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专讲专练(基础巩固+能力提升+挑战自我)第34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A(含详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8 20:14: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专讲专练(基础巩固+能力提升+挑战自我)第34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A(含详解) 新人教

基础巩固

1.2012·哈尔滨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量沿食物链传递效率为5%~10% B.能量存在于有机物中沿食物链传递 C.能量流动的起点是草食动物的同化作用 D.能量流动始终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不包括下列的( ) A.带有全球性

B.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C.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D.在群落的各营养级之间循环往复

3.如图K34-1所示,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表述正确的是( )

图K34-1

A.若图中A、B、C依次表示同一个种群中老、中、幼年龄段个体数量,则此种群为增长型种群

B.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则A、B、C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C.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种群,并且形成A→B→C的食物链那么A、B、C不一定符合能量金字塔

D.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B、C中不会出现同一生物种群 4.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和途径是( ) A.含碳有机物;呼吸作用

B.CO2;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C.含碳有机物;光合作用 D.CO2;分解作用

能力提升

5.2012·黄冈模拟如图K34-2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1

图K34-2

A.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B.一般情况下,三级消费者增加1 kg,至少需要生产者100 kg

C.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单向性 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6.2012·郑州模拟图K34-3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K34-3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7.2012·九江一模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示意图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图K34-4

A.在因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B.甲图中C与A、B最主要的差别为C含较多的蛋白质 C.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D.人体内氧气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B

8.图K34-5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K34-5

A.图中A所固定的能量是B、C的能量之和 B.若C增加1 kJ,则需要消耗A约42 kJ

C.B营养级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C营养级的个体数量 D.B的数量越多,则C获得的能量越少

9.某生物小组考察一农田生态系统中水稻从播种到稻秆还田的全过程。在稻田分蘖期

2

间,农民拔草、治虫;然后排水进行搁田(亦称“烤田”);稻谷收获之后,有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稻秆。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农民拔草、治虫目的是使能量较多地流向水稻 B.搁田时排出的水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

C.搁田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 D.焚烧稻秆可促进物质循环,实现能量高效利用

10.如图K34-6表示粮桑鱼畜生态农业系统的基本模式。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K34-6

A.沼气池的建立既充分利用了有机物,又防止了环境污染 B.该模式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

C.该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上述生态农业系统通过改善生态系统的结构改善了生态系统功能 11.研究某水域生态系统中藻类(假设是唯一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状况,可先把藻类从已知水体中过滤出来,测定藻类的生物量,并据此推算出该生态系统中藻类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在光照强度适宜时,能提高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 B.藻类细胞中所含色素的种类和比例与水域深度无关 C.藻类固定太阳能的同时不一定都伴随物质循环发生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取决于藻类所固定的太阳能 12.2012·湛江模拟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1 图2

图K34-7

A.图1中能构成群落的是B、C、D、E、F,图2中的乙相当于图1中的F B.F的粪便被分解者分解,表示E同化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C.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对F、D数量的影响是数量都增加 D.根据图2中四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它们构成的食物链:植物→乙→丙→甲 13.亚洲能源论坛曾在广州举行,中国政府作出了仍要高强度减排的承诺,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方式引人关注。根据图K34-8回答问题:

3

图1 图2

图K34-8

(1)图1是碳循环示意图,原核生物可能参与其中的________(填序号)过程。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CO2的形式进入大气圈。根据图1提出一项实现“低碳”承诺、减少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1中的生物种群及相互间的食物关系如图2所示,设E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

108

量为1×10 kJ;B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2×10 kJ,D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是

8

2.5×10 kJ,当A只捕食C时,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则A的能量值是________。

挑战自我

14.研究发现,每升天然水中含0.01毫克汞或者0.1毫克的杀虫剂,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某研究小组开展了某湖泊中环境问题的研究,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并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然后又请当地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

生物种类 千克体重污染物含量/mg 汞 A B C D E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 某种杀虫剂 鱼(甲) 河蚌 小球藻 鱼(乙) 水蚤 图1 鱼(乙) 水蚤、小球藻 / 水蚤 小球藻 78 25 3 10 5 96 57 5 31 15 图2 图K34-9

4

(1)表中生物可能形成的食物链(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蚌(B)和水蚤(E)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2)若C中的能量不变,将B的食物比例由C∶E=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B的能量是原来的________倍。

(3)图2为该湖泊生态系统参与碳循环的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图中以CO2形式流动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①的生理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成分为____________。

(4)分析上表,你认为这一湖泊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这一问题,你将提出什么样的保护或改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 [解析]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沿食物链传递时,以有机物形式进行,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效率是10%~20%。

2.D [解析]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活动。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3.C [解析] 若图中A、B、C依次表示同一个种群中老、中、幼年龄段个体数量,则此种群为衰退型种群。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则A、B、C与分解者共同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中,三个相邻营养级的能量关系符合能量金字塔,但每一营养级中不只有一个种群,故三个种群间不一定符合能量金字塔。在食物网中一种生物可能兼跨不同的营养级,即不同的营养级中可能出现同一种生物。

4.B [解析] 大气中的碳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硝化细菌等的化能合成作用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变成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

5.C [解析] ①表示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总能量,要大于①;三级消费者增加1 kg,至少需要生产者的量,需以最大传递效

?1 kg?=125 kg;能量流动的特点之一是单向流动,主要原因是生物间的捕食

率计算,即???20%?

关系不可逆转;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呼吸消耗,所以②>③+④。

6.D [解析]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应该是草同化的总能量。①代表的是兔同化的总能量,A错误;分解者可以从各级营养级获得能量,因此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不一定最少,B错误;图中②代表的是狐同化的总能量,则②/①的比值代表兔→狐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兔的同化量①=摄入草的能量-兔的粪便量③=②+④+兔的呼吸作用消耗,D正确。

7.B [解析] 甲图中存在A→B→C的单向流动,应为组织液→淋巴→血浆的途径,因此甲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模式图,乙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在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C所处的营养级,A选项错误。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比较最主要的区别是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选项正确。由乙图关系可知A、B、C、D依次为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四者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C选项错误。人体内氧气浓度最高的部位应为血浆(甲图中的C),D选项错误。

8.B [解析] 图中A所固定的能量大于B、C的能量之和;C增加1 kJ,需要消耗的30200

A为1÷÷≈42 kJ;B营养级的个体数量一般多于C营养级的个体数量,

200175+875+200

3

5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专讲专练(基础巩固+能力提升+挑战自我)第34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A(含详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alr734xod1j03v4iv5u208bi780fr00a5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