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C 2 A 第1题,甲区域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河流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夏季为其汛期。第2题,甲地夏季高温,乙地终年高温,故两地夏季热量充足;甲、乙两地都是我国开发较晚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价格较低。
3.D 4 B 丁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水源不足、风沙危害,晴天多,气温年较差大。甲地处华北平原,风沙、旱涝、盐碱问题突出;乙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优越,水旱灾害频发;丙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低温冻害多发。
5.A 6 B 第5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对GPS技术的应用。第6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可用于交通运输、搜索营救、高度指挥、导弹发射等。
7.C 8 D 第7题,根据图中提供的经纬度及地理事物的轮廓可以判断A为宁夏平原,该地降水少,气候干旱,蒸发比较旺盛,为发展农业长期引用黄河水灌溉,引起土壤的盐碱化。第8题,导致B处(毛乌素沙地)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人类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9.C 10 C 本题组以实验的形式考查了植被在水土流失的形成和治理中的作用。在水土流失地区植被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但是缺少了植被的覆盖,泥沙将随水流失。
11.B 12 D 第11题,Ⅰ区域位于Ⅱ区域的上游,上游旱地增加必然要增加对河流水的使用量,从而导致下游河流径流量减少,对干旱区来说,水量的减少会加重土地荒漠化。第12题,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会使下游水量减少,从而加重下游土地荒漠化,使下游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受到较大影响,不利于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13.A 14 B 第13题,从图中各部分关系看①为粉煤灰,其可以作为新型建筑材料使用。第14题,热电厂的蒸汽与多晶硅生产无任何联系。
15.D 16 A 第15题,珠江三角洲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产业升级的动力在减弱,外资由珠江三角洲地区迁往长江三角洲和国内其他地区。第16题,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市场腹地相对狄小、人才和技术优势不明显。
17.C 18 B 第17题,读图可知,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中段折向北的地区为陕甘宁气区,此地区天然气丰富。第18题,铁路建设与修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
...
...
无直接联系。
19.B 20 C 第19题,图中实线由珠三角流入周边地区应为技术和资金。虚线由周边地区流入珠三角,应为资源和能源。第20题,石化企业属于污染型企业,企业的转移会减轻珠三角的环境污染,同时促进珠三角产业升级。但公司总部主要负责市场和研发,一般不会向西部地区转移。
21.解析:第(1)题,根据图表内容,结合南方丘陵地区情况正确分析即可得出结论。第(2)题,“红色荒漠”发生的地区,应该为江南丘陵,它的形成对生产和地理环境都有影响,主要表现是表层土壤流失,使下游湖泊、河道淤积,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减产。第(3)题,我国北方的荒漠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南、北方荒漠化形成原因不同,地理环境也有差异,荒漠化防治措施不同,结合课本知识正确作答即可
答案:(1)人口增加 高温多雨 滥伐森林 水土流失
(2)江南 表层土壤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减产;当地地表变得崎岖不平;下游易淤积河道和湖泊
(3)干旱和半干旱
北方:植树造林,退耕还牧,防止过度放牧等。 南方:控制人口增长,积极开发新型能源,退耕还林等。
22.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地水能、矿产、光热和生物资源等丰富。第(2)题,4座大型水电站相继开工平行作业,合理使用施工队伍,使梯级开发速度加快,降低成本,另外还可充分开发利用水力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第(3)题,人口密度大,对水电站修建可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但库区人口迁移数量大。第(4)题,因为11月份金沙江进入枯水期,利于工程建设。第(5)题,开发金沙江的意义主要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回答。
答案:(1)丰富的水能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的矿产资源;充足的光、热资源和生物资源。
(2)有利于充分开发利用一个河段上的水力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一个河段上几座水电站相继开工,平行作业,有利于合理使用施工队伍,充分利用机械设备,使整个梯级开发速度大大加快而且成本大大降低。
(3)有利影响:可获得充足的劳动力;不利影响:库区迁移人口数量过多。
...
...
(4)进入11月份金沙江流域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季节,选择此时进行大江截流,具有截流量小、水位浅、工程难度小等优点。
(5)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实现“西电东送”战略;优化和改善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发展西南地区经济,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
2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煤炭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煤炭的跨区域调配问题,我国能源结构单一,能源供需不平衡,需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答案:(1)西多东少 北多南少 分布广泛,相对集中(或答煤炭资源在全国绝大部分省区都有分布,而又相对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等省区)
(2)北煤南运、西煤东调、西电东送。
(3)隐患的具体表现:能源消费结构单一,能源供需不平衡。
解决措施:大力发展水电、核电、风电和生物能源等,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多元化;进行能源的跨区域调配,如实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
(4)修建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发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工业附加值。
24.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第(2)题,在东海岛建设中科炼化项目与政策支持和东海岛自身优越的海港条件是分不开的。第(3)题,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西安劳动力丰富廉价,土地价格较低,资源较为丰富,所以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第(4)题,回答时既要考虑产业转移的积极影响,也要考虑产业转移的不利影响。
答案:(1)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升高。
(2)广东省推动粤西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政策;湛江市东海岛自身优越的海港条件。
(3)劳动力丰富廉价,土地价格较低,资源较为丰富。
(4)促进西安产业的升级换代,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的迁入,加重了迁入地区的环境污染。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