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流体力学复习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12:13: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流体力学与流体传动》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在液压系统中,由于某些原因使液体压力突然急剧上升,形成很高的压力峰值,这种现象称为 液压冲击 。 2、外啮合齿轮泵位于轮齿逐渐脱开啮合的一侧是 吸油 腔,位于轮齿逐渐进入啮合的一侧是 压油 腔。 3、控制阀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 压力控制阀 、 流量控制阀 和 方向控制阀 三大类。 4、液体的流态分为 层流 和 紊流 ,判别流态的依据是 雷诺数 。 5、油液粘度因温度升高而 升高 ,因压力增大而 增大 。 6、气动三联件包括 空气减压阀 、 过滤器 和油雾器 。

7、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取决于 负载 ,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取决于 流量 。

8、外啮合齿轮泵位于轮齿逐渐脱开啮合的一侧是 吸油 腔,位于轮齿逐渐进入啮合的一侧是 压油 腔。 9、压力控制阀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溢流阀、 减压阀、 顺序阀 和 压力继电器 四种基本形式。 10、流体流动时的压力损失可以分为两大类,即 沿程 压力损失和 局部 压力损失。 11.流体的连续性方程是 质量守恒 定律在流体力学中的体现。

12.顺序阀的出油口与 工作回路 相连,而溢流阀得出油口直接接 油箱 。 13.单杆双作用活塞缸差动连接时的有效作用面积是 活塞杆的横截面 的面积

14.二通插装阀由 插装件 、 控制盖板 、先导控制阀 、集成块体 四部分组成。 二、判断题

( √ )1、轴向柱塞泵既可以制成定量泵,也可以制成变量量泵。 ( √ )2、减压阀在常态时,阀口是常开的,进、出油口相通的。 ( × )3、由间隙两端的压力差引起的流动称为剪切流动。

( × )4、定量泵与变量马达组成的容积调速回路中,其转矩恒定不变。

( √ )5、因存在泄漏,因此输入液压马达的实际流量大于其理论流量,而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小于其理论流量。 ( × )6、液压缸差动连接时,能比其它连接方式产生更大的推力。

( × )7、通过节流阀的流量与节流阀中的通流截面积成正比,与阀两端的压差大小无关。 ( √ )8、减压阀在常态时,阀口是常开的,进、出油口相通的。

( √ )9、双作用叶片泵因两个吸油窗和两个压油窗对称分布,转子和轴承所受的径向液压力相平衡。 ( × )10、定量泵与变量马达组成的容积调速回路中,其转矩恒定不变。

( √ )11、因存在泄漏,因此输入液压马达的实际流量大于其理论流量,而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小于其理论流量。 ( × )12、液压传动适宜于在传动比要求严格的场合采用。 ( √ )13、齿轮泵只能用作定量泵。

( × )14、双作用式叶片马达与相应的双作用式叶片泵结构完全相同。 15.单作用叶片泵的叶片底部总是通高压油。 ( × ) 16.压力继电器是将电信号转化成压力信号的信号转换元件。(×)

17.在液压滑阀中,如果配合件处于同心位置,将会增大流经缝隙的泄漏。(×) 18.液压系统的最高工作压力取决于溢流阀的调定压力。( √ )

19同步运动分为速度同步和位置同步,位置同步必定速度同步,而速度同步必定位置同步 . ( √ ) 20.柱塞缸属于单作用式液压缸 ( × ) 21.调速阀是由节流阀和定差减压阀并联而成的。 ( × ) 22.叶片泵的工作压力总是低于柱塞泵的工作压力。( √ ) 三、选择题

1、液压泵将( 机械能 )转换成( 液压能 ),为系统提供( 压力 )和( 流量 );液压马达将( 液压能 )转换成( 机械能 ),输出( 转矩 )和( 转速 )。--选项有点混乱,填空了 A、机械能 B、 液压能 C、 转矩 D、压力 E、角速度 F、转矩 G、流量

2、单作用式叶片泵的转子每转一转,吸油、压油各( A )次。 A、1 B、2 C、3 D、4

3、液压系统的最大工作压力为10MPa,安全阀的调定压力应为( C )。 A、等于10MPa B、小于10MPa C、大于10MPa D、其他

4、在液体流动中,因某点处的压力低于空气分离压而产生大量气泡的现象,称为( C )。 A、层流 B、液压冲击 C、空穴现象 D、紊流 5、将发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的液压元件是( A )。

A、液压泵 B、液压马达 C、液压缸 D、控制阀 6、液压泵进口处的压力称为( D );泵的实际工作压力称为( A );泵的连续运转时允许合作的最高工作压力称为( C );泵短时间内超截所允许的极限压力称为( B )。

A、 工作压力 B、 最大压力 C、 额定压力 D、吸入压力。 7、液压系统利用液体的( C )来传递动力。 A、位能 B、动能 C、压力能 D、热能

8、有两个调整压力分别为5MPa和10MPa的溢流阀串联在液压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压力为( C );并联在液压泵的

