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资料请搜索微信ZRRXFF,一手资料精准押题,名师视频课件,极速更新案例知识点总结
2A310000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水准测量原理?计算公式:a+Ha=b+Hb2.土方开挖要求?
(1)土方工程施工前,应采取有效的地下水控制措施。基坑内地下水位应降至拟开挖下层土方的底面以下不小于0.5m;
(2)无支护土方工程采用放坡挖土,有支护土方工程可采用中心岛式(也称墩式)挖土、盆式挖土和逆作法挖土等方法;当基坑开挖深度不大、周围环境允许,经验算能确保边坡的稳定性时,可采用放坡开挖。
(3)基坑边缘堆置土方和建筑材料,或沿挖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一般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少于2m,堆置高度不应超过1.5m。在垂直的坑壁边,此安全距离应在支护设计计算时给予考虑。软土地区不宜在基坑边堆置弃土。
(4)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清底、验槽,减少暴露时间,防止暴晒和雨水浸刷破坏地基土的原状结构。
(5)开挖时应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经常进行检查。3.土方回填要求?
(1)不可回填土的类型:淤泥、淤泥质土、膨胀土、有机质大于5%的土、含水溶性硫酸盐大于5%的土、含水量不符合压实要求的黏性土。
(2)填方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
(3)填土应从场地最低处开始,由下而上整个宽度分层铺填。(4)填方应在相对两侧或周围同时进行回填和夯实。4.验槽前的准备工作?
(1)察看结构说明和地质勘察报告,对比结构设计所用的地基承载力、持力层与报告所提供的是否相同;
(2)询问、察看建筑位置是否与勘察范围相符;(3)纠察看场地内是否有软弱下卧层;
(4)场地是否为特别的不均匀场地、是否存在勘察方要求进行特别处理的情况,而设计方没有要求进行处理;
(5)要求建设方提供场地内是否有地下管线和相应的地下设施。5.验槽程序?
(1)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单位确认自检合格后提出验收申请;
(2)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建设、监理、勘察、设计及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质量负责人,共同按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进行;
(3)基槽满足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后,相关方履行验收手续;需要局部处理的部位由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意见,施工单位处理后进行二次验收。
6.验槽的主要内容?
①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基槽的开挖平面位置、尺寸、槽底深度,检查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开挖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②仔细观察槽壁、槽底土质类型、均匀程度和有关异常土质是否存在,核对基坑土质及地下水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
③检查基槽之中是否有旧建筑物基础、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及地下人防工程等。④检查基槽边坡外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基坑开挖对建筑物稳定是否有影响。
更多资料请搜索微信ZRRXFF
更多资料请搜索微信ZRRXFF,一手资料精准押题,名师视频课件,极速更新⑤天然地基验槽应检查核实分析钎探资料,对存在的异常点位进行复核检查。桩基应检测桩的质量合格。
7.验槽方法?
1.观察法2.钎探法3.轻型动力触探8.局部不良地基的处理?
(1)局部硬土的处理:挖掉硬土部分,以免造成不均匀沉降。处理时要根据周边土的土质情况确定回填材料,如果全部开挖较困难时,在其上部做软垫层处理,使地基均匀沉降。
(2)局部软土的处理:在地基土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管道渗水)、地层的差异或含水量的变化,造成地基局部土质软硬差异较大。如软土厚度不大时,通常采取清除软土的换土垫层法处理,一般采用级配砂石垫层,压实系数不小于0.94;当厚度较大时,一般采用现场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或砌块石支撑墙(或支墩)至基岩进行局部地基处理。
9.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与振捣?①混凝土应采取振捣棒振捣;
②初凝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
③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④养护方法分为保温法和保湿法两种。
⑤养护时间: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10.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①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制混凝土;②适当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③降低拌合水温度;骨料用水冲洗降温;④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材料;⑤在基础内预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水;
⑥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⑦设置后浇缝;
⑧采用二次抹面工艺,减少表面收缩裂缝。11.锤击沉桩法一般施工程序?
确定桩位和沉桩顺序→桩机就位→吊桩喂桩→校正→锤击沉桩→接桩→再锤击沉桩→送桩→收锤→转移桩机。
12.静力压桩法一般施工程序?
测量定位→桩机就位→吊桩、插桩→桩身对中调直→静压沉桩→接桩→再静压沉桩→送桩→终止压桩→转移桩机。
13.泥浆护壁法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桩位放线→开挖浆池、浆沟→护筒埋设→钻机就位、孔位校正→成孔、泥浆循环、清除废浆、泥渣→第一次清孔→质量验收→下钢筋笼和钢导管→第二次清孔→浇筑水下混凝土→成桩。
14.沉管灌注桩成桩施工工艺流程?
