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7 10:43: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三年级上册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开始由“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录像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又让学生通过课前的观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里用到了秒,通过回忆、说加深学生对秒的认识和理解。练习中,评一评跑步比赛谁第一及选择适当的时间单位填空等,这些活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教学时学生将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中进行灵活应用。当学习材料来源于现实生活时,对学生将产生强烈的吸引力。由此,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秒,树起有意义学习的意念,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

秒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样才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和体验1秒、几秒及1分的时间长短,我做了如下尝试:1,在教学“认识1秒”时,我让学生通过看看电子钟上数字的变化,听秒针走的声音,再用课件演示秒针的走动,亲自试验一下等方式体验“秒”的实际意义。让学生感觉秒是可以看到,可以听到可以感受到的。起到了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的作用。当提到“秒”时,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不再是一个无[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意义的时间概念,而是和数数、拍手、眨眼、等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了,学生对“秒”的认识就有了一个鲜明具体的情境支持。在学会认识秒的过程中,提出从几到几经过了几秒,为什么或者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让学生掌握不同的认识秒的方法。

通过欣赏1秒钟能做哪些事情及有关时间的格言,让学生感悟1秒虽短但不能忽视,一定要珍惜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本册第一单元是《时、分、秒》。学生在之前已经比较全面地认识了钟表,认识了时针、分针,认识了整时、半时和几时几分,知道了1时=60分。在《时、分、秒》这个单元,教材安排了四个内容的教学:1、认识时间单位“秒”,分与秒的关系。2、体验时间的长短。3、时间单位间的简单换算。4、解决问题。

在第一课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唤醒已知,体验时间的长短(体验“秒”)上。

三年级上册

空间一:交流你所知道的有关钟表的知识

钟表与时间是学生在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因此在课前我布置了预习作业:1、观察家里的钟表,上面都有什么?2、你能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吗?3、钟面上的指针是怎样运动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课上学生交流了有关钟表的知识。关于三根指针的运动关系是本课的教学内容,有的学生表达得比较清楚,能说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大格。”

空间二:认识“秒”,感受“秒”

1、同学们都会系红领巾吗?想不想比比,看谁用的时间最少?现场比赛,老师计时。最快的同学用了20( )。你知道括号里应该填什么时间单位吗?同学们都异口同声说“秒”。我马上肯定,当我们计量很短的时间时,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出示主题图(跨年、红绿灯、跑步等)

2、“秒”很短,那你们知道我们用什么来计量秒吗?(秒针、秒表)

3、秒针走一个小格是1秒,那同学们你知道1秒有多长吗?1秒我们都能做什么?

4、观察课件1分钟的分针和秒针是怎样运动的。知道1分=60秒。再次观察,跟着秒针的运动数出1分钟。

5、趴在桌上,默数15秒,坐好。感受15秒的长短。让正好15秒起来的同学又数了一次,分享自己的经验。

三年级上册

在这个空间里,我安排了两次观察“1分钟的分针和秒针是怎样运动的。”目的是不仅让学生了解1分=60秒,还让学生比较准确地感知1秒的长短,为后面数15秒打下基础。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反思 我今天讲了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减法的例4,这道题很值得研究,是非常具有生活化的一套题,一个情境两个问题,指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再灵活选择解决的策略”。

例四:一家人要买三样商品,分别是空调扇558元,学习机225元,护眼灯166元。问题是1、收银员应收多少钱?2、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

两道问题看似一样,实际却在解决策略上有很大不同。

空间一:独立审题

通过前面的教学,我发现我班学生审题,特别是观察、分析统计表的能力不是很强,所以每一节数学课我都坚持让学生自己读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今天的这道例题“图文结合、统计表和文字”结合的问题,我让学生先独立观察,说说自己都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不难说出本题情境、数学信息和问题。我接着引导,那他们要买这三样商品,现在需要到收银员这里交钱。同学们在生活中也一定买过东西,也和收银员打过交道,你们知道一个合格的收银员应该是什么样的?王文君说“1分钱也不能漏。”我马上肯定的说,“对呀,收银员收钱是非常认真的,1分钱也不能少收。还有吗?”周梓宣说,“也不能多收钱”。我说“更全面了,谁能综合她俩的发言说说一个合格的收银员应该怎样收钱?”……我说“不少收也不多收,也就是收钱要准确,那我们就要精确计算。谁来列式?”

三年级上册

空间二:独立列式、独立计算

558+225+166= 这个算式和我们之前学习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快说出这是一个连加题。3个数都比较大,为了计算准确,我们应该列竖式计算,你们自己会计算吗?计算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学生是采取了先算558+225,再用它们的和加上166,还有直接用3个数加在一起的,两种方法各有千秋,我分别展示了。

空间三:思考第2个问题“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和“收银员应收多少钱?”一样吗?

有的学生说一样,两个问题都是求这三样商品需要多少钱,所以一样。还有的学生说不一样。咸同学代表发言,说爸爸只需要带够钱就可以了,不需要带的一分不差。这个调皮的小男孩平时嘻嘻哈哈的,却一语说中了这道题的关键所在!在他的带动下,同学们纷纷表示同意。我继续引导,如果你是小红,你能快速地帮助爸爸知道应该准备多少钱才够吗?有学生说可以用估算,因为估算更快、更简便。在估算时我又给学生设了一个小障碍,估算时我们把558估成550,225估成220,166估成160行吗?学生立马说不行,因为这样爸爸带的钱就不够了,我说是呀,钱多带一点,收银员会找给你,可是如果你没带够钱,人家就不会把东西卖给你了。你看估算时也要根据具体的问题来选择是往大估还是往小估。

成功地解决了这两道问题之后,我又带着学生回顾与总结,看似相同的两个问题,只要我们仔细想一想,你会找出更适合的解决策略。那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哪些数学问题,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说说你是怎么解决的?有的学生说了买手机的问题,还有的学生说了买飞机票的问题……他们都根据例题的情境或选或编了一些数学问题,很好地巩固了例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估算(一)》例4反思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91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估算(一)》例4反思 例4 一到三年级来了221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做得下吗?

三年级上册

这道题是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题。如同教参中说的那样,估算能力是培养学生数感的一个重要方面,估算策略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对比旧教材,这也是新教材中增加的一个内容。我对教材的理解是先尝试估成整百数,再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估算的方法,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空间一:独立“阅读与理解”

根据书上的提示自己寻找问题和需要的数学信息。

空间二:讨论“分析与解答”

学生们很快得出了要知道“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做得下吗?”,要先知道“六个年级一共来了多少人”列式很简单,重点在如何解决上。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很多学生说可以列竖式计算。我肯定这是个办法,但是还有更快、更简便的方法吗?请同学们参考一下15页这两个同学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谁能把他们的方法讲给大家听?我考虑这是一道应用题,通过列式解决更容易清晰地看出估算的过程。于是在和韩丽、计华商量后,我教给了学生估算的书写方法,教学生认识了约等于号。具体的过程如下:

221 + 239 ≈460(人)

(220) (240)

460>441

答: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不下。

搜索更多关于: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的文档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a95w4jy8d48fsc2a7r62i4cx3q5hp00q3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