出口,泵的出口压力又为( A )。

A、5MPa B、10MPa C、15MPa D、0MPa

9、在其他结构参数相同且输入液压油的压力和流量不变时,双叶片摆动缸输出的转矩为单叶片缸的( C ),而输出的角速度只有单叶片缸的( A )。

A、一半 B、一倍 C、两倍 D、四倍 10、单作用叶片泵的叶片( B )一定角度。

A、前倾; B、 后倾; C、 不倾斜 D、 前倾或后倾

11.在输入液压油的压力和流量不变时,双叶片摆动缸输出的转矩为单叶片缸的( C ),而输出的角速度只有单叶片缸的( A )。

A.一半 B.一倍 C.两倍 D.四倍

12.三位四通换向阀的中位机能取决于( A )结构。 A.阀芯; B. 阀体; C. 电磁铁; D 弹簧 四、简答分析题

1、试用两个单向顺序阀实现“缸1前进——缸2前进——缸1退回——缸2退回”的顺序动作回路,绘出回路图并说明两个顺序阀的压力如何调节。

答:采用单向顺序阀的顺序动作回路如下图所示:

1Y得电,缸1和缸2先后前进,2Y得电,缸1和缸2先后

pp退回。为此,x1调定压力应比缸1工作压力高10%-15%;x2调定压力应高于缸1返回压力。

2、试解释外啮合泵的困油现像,并说明危害。

答:外啮合泵是由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组成,通过齿轮在

旋转时齿的啮合与分离形成容积的变化而吸油和压油。当齿轮啮合后,啮合的两齿间的液压油由于齿的封闭无法排出而形成困油现象。被困住的油会产生高压,对轴产生侧压力,容易使轴弯曲,轴承过早损坏,同时也消耗电机的功率。解决的办法是在齿轮啮合处的侧面向排油腔开一道卸油槽,使困于两齿间的油可以被排出以消出困油现象。 3、试分析以下溢流阀起什么作用?

答:a)溢流稳压;b)作背压阀;c)作安全阀 4、液压泵完成吸油和压油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答:(1)必须有一个或几个密封的工作容积,而且工作容积是可变的;

(2)工作容积的变化是周期性的,在每个周期内,由小变大时是吸油过程,由大变小时是压油过程; (3)吸压油腔必须分开,互不干扰。

5、一夹紧回路如图所示,若溢流阀调定压力为5MPa,减压阀调定压力为2.5 MPa。试分析(1)活塞空载运动时A、B 两点压力各为多少?(2)工件夹紧活塞停止后,A、B 两点压力又各为多少?

答:(1)空载,没有压力载荷故pA?pB?0;

(2)加载停止后,左腔压力增大,左边的溢流阀卸载,故

pA?5Mpa,pB?2.5Mpa

6、试绘制液控单向阀的职能符号,并描述其工作原理。

答:当控制油口K处不通入压力油时,它的工作机能和普通单向阀一样,流体只能从P1口(正向)流向P2口,反向截止。当控制口K处通入压力油时,即可推动控制活塞,将推阀芯顶开,使P1口和P2口接通,这时流体便可在两个方向自由流通。

7。双作用叶片泵和单作用叶片泵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单作用叶片泵可以改变流量即变量泵,它只有一个吸油口,一个压油口,转子转动一周,吸、压油一次,定子与转子偏心安装,定子为圆形,可变量,偏心距大小决定变量的大小,压力脉动比双作用的大,存在径向作用力。

双作用叶片泵不能改变流量即定量泵,它有两个吸油口,两个压油口,转子转动一周,吸、压油两次,定子与转子同心安装,定子为椭圆形,不可变量,压力脉动小,无径向作用力。 8.写出流体体积压缩系数的表达式,并描述其物理意义。

答:流体体积压缩系数?p,体积的相对变化量 -?V/V与?P 的比值极限称为流体体积压缩系数?p。

?p?lim??p?V/V1dV2

m/N 。 ?p与P成反比,压强越高,气体的体积压缩系???PVdP

数越小,压缩越难;压强越低,气体越容易压缩。

9.试绘一简明示意图说明齿轮泵径向不平衡力的产生原因与危害。

齿轮泵工作时,在齿轮和轴承上承受径向液压力的作用。如上图所示,泵的右侧为吸油腔,左侧为压油腔。在压油腔内有液压力作用于齿轮上,沿着齿顶的泄漏油,具有大小不等的压力,就是齿轮和轴承受到的径向不平衡力。液压力越高,这个不平衡力就越大,其结果不仅加速了轴承的磨损,降低了轴承的寿命,甚至使轴变形,造成齿顶和泵体内壁的摩擦等。

10.图示系统中,已知两溢流阀单独使用时的调整压力分别为:py1?6MPa,py2?3MPa。试分析说明活塞向左和向右运动时,系统最大可能的工作压力是多少? 并说明理由。

答:不管油缸向左还是向右运动时,系统最大可能的压力都是6Mpa,py2顺序阀根本就打不开,系统压力与它无关。

11.如图所示,液压缸A和B并联。若要求A先动作,且速度可调;B缸则在A缸活塞运动到终点后才动作。试问图示回路能否实现要求的顺序动作?为什么?

