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讨论,逐一明确。 3、其他角色怎么演?
4、继续读课文,圈出关键词语,边读边体会伯诺德夫人此时的心情。 5、齐读第三段课文。
五、第三场戏的编排指导。新课标1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怎样来演?找出表示中心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交流所画的句子,反复品味。 2、如果你演杰奎琳,怎么演? 3、理解“娇声”:甜美可爱的童声
提问:杰奎琳为什么“娇声地”对司令官说话?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练习杰奎琳的内心独白。 5、分角色朗读第四段。
6、教师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最终凭着他们勇敢与机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六、指名表演课本剧,同学评议。 七、作业。
回家给父母讲讲《半截蜡烛》的故事,讲清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注意把人物的心理活动补充进去。 板书设计:
守住情报 母亲镇定
半截蜡烛 机智勇敢
热爱祖国
儿子搬柴 女儿端走
13打电话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认识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在看今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时候,注意到大兵和赵卫国合说的相声〈谁让你是优秀〉了吗?,那这个相声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的确,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就一块来感受我国著名相声演员马季郭启儒合说的相声〈打电话〉的魅力。 二、明确学习目标
阅读课前提示:想想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弄懂哪些问题? (1)浏览全文,想想说的是件什么事?
(2)故事里的那个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 (3)这个相声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4)说说这个相声或听听其他相声,感受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三、根据目标学习全文
1.自己浏览全文,想想说的是件什么事?
交流:(这个相声主要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
2.再读课文,想想故事里打电话的年轻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说话啰里罗嗦、废话连篇。) 3.这个相声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交流,小结:打电话要抓住要点,简洁明了,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是文明行为的表现!
4.现在请同学们分角色读读这个相声,来感受感受相声语言的艺术风格。 (1)同桌分角色读 (2)找伙伴分角色读 (3)师生分角色读读
5.找学生上台试着说一说这个相声 6.听两个精彩的相声段子 7.看一个你们自己搜集的相声。 四、交流相声语言特点
学了这个相声,听了相声,看了相声,你现在觉得相声的语言怎样?(通俗、
贴近生活、幽默、有很浓的讽刺意味) 五、演一演
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相声演一演,评一评谁具有相声演员的风采。 六、总结
我希望同学们记住这个相声段子,时时提醒自己文明地与人交流,交流时注意自己的语言要抓住要点,简洁明了。 七、作业
1.课余与父母共同看相声、演相声。 2.创作一个短小的相声段子。
板书设计: 13打电话
打电话——相声 说话罗嗦 通俗易懂 废话连篇 风趣幽默 耽误事情 语言夸张
说话要明白简练 给人启迪 口语交际?习作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
3.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具体情景、具体需要写发言稿。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景、激发劝说欲望 1.学生表演
爷:坐在椅子上,抽出一支烟点着)饭后一支烟,胜过活神仙! (吸了一口,咳嗽。)
颖:爷爷,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爷:什么日子?
颖: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这一天,全世界的人都不能吸烟。 爷:谁规定的?谁能管了全世界? 颖:联合国规定的。 爷:联合国能管了咱们中国?
颖:爷爷,抽烟的害处很大,我求您别抽了!
爷:没事! 我抽了几十年了,身体不照样好好的?咳,咳……就是有点小咳嗽。 颖:反正抽烟没一点好处。
爷:颖颖,天不早了,你该上学了;我呢,到公园溜达溜达。 2.提出问题:这个模拟表演为什么颖没有说服爷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