己惘然。”
[评分参考]以上4点各2分,视其与具体的诗句结合的紧密程度,酌情加1-5分,共13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