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1. 先秦某思想家认为,家庭是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血缘亲情不能成为社会秩序的道德源泉,其指斥“盗(盗贼)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得其国”。据此可知其主张 A. 反对财产私有制度
B. 维护“各爱其家”的宗法原则 C. 建立博爱互利社会
D. 建立家庭为核心的秩序模式
2. 下表为唐前期官制表,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太宗时 高宗时 玄宗开元初年
A. 三省制只存在于唐太宗时期 B. 中书省、尚书省长官方为宰相 C. 行政权力逐渐向尚书省集中 D. 中枢权力体制整体相对稳定
3. 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 A. 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 B. 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 C. 扩大了农民的人身自由 D. 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
4. 晚明文献记载:“今诸夷进贡方物,仅有其名耳,大都草率不堪……朝廷所赐缯帛靴帽之属,尤极不堪,
中书省(中书令) 西台(右相) 紫微省(紫微令) 门下省(侍中) 东台(左相) 黄门省(黄门监) 尚书省(左右仆射) 中台(左右匡政) 尚书省(左右丞相) 一着即破碎矣……近来物值则工匠侵没于外,供亿(供应)则厨役剋减于内,狼子野心,且有谇语(贵骂),谇语不已,且有挺白刃而相向者,甚非柔远之道也。”材料表明当时 A. 闭关政策遭到内部质疑 B. “海禁”政策出现较大松动 C. “天朝上国”地位发生动摇 D. 传统对外政策弊端显现
5. 薛福成在一份代李鸿章所拟的奏疏中说:以前“中国与英法两国立约,皆先兵戎而后玉帛,被其迫胁,兼受蒙蔽,所定条款,吃亏过巨,往往有出全球公法之外者”。以后事有“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者,“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据此可知,洋务派 A. 初步具备近代外交思想 B. 认为国势弱导致民族危机 C. 着力抗击列强外交胁迫 D. 推行对外妥协的外交政策
6.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梁启超的《波兰灭亡记》、康有为的《波兰分灭记》为典型代表,亡国史研究持续不衰,仅1901--1910年间,单行本就有30余种。1915年5月9日,因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问题,5月9日被定为国耻纪念日,由此导致又一波国耻史著作出版的高潮。这反映了研究者的 A. 创新精神 B. 求真意识 C. 时代情怀 D. 全球视野
7. 下表为20世纪30年代未40年代初中国各行业内迁工厂数及其分布表。单位:个 行业地区 重庆区 川中区 桂林区 昆明区 贵阳区 机器 159 16 17 11 6 冶炼 17 23 4 6 1 电器 23 3 8 7 0 化学 120 100 8 25 7 纺织 62 31 23 18 1 其他 48 14 7 13 3 合计 429 187 67 80 18
这说明西南地区
A. 社会经济结构有所改变 B. 出现部门协调发展的格局 C. 躲过了日军的武装侵扰 D. 找到了工业近代化的捷径
8. 新中国成立以后,依据根据地的教科书制度,我国将全国教科书的编辑、出版、发行权全部收归中央;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成立,负责中小学教科书的编篡和发行,并建立完善的“国定制”教科书编审制度。这些举措 A. 有利于强化国家意志 B. 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C. 肃清了传统教育思想 D. 建立了真正的人民教育
9. 罗马《民法大全》记载:裁判官说,“如果船员、客店店员、骡马店伙计未将旅客交给他们看管的物品完整无损地返还给旅客,那么,我将赋予这些旅客以诉权对抗船员、客店店员和骡马店伙计。”这反映了罗马法
A. 倡导公开公正 B. 重视物权保护 C. 关注人身安全 D. 强调诉讼程序
10. 工业革命前,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一般由男性承担,女性鲜有在外谋求职业者。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1800年就业女性仅占女性总人口的5%,到1850年已增长至10%。这说明工业化 A. 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B. 引起了大规模人口流动 C. 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结构 D. 改变了女性的婚姻观念
11. 1950年7月,麦克阿瑟命令日本政府创建由7.5万人组成的警察预备队。这一预备队后被改编为自卫队,成为日本重整军备的基础。另外,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的庞大需求成为战后日本经济复苏的强心剂。这说明
A. 美苏争霸出现新动向 B. 东亚区域形成两极格局 C. 日本的军国主义复活 D. 美国调整亚太地区战略
12. 撒切尔夫人就任英国首相后,将20家大型国企私有化,包括捷豹汽车、英国电讯、英国石油及工厂和港口等。这些公司在上市时,把股价故意定得偏低,并面向所有的人销售。这一举措 A. 加强了国家干预力度 B. 扩大了市场机制的作用 C. 恢复了自由放任政策 D. 提高了国民的工资收人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洛克认为,政府应该建立在社会契约的基础上。但是,人民应该拥有最高权力,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政府不能履行契约所规定给它的、保护公民的权利和安全的责任。洛克清楚地阐述了政教自由主义的哲学思想,这种自由主义成为17世纪英国和荷兰思想界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宗教宽容、强调商业和工业的重要性、对个人劳动所得的尊重、重视正在涌现出来的中产阶级、拥护所有权和监督权、拥护人人平等、重视教育等观点。此外,自由主义由于强调解除教会和国家的强制性征税,所以它在过去和现在都体现出高度的个人主义的色彩。洛克的哲学和政治理论明显地影响了美国的开创者,并几乎成为大多数美国人的第二天性。这种哲学与牛顿的经验主义一起给伏尔泰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他把这种哲学的精神和观念带回到法国。
——摘编自【美】古德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时期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胡适提出了“健全的个人主义”作为自由人格的典范,然而,“健全的个人主义”除了西方的思想资源之外,还有中国先奏传统的影响。胡适认为精神当以物质为基础,提出“实际的仁爱论”,引进管子的“仓廪实而知礼节”的思想。试图推进抽象的儒家之爱。同时他主张知耻、孝悌等传统道德条目,重新考量“忠恕之道”。主张尊重他人的主体性;他还批评孔子的中道立场,主张狂狷人格;他反对以孟子为代表的“独善的个人主义”,主张“成器论”,突破了儒家传统的成德论。胡适的自由人格论……具有某种圆融性。
——摘编自蔡志栋《先秦诸子与中国现代自由人格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洛克的自由主义思想对近代欧美国家的影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洛克的自由主义与胡适的自由人格论内涵的异同,并说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