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版五年级上第12课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3 7:39: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拘:拘泥、束缚。 (二)感悟诗意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材。

(三)鉴赏诗句

1.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材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状。“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

2.诗的后两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

3.概括诗的主旨。

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要改变这种沉闷和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廷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全诗气势磅礴,寓意深刻。

小结:全诗以一种热情洋溢的战斗姿态,对清朝当政者以讽荐,表达了作者心中对国家未来命途的关切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材的渴望,具有很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拓展阅读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用他们饱蘸深情的笔墨,写下了千古传颂的爱国诗句,我们来读一读。

在北京保卫战中立下赫赫战功,挽救大明王朝于危亡之际的于谦写下的: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写下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敢于变法、临死不屈的谭嗣同在狱中题写的: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四、课堂练习 五、课堂小结

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多读诗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襟。希望同学们课外多读诗,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理解诗意,感受古诗的魅力。 六、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七、板书设计

题临安邸 权贵 醉生梦死 林升 忧国忧民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万马齐喑 究可哀 不拘一格 降人才

部编版五年级上第12课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9hns3taln10e609m87w9sc9l3ppgr019zh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