桩机就位→锤击(振动)沉管→上料→边锤击(振动)边拔管,并继续浇筑混凝土→下钢筋笼,继续浇筑混凝土及拔管→成桩。
15.基坑监测程序?
基坑工程施工前,应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检测。监测单位应编制监测方案,经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等认可后方可实施。
更多资料请搜索微信ZRRXFF
更多资料请搜索微信ZRRXFF,一手资料精准押题,名师视频课件,极速更新16.出现下列危险征兆时应立即报警?
1)支护结构位移达到设计规定的位移限值;2)支护结构位移速率增长且不收敛;3)支护结构构件的内力超过其设计值;
4)基坑周边建(构)筑物、道路、地面的沉降达到设计规定的沉降、倾斜限值;基坑周边建(构)筑物道路、地面开裂;
5)支护结构构件出现影响整体结构安全的损坏;6)基坑出现局部坍塌;7)开挖面出现隆起现象;8)基坑出现流土、管涌现象。17.模板工程安装要点?
①起拱对象:梁、板≥4m,起拱高度:跨度的1/1000~3/1000;②钢管、门架等支架立柱不得混用;
③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润湿,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④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的隔离剂;
⑤模板安装应与钢筋安装配合进行,梁柱节点的模板宜在钢筋安装后安装。⑥后浇带的模板及支架应独立设置。18.模板的拆除?
①顺序: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②侧模拆除要求: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③底模拆除要求(关键词:2m,8m,75%):
④快拆支架体系的支架立杆间距不应大于2m。拆模时应保留立杆并顶托支承楼板,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可取构件跨度为2m按规定确定。
19.钢筋加工要点?
①钢筋加工包括调直、除锈、下料切断、接长、弯曲成型等。
②钢筋宜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进行调直,也可采用冷拉调直。当采用冷拉调直时,光圆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带肋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③钢筋除锈:一是在钢筋冷拉或调直过程中除锈;二是可采用机械除锈机除锈、喷砂除锈、酸洗除锈和手工除锈等。
④钢筋下料切断可采用钢筋切断机或手动液压切断器进行。钢筋的切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
⑤钢筋加工宜在常温下进行,加工过程不应加热钢筋。钢筋弯折应一次完成,不得反复弯折。20.柱钢筋要求?
①墙、柱钢筋的绑扎应在墙、柱模板安装前进行;②墙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
③纵向受力钢筋有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④每层柱第一个钢筋接头位置距楼地面高度不宜小于500mm、柱高的1/6及柱截面长边(或直径)的较大值;
⑤框架梁、牛腿及柱帽等钢筋,应放在柱子纵向钢筋的内侧;
⑥如设计无特殊要求,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21.梁钢筋要求?
更多资料请搜索微信ZRRXFF
更多资料请搜索微信ZRRXFF,一手资料精准押题,名师视频课件,极速更新①连续梁、板的上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下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梁端1/3跨度范围内;
②梁纵向受力钢筋采取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不小于25mm的短钢筋;
③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
22.混凝土原材料要求?
①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应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应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对实心混凝土板,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应超过40mm。
②细骨料宜选用中砂。
③对于有抗渗、抗冻融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宜选用连续级配的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
④未经处理的海水严禁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拌制和养护。
⑤应检验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符合要求方可使用。对于含有尿素、氨类等有刺激性气味成分的外加剂,不得用于房屋建筑工程中。
23.混凝土的搅拌与运输?
①当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②混凝土在运输中不应发生分层、离析现象,否则应在浇筑前二次搅拌。
③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和转运次数,确保混凝土在初凝前运至现场并浇筑完毕。④采用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当坍落度损失较大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可在车罐内加入适量的与原配合比相同成分的减水剂。
24.混凝土浇筑?
①现场环境温度高于35℃时宜对金属模板进行洒水降温;洒水后不得留有积水。
②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不大于30mm厚与混凝土中水泥、砂配比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不得发生离析现象。
③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
1)粗骨料粒径>25mm时,≤3m;
2)粗骨料粒径≤25mm时,≤6m。当不能满足时,应加设串筒、溜管、溜槽等装置。
④混凝土宜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普通混凝土时,应快插慢拔,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应不小于50mm。
⑤梁和板宜同时浇筑混凝土,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单向板宜沿着板的长边方向浇筑;
⑥有主次梁的楼板垂直施工缝应留设在次梁跨度中间的1/3范围内;
⑦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在混凝土终凝前(通常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8~12h内)开始进行自然养护。
25.施工缝施工要求?(1)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并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2)施工缝的留置位置
1)有主次梁的楼板垂直施工缝应留设在次梁跨度中间的1/3范围内;2)单向板施工缝应留设在平行于板短边的任何位置;
3)楼梯梯段施工缝宜设置在梯段板跨度端部的1/3范围内;
2
(3)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
(4)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可掺适量界面剂)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更多资料请搜索微信ZRRXFF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