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过程中线粒体顺乌头酸酶活性变化对能量合成的影响*
叶 薇1, 陈赛慧1, 郝东杰1, 郑 屹1, 曹建明2, 吕建新1△
【摘 要】[摘 要] 目的:利用自然衰老雄性SD大鼠和D-半乳糖(D-Gal)诱导的细胞衰老模型,研究在衰老细胞中线粒体顺乌头酸酶(mitochondrial aconitase,ACO2)活性的变化及其对能量合成的影响。方法:利用55 mmol/L DGal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衰老,并采用蔗糖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脑组织和MRC-5细胞的线粒体;ACO2活性根据反应产物NADPH在340 nm的吸光度变化率进行检测,其表达水平分析分别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完成;利用试剂盒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反映细胞氧化还原状态;组织铁含量的检测则通过菲咯嗪法进行;线粒体膜电位及腺苷酸含量分别应用JC-1荧光探针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并计算能荷。结果:随着大鼠月龄增加,ACO2活性逐渐下降,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组织铁水平逐渐升高;体外氧化应激实验显示ACO2活性随H2 O2处理浓度和时间增加而下降;细胞衰老模型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ACO2活性下降而表达水平未变;自然衰老大鼠和细胞衰老模型中,线粒体膜电位、ATP合成与能荷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衰老过程中,随着氧化压力增加,氧化应激敏感的ACO2活性下降,影响三羧酸循环效率,同时伴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进而使得能量合成降低。【期刊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年(卷),期】2013(029)007【总页数】8
【关键词】[关键词] 衰老;线粒体;顺乌头酸酶;能量合成;氧化性应激[修回日期]2013-05-10
*[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No.2007CB507402);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Y2100582);浙江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No.Y200804470)
线粒体不仅是真核细胞能量合成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的主要场所,线粒体内DNA、蛋白质和脂质更易成为ROS作用的位点。ROS累积影响电子传递链复合体的活性,进而造成线粒体损伤[1-3]。目前研究发现,在衰老相关的疾病中,细胞ROS生成过多可引起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从而导致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或恶化。
线粒体中含有大量的铁硫蛋白,其中的铁硫簇被认为是细胞内ROS敏感的作用位点之一。线粒体顺乌头酸酶(mitochondrial aconitase,ACO2)是催化三羧酸循环的酶,催化柠檬酸经过顺乌头酸最终转化为异柠檬酸,是活细胞中心代谢途径中不可缺少的酶。ACO2是衰老过程中氧化损伤的主要靶标之一[4-5]。该酶是一个四结构域铁硫蛋白,在第3结构域内的铁硫簇([4Fe-4S]2+)是酶促反应的催化中心,[4Fe-4S]2+容易受到ROS的氧化作用失去Fe2+而形成[3Fe-4S]+,从而导致该酶失活[6-7]。铁硫簇的破坏不仅使酶失活,影响三羧酸循环,其释放的游离铁可能会进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