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焕发语文课堂的活力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老师困惑:为什么我的课讲得那么详细,重难点一览无遗,课堂上的学生却都不愿意开口,为什么现在的课堂现在的校园你再难以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呢?根本的原因就是学生缺少与文本的“亲密接触”,老师讲得多,学生记得多,读的时间少。学生不开口朗读,又怎么会喜欢上朗读呢?希望我们的语文课堂能重新变得“书声琅琅”,焕发活力,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喜欢上语文。
关键词:语文课堂 朗读技巧
提起校园,你的脑海里会闪现出怎样的的词语来形容呢?我想应该就是“书声琅琅”了。“琅”,美玉的意思。两块美玉相碰,大声,还不碎。“书声琅琅”,就是形容学生们大声读书的声音像两块美玉轻碰,汇聚在一起旋律优美动听!要知道悦耳动听的琅琅读书声也曾经是我们中小学校园里最令人陶醉的乐曲。可是今天站在一线的讲台上,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困惑: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读书的声音越来越小?为什么他们都不愿意开口朗读?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原因也许有很多,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也不得不承认的就是我们学生的朗读少了。老师思想上未能意识到朗读的重要作用,行动上也就疏于指导学生朗读,而同时学生也懒于开口读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注重朗读,要求学生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提倡多读,培养语感。特级语文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要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的能力。可是在素质教育推行了这么多年的今天,我们的很多教师仍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朗读,认为课堂上朗读会浪费教学的时间,只钟情于对课文进行细琐分散、支离破碎的分析,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学生只要拼命记老师的讲义就行了。根本不知道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关键在于朗读。要知道“一百次蹩脚的分析,也比不上一次有效的朗读。”这种越俎代庖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对语文课渐渐失去兴趣,学生的语文水平自然也不尽人意:不少学生说话结结巴巴,朗读
断断续续,写作文语句不通。大声地朗读有利于开发右脑,能改变孩子的性格,有利于学生体会到辩论、争论的价值,有利于改变自卑,有利于记忆,是语感形成的必经之路,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诚如语文教育老前辈、学识渊博的叶圣陶先生说的:“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深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化为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古人亦云:“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可见,要达到良好的读书效果,朗读不可缺少。既然朗读是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那我们应该如何去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喜欢上朗读,让琅琅书声重现校园呢?我觉得我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范读,树立榜样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教师的示范朗读非常重要。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感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顺应这一规律,通过多种手段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入境”。引导学生“入境”的方法有很多,如示范法、描述法、回忆法、音像法、看图法、创设情境法等。其中最常用、最实用的是示范法。所谓“示范法”,可以由教师范读,也可以用阅读磁带代替教师范读,还可以让阅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教师的范读对学生的影响更加巨大。离开初中校园已二十年了,我至今对初一的语文老师仍然难以忘怀。第一课《熊皮手套》老师用舒缓的语调把我们带到了万人体育馆里,老
师读得抑扬顿挫,其对儿子没教养的生气,对孩子的天真,对儿子善良的感动皆显于神色,表于语调。整个教室安静极了,细听竟然有抽噎的声音,大家都被老师的声音带着走,感动极了,一抬头,老师自己已泪流满面。这就是范读的魔力!老师动之以情的范读,让语言文字变为鲜明的形象或场景,学生虽在教室之中,却有身临其境之感,与教师、与作者、与书中人物产生共鸣。那个时候我们都期待上语文课!我们都不由自主想模仿老师的语调神气读课文!就像魏巍先生多年后,在《我的老师》中,依然忘不了蔡芸芝老师教他们读诗的情形,并感叹蔡芸芝老师对他“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语文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读、范读、朗读技能的传授等,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感悟能力。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当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我们应该把朗读的优先权还给学生,这个就需要我们下功夫了。我们应该营造良好的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上古诗文的时候,教师师可以找合适的配乐,营造氛围。上童话或话剧的时候可以选择表演朗读,即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加上自编动作,把课文“演读”成小小课本剧,也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演,例如《红楼梦》中的“香菱学诗”一节,本人让学生先朗读人物的对话,让他们闭上眼睛自由想象,如果自己是里面的人物,你会如何演?再播放《红楼梦》的影视片段进行比对。结果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