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隋唐时期,朝鲜与中国的交往频繁,当时我们称朝鲜为( ) A. 大食 B. 新罗 C. 波斯 D. 天竺
2.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体现了唐太宗的什么政策( )
A. 外交政策 B. 经济政策 C. 民族政策 D. 政治政策 3.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年代,唐诗风格名样,题材广泛,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下列诗句最能反映“开元盛世”景象的是( ) A.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4.2017年是中国与印度建交67周年。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A. 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
B. 玄奘游学的唐招提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 C. 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 玄奘口述、由他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5.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度的主要作用体现在( ) A. 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B. 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C.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D. 打破了由世袭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6.下列事件中,不属于中外文化交流的是
A. 玄奘西行 B. 鉴真东渡 C. 遣唐使来华 D. 文成公主入藏 7.成为研究印度半岛历史、地理的重要典籍的是( )
第 1 页 共 11 页
A. 《西游记》 B. 《大唐西域记》 C. 《大藏经》 D. 《徐霞客游记》 8.假如你生活在唐朝,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 A. 农民用曲辕犁耕地
B. 长安城内有许多“瓦舍”,十分热闹 C. 长安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 D. 家中摆放着唐三彩
9.玄奘前往印度时,印度半岛被称为
A. 印度 B. 印尼 C. 天竺 D. 孟加拉 10.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A.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B. 传播日本先进文化 C. 加强两国友谊 D. 求取佛经教义
11.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史实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玄奘西行 ③郑和下西洋 ④五世达赖觐见顺治帝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12.唐朝时期农业发达,下列符合唐朝史实的有:( )
①出现了曲辕犁 ②创制了新型的灌溉工具筒车? ③耧车 ④出现了翻车????⑤秧马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④⑤
13.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唐诗,反映了唐朝历史的全景。下列诗句中反映安史之乱的是( )
A.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 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C.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白居易) 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4.唐朝以后知识分子实现仕途的主要途径是( )
A. 参加科举考试 B. 等待地方举荐 C. 投笔从戎戍边 D. 投作官员幕僚
第 2 页 共 11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