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谈毕业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6 7:18: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浅谈毕业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面临毕业考试,每位毕业班教师都铆足了劲,带领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但在作文教学和复习方面却呈现出一种乏力的状态,听之任之吧,短时间内不可能让学生的作文水平有多大的提高。作为一位毕业班的语文教师,我想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进行了如下的尝试。

一、强化积累 1.阅读积累

作为一个小学毕业生必须有丰富的知识积累才能写出好作文来,虽然从开始学习语文就在进行积累,但由于年龄的限制,学习目的不明确,积累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和目的性。到此时,通过几年的学习写作,有丰富的积累才能写好文章已经成为学生的一种共识,如果教师强化学生积累可能会有较为明显的效果。我尝试了两种读写方法:每天三读,选一篇美文,早晨起来大声朗读,傍晚轻读一篇佳作,晚上就着床头灯看一会儿精美的文字,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积累,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每周让学生选读五篇好文章,范围不限,可以是优秀作文选、儿童文学、世界名著,也可以是漫画卡通。看过后,每周写三篇读书笔记,形式不予限制,可以是摘抄好词佳句,可以是读后感,可以是阅读提纲。只要坚持,学生的领悟能力会有所提高。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2.生活积累

在习作中,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更强调学生主体的亲历、感受和体验。所以生活积累更为重要。我们要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也要让家长有这样的认识。多利用周末、假日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游历,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可以作为学生思辨、回忆的对象。学生在上学、放学路上,在学校,在家里,在班集体里,都要做一个有心人,让许多生动形象的素材储存在脑子里,写作之时信手拈来。

二、加强方法指导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中老师都在回避讲过多的写作方法和术语,专家们也一直强调“写作无定法”,但是,当学生通过这几年的学习,对一些基本方法和手法已经有了一些感受,而且通过仿造例句明白了它的特点,通过课堂发言、口语交际体验到了运用的乐趣,所以,我们还是可以融合阅读教学进行一些写作方法的指导。

1.扣题选材,详略得当

首先教会学生读懂作文要求,从题目中的每个字、每个词入手,弄清写作对象、写作范围。抓住“题眼”弄清选材重点,然后让学生学习从所占有的材料中选出更切合要求的素材。

学生的习作经历了不会写到会写篇幅较短的文章再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到会写篇幅较长的文章的过程。但是篇幅较长是不是就到达了最佳状态呢?不是,还得让学生学会思考,材料的哪些部分和要表达的中心有密切的关联,这部分内容要做详细的处理,哪些只需要略作交代。当然所有的方法,不是就理论而讲理论,应该放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十二册第五单元的几篇课文就是很好的范例。如《故宫》一文,将紫禁城的中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作为重点详细描写,而故宫的后半部分乾清宫等,却寥寥数笔勾勒位置而已,在阅读教学时要让学生有所体会。

2.结构清晰,过渡自然

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的框架,是文章的“身材”。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前者呼后者应,首尾呼应,形成一个“圆”,这一点也不是凭空灌输给学生,在我们所学的课文中,这些作为蓝本的教材也有无数这样的例子,《故宫》《陆羽与〈茶经〉》等都是这样的范例。在写作游记类文章时,可用移不动点的方式串联组织结构,也可以用定点观察的辐射式组织结构;在介绍一个事物的几个方面的时候,可用并列的方式。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如在《敦煌壁画》一课中,在介绍壁画的几个特点的时候,每段都以首句为中心句,点明本段内容,以下具体展开,结构严谨匀称。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根据教学实际,在学生有强烈感受的同时进行习作实践,效果定会事半功倍。

搜索更多关于: 浅谈毕业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的文档
浅谈毕业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ah829n5a10vngk58yua7wp9920csk00zxr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