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物馆学专业成人教育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7 4:25: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物馆学专业成人教育

招生简章

一、 河南大学博物馆学专业简介

发展历史:河南大学博物馆学专业发轫于河南大学历史系20世纪30年代的古文字学、考古学。1940代河南大学历史系开始设立文博教研室,著名历史学家孙作云、孙海波、朱芳圃先后在此执教,并培养出尹达、石璋如等文博学界的知名学者,为河南大学历史系文博教研室奠定了坚实基础。1980年后受河南省文物局委托,文博教研室先后举办了河南省文物干部培训班、全国文物干部培训班,为全国各地文博单位培训工作人员300多人,现大都成为各地考古、博物馆、文化遗产等文物、文化单位的领导或业务骨干。1990年依托历史学专业开始招收文博专业本科生,首批招收21名本科生,1992年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河南大学博物馆学专业。在中国古代史专业,本校曾经和建工学院长期合作培养宋代建筑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04年开始招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06年考古与文博专业获批硕士研究生招生权。2003年,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博士点招生以后,其中一个方向是先秦、秦汉历史与文物考古,已经招收和培养了7位该方向的博士研究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博士研究生培养经验。2011年河南大学考古学被认定为一级学科,2012年考古学博士后流动站也被正式获批,为今后的博物馆学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师资队伍:目前,本学科拥有专职教师近20名,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有15人。已经集聚了一批学科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的学术队伍。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多位具有博士学位人才的大力引进,本学科的师资、科研力量不断增强,拥有了强劲的发展潜力。

科研实力:本学科科研实力雄厚,近5年,共发表论文100余篇、专著20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项。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12项、横向项目18项,获得经费400余万元。

硬件设施:隶属于本学科的河南大学文物馆,馆藏文物4000余件,藏品时代纵贯整个中国古代时期,类别包括石器、陶器、骨器、青铜器、钱币等,其中陶瓷和钱币收藏序列完整。文物馆丰富的馆藏文物为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学实践教学提供了实物标本,成为培养专业人才、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同时,文物馆还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开放,丰富了一部分社会公众的文化生活。

本学科还有财政部教育部共同投资建设的“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文物数字化实验室”,不仅有传统的高配置台式电脑和数码照相机,还有广播级摄录一体机、大型三维扫描仪等高端精密仪器,为博物馆、文化遗产管理以及考古所等部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以及本学科加强人才培养、拓展学术研究、推进学科建设等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和硬件支撑。

历史文化学院资料室藏书25万余册,其中考古类和文物类书籍近7万册,订有《考古学报》、《考古》、《文物》、《考古与文物》、《中原文物》、《华夏考古》、《江汉考古》、《北方文物》、《中国历史文物》、《四川文物》、《南方文物》、《文博》、《文物天地》等考古专业期刊。订购了中国学术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数字资源。

二、招生和培养方案

专业 博物馆学 学制与学习形式 学制:专升本两年半 学习形式:函授 招生人数 300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文物学、博物馆学、考古学及相关技术学科的系统知识,能在政府文化管理与宣传部门、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旅游管理与文物名胜旅游单位、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海关、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教育、社区等单位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研究工作的实用型、复合型博物馆专业人才。

专业要求

系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水平、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文博考古技术和相关学科知识,能从事文物、博物馆、考古和其它文化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具有较强的藏品保管、陈列设计、宣传教育、田野考古、文物鉴赏能力,并有一定的社会活动和组织管理能力;熟悉我国文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的国际规章;具有较强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了解所学专业的最新成就和发展方向,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熟悉本学科的文献资料,初步具有图书、情报和资料检索能力。

三、主干课程及其简介

博物馆学概论

本课程是简介博物馆学的导论性课程。博物馆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教育与政治、经济意义。博物馆的繁衍与发展,可以说是世界性的趋势;现今的博物馆也是面对全球化和本土化二种不同方向的沟通媒介。因此,了解博物馆的角色定位,也是对于了解人类社会现代文化发展的重要范畴。

博物馆藏品管理

本课程主要就藏品管理的具体工作即藏品征集、藏品库房安全管理规定、藏品管理的程序与规范、藏品保管部的研究职责、藏品的包装、运输及操作规范、藏品管理紧急预案、相关法律法规条例文件以及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相关研究。

博物馆陈列设计

本课程主要就博物馆陈列的内容设计和艺术设计进行研究。尤其是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主要就陈列艺术设计的历史沿革、形式要素、基本条件、基本原理、基本法则以及陈列手法等方面进行相关研究。

博物馆经营管理

本课程主要就新形势下将博物馆事业作为一项文化产业进行的相关研究。包括博物馆展览、研究、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开发、博物馆营销、博物馆运作资金的来源以及博物馆市场运作规律等相关研究。

古代工艺美术

本课程着重介绍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起源,历史的沿革和发展。对中国工艺美术中的生活日用品和装饰欣赏品两大类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如:陶瓷工艺、青铜工艺、雕刻工艺、染织工艺、家具工艺等,从工艺制作、艺术特色、文化特点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材料、造型、装饰方面以及对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进行了汇集和叙述。

中国艺术史

本课程按照我国历史的发展序列,梳理了史前、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代、明代、清代的艺术传承与发展,介绍各时期艺术的整体特征和艺术形式,并通过历史背景更深入地认识艺术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功能,对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或艺术品进行重点研究介绍,并结合我国艺术品市场的现状,对部分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进行分析。

中国考古学

本课程是博物馆学专业基础课。系统介绍了考古学基本理论、旧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重大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物馆学专业成人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9wgz2pudt2nsfs0jg1x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