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中央电大专科《古代汉语(1)》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2390 课程代码:00530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汉语言文学;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一、单项选择题
1.狭义的古代汉语指(A)。 A.先秦汉语
B.先秦至汉魏时期的汉语言
C.五四运动以前与现代汉语相对的汉民族语言 2.下列全部属于异体会意字的一组是(A)。 A.莫朝 B.步明 C.家丝
3.最早出现“六书”一词名称的著作是(C)。 A.《论语》 B.《礼记》 C.《周礼》
4.指出“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日寤生,遂恶之”一句中的通假字是(A)。 A.寤 B.惊 C.恶
5.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
A.《左传·僖公五年》:“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执”指拘捕。 B.《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执”指担任工作。
C.《烛之武退秦师》:“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执事”指担任工作。 6.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
A.“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及”是趁这个时候。 B.“非尔所及也。…‘及”是品行赶得上。 C.“言不及义。…‘及”是追赶上。
7.单纯复音词就结构上说,它是具有(B)词素的词。 A.两个 B.一个 C.三个
8.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而划分的类别称之为(B)。
1
A.句法 B.词类 C.语法
9.使动用法,是(B)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 A.汉语 B.吉汉语 C.当今汉语
10.在“吾谁欺?欺天乎!”中,作前置宾语的词是(B)。 A.吾 B.谁 C.天
11.古代汉语判断句与现代汉语判断句相比较,古代汉语判断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不用(B)。
A.代词 B.判断词 C.语气词
12.“陈胜者,阳城人也。”这句判断句属于(A)格式。 A.……者,……也 B.……,……也 C.……者,……
13.下列表述错误的是(B)。
A.被动句的主语和谓语的关系是被动关系
B.被动句中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的施事者 C.被动句中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的受事者
14.“被”字发展为表示被动的词在(A)开始出现,但为数不多。 A.战国末期 B.东汉末期 C.唐代末期
15.“财”的含义有误的一项(C)。
A.“吾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财”指粟米牛羊、衣裳布帛等包括衣食在内的日常生活必需品。
B.“长财七尺三寸。”“财”通“才”,指才能。 C.“有成德者,有达财者。…‘财”指财富。 二、多项选择题
16.古代汉语书面语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CD)分支。 A.以粤语为基础形成的方言古语
2
B.以明清口语为基础形成的文言文 C.以先秦口语为基础所形成的文言文 D.以北方话为基础形成的古白话
17.下面符合《辞源》编撰特点的是(ABCD)。
A.是以单字为纲、语词为主、兼收百科的大型综合辞书 B.采用部首编排法
C.先说解单字音义,然后说解此单字为首字的词条 D.使用繁体字
18.关于象形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以生动的图像表达词义,一般用以记录有形可象的名词 B.它是汉字构形的基础
C.有的象形字,采用局部形象表达事物的全体 D.主要分为独体象形,合体象形 19.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是(ABD)。
A.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B.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C.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者而死乎! D.若使古之王者如毋有死。 20.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BCD)。
A. 一词多义是古代汉语才有的现象,现代汉语中没有一词多义。 B.在单音节占优势的古代汉语中,一词多义尤为普遍。 C.多义词内部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井然有序的词义系统。
D.分析多义词的词义系统,对准确领会词义,提高阅读能力极为重要。 21.以下各句带点词语属于联绵词的是(ABC)。 A.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 B.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庖丁解牛) C.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D.今有一人,人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上》) 22.划分词类的根据包括(AB)。 A.词的语法功能 B.词的语法意义 C.词的使用方法 D.词的意动用法 23.下列语法现象中含有使动用法的是(AB)。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