答:不是实现所要求的顺序动作,因为A先动作时为进口节流调速回路,旁路并联的溢流阀为调压溢流阀,阀此时已经打开,所以即使油缸A运动到终点,系统压力也不会再升高,所以B缸前的顺序阀打不开,实现不了顺序动作。 五、计算题

1、在变量泵-定量马达回路中,已知变量泵转速np=1500r/min,最大排量Vmax=8ml/r,定量马达排量VM=10ml/r,安全阀调整压力py=14MPa,设泵和马达

的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均为0.95,试求 (1)马达转速nM=1000r/min时泵的排量; (2)马达负载转矩TM=8Nm时马达的工作压差ΔpM; (3)泵的最大输出功率。 解:由题意知,

(1)由nM?DT2py2py11qM?MVqB?MVVPnp?PV?MV,得出: ??VMVMVM

Vp?VMnM1nP?PV?MV?10?1000?7.387ml/r;

1500?0.95?0.952?TM?PMVM?MV2??8??5?5.288Mpa,该值在安全阀的调,故马达的工作压差?PM?VM?MV10?0.952?(2)马达转矩TM?定范围之内,故?PM?5.288Mpa为此时马达的工作压差。

(3)泵的最大输出功率即工作压力为安全阀调整压力py,故泵的最大输出功率:

P?py?qp?pyVpnp?PV?14?1500?8?0.95?2660W 602.已知液压马达的排量VM=250mL/r;入口压力为9.8Mpa;出口压力为0.49Mpa;此时的总效率ηM=0.9;容积效率ηVM=0.92;当输入流量为22L/min时,试求: (1)液压马达的输出转矩(Nm); (2)液压马达的输出功率(kW); (3)液压马达的转速(r/min)。

解:(1)液压马达的输出转矩:

TM =

11?·ΔpM·VM·ηMm=?×(9.8-0.49)×250×0.9/0.92 = 362.4 N·m 22(2)液压马达的输出功率:PMO = ΔpM·qM·ηM/612=(9.8-0.49)×22×0.9/60 = 3.07 kw

(3)液压马达的转速:nM = qM·ηMV/VM= 22×103×0.92/250 = 80.96 r/min

3.如图所示,两个结构和尺寸均相同相互串联的液压缸,有效作用面积

2-33

A1=100cm2,A2=80cm,液压泵的流量qp=0.2X10m/s,P1=0.9Mpa,负载F1= 0,不计损失,求液压缸的负载F2及两活塞运动速度V1,V2。

0.2?10?3解:由题意可得: V1?q1/A1??0.02m/s;

?4100?100.02?80?10?4V2?q2/A2??0.16m/s;

?4100?10因为P2?F2/A1,P1A1?P2A2?F1;

已知

F1?0;

P2=P 所以F2?P2A1?112.5N 1A1/A2?1.125Mpa;4.已知液压马达的排量VM=250mL/r;入口压力为9.8Mpa;出口压力为0.49Mpa;此时的总效率ηM=0.9;容积效率ηVM=0.92;当输入流量为22L/min时,试求: (1)液压马达的输出转矩(Nm); (2)液压马达的输出功率(kW); (3)液压马达的转速(r/min)。

该题和第2题重复,详细解答见第二题。

5.由变量泵和定量马达组成的容积调速回路。已知:泵的排量的变化范围为10~50ml/r,转速为1500rpm;液压马达的排量为80ml/r;安全阀的调定压力为10MPa;设泵和马达的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都是0.9。试求:

1)马达的最大输出扭矩; 2)马达输出转速的范围; 3)马达的最大输出功率。 解:由题意知,

(1)马达最大扭矩:Tmax=p?q??/2??10?80?0.9?0.9/2??103.2Nm;

(2)马达输出转速范围:Q泵?(10~50)?1500?0.9?0.9?80?n马达/(0.9?0.9),则n马达=123~615r/min;

(3)马达最大输出功率:

Pm?P泵?0.9?0.9?0.9?0.9=(0.81?0.81)?50?1500?10/60?8.2kw; 6.如图所示的U形管测压计内装有水银,其左端与装有水的容器相连,右端开口与大气相通。

5已知h?25cm,h1?35cm,水银密度?1?13.6?10kg/m,大气压力为p0?1.013?10Pa,水的密度

33?2?1000kg/m3。试计算A点的绝对压力与相对压力。

解:取d-d面为等压面

U形测压计右支:Pd右=?汞g(h?h1); U形测压计左支:Pd左=PA??水gh1;

∵Pd左=Pd右 ∴ ?汞g(h?h1)=PA??水gh1

∴ A点的相对压力为:

PA=?汞gh?gh1(?汞??水)=13.6?103?10?0.25+10?0.35?(13.6?1)?103?0.0781Mpa;

∴A点的绝对压力PA绝=0.101?0.0781=0.1791Mpa

搜索更多关于: 流体力学复习资料 的文档
流体力学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8t245q7pg7916095eiv3gyk618jli0080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