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申报苏区县考证报告
(线索稿)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湖南省老区办:
石门县位于湖南省西北边陲,东接临澧、澧县,北抵湖北鹤峰、五峰、松滋等县,南邻桃源,西毗邻桑植、慈利。面积3700多平方公里,人口68万人。境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地势险要,高山密林,十分有利于开展武装斗争,实行武装割据,建立革命根据地。
1928年2月,贺龙、周逸群等受中共中央的派遣,前往石门开辟湘鄂边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我党早期领导人贺龙、周逸群、邓中夏、任弼时、关向应、李达、萧克、王震、袁任远、王炳南等先后在这里领导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的建设。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黄鳌、师长贺锦斋等在石门的武装斗争中,英勇献身。至1935年10月,在长达7年多的湘鄂边、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中,石门人民积极支持、配合和直接参与贺龙等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和工农红军,开展了大规模革命武装斗争和苏维埃红色政权的建设。先后建立起8个区苏维埃政权和30个乡苏维埃政权,红色区域占全县总面积的60 %;苏维埃政府直接领导下的人口达到17万多人,占总人口 60 %。(据民国县志记载:当时全县总人口30万人)石门苏区军民为苏区的巩固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1
一、石门是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的重要苏区县
1925年7月,袁东藩与曾庆萱受上级党组织派遣,返回家乡石门,秘密开展革命活动。1926年初,建立了石门县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国共产党石门县特别支部。1926年11月,根据中共湖南区委的指示,?特支?升格为中共石门县委。
中共石门县委成立后,积极发展党的组织和着手组建工农武装。全县先后共建立起7个区委,30个党支部或党小组,党员人数300余人(见《石门人民革命斗争史》第12页《中共湘西特委书记彭公达向中央的报告》),并于1927年春,建立起一支拥有300多人枪的农民革命武装——石门县农民自卫军,并在全县开展了以打击土豪劣绅和各种反动势力为主要对象的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运动。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和长沙?马日事变?后, 5月27日,国民党反动当局在石门制造了震惊湖南的?沁日事变?,共产党员、县总工会会长邓恒泰,共产党员、县工人纠察队队长易忠玖,新关农协会长阎昌奎等16名共产党员、革命群众被杀害,党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革命被迫停止活动。(见《中国共产党湖南历史》第一卷第200页)但并没有动摇石门共产党人的革命斗志和决心。
1927年6月,以毛泽东为书记的新的湖南省委制订了《中共湖南省委日前工作计划》,?着手恢复整顿全省各级党的组织,积极准备反抗国民党新军阀的斗争。?(见《中国共产党湖南历史》第一卷第206页)同年7月,省委?省农协秘书、党员伍伯选回到石门,与原县委委员曾庆萱(轩)、陈奇谟、袁任远等取得联系,
2
重建中共石门县委,并任书记。?(《中国共产党湖南历史》第一卷第224页)为配合新的省委关于?全省暴动,割据湘东?的计划,中共石门县委进一步加强了共产党员对县农民自卫军大队的领导,组建了县暴动大队,为日后石门成为湘鄂边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石门地处湘西北,是武装割据,建立红色根据地的好地方,中共中央和湖南省委在1927年底就发出了在常德、沅澧一带发展武装斗争,建立根据地的指示。中共湘西特委也制定了以石门、慈利等山区为基础,割据石门,巩固湘西暴动,建立游击武装中心,再向外发展的工作计划。?湘西地区自彭公达到常德去建立中共湘西特委后,根据1927年12月中旬中央和省委关于利用常德、沅澧一带客观条件好、贺龙在那一带颇有历史关系等有利条件,发动工农斗争,尽可能在湘西造成一个割据局面的指示,在常德县丹洲坪草鞋洲(现属桃源县)召集常德、桃源、石门、临澧、澧县、慈利等县党的负责人会议,研究布臵各县武装暴动,制定了向山区谋发展,以石门、慈利等山区为基础,割据石门,巩固湘西暴动,建立游击武装中心,再向外发展的工作计划。?(见《中国共产党湖南历史》第一卷第245页)为加强对石门年关暴动的指导中共湘西特委先后派特委委员舒玉林、蔡以枕到石门工作。
?石门是湘西特委布臵年关暴动的中心区域,舒玉林、蔡以枕到石门后,召开县委会议,决定首先在群众基础好的北乡举行暴动,并将县委成员派赴各地进行指挥。1928年1月22日,石门年关暴动首先在新关打响。农民暴动队打进新关自治局,处决了新关区区长、‘亲爱党’组织委员和土豪劣绅多人,还烧毁了石
3
门县警察局长的家。接着,磨岗隘、福田、泥沙等地暴动队相继行动,攻打国民党团防武装,举行抗租、抗债、抗税斗争,共处决土豪劣绅、官吏10余人。石门北乡年关暴动持续了1个多月。这次暴动,使敌人怕得要死,恨得要命。1928年2月底,国民党四十三军雷世光师开至石门,在石门革命的策源地和共产党人的大本营石门中学的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进行了血腥的屠杀,制造了震惊湖南全省的?石中惨案?。中共石门县委委员苏清镐、覃业炳等17名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惨遭杀害。尽管北乡的年关暴动和石门中学的共产党大本营遭到敌人的残暴镇压和血腥屠杀,使革命运动遭到破坏,却更加坚定了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的革命意志,为更大规模的石门南乡起义打下了基础。石门南乡的磐石、花数、白洋、蒙泉、福田5乡,东接临澧,南连桃源,西毗慈利,地形复杂,已与开展游击战争,实行武装割据。为加强这一地区的武装暴动组织指挥,中共石门县委在发动北乡年关暴动时,就派县委委员袁任远潜往南乡,进行起义准备工作,先后恢复和建立了一些党支部,组织训练了600多名区、乡游击队员。中共湘西特委也先后派蔡以忱、陈昌厚、郭天民等到南乡指导工作。经过周密筹划和准备。5月5日,石门南乡起义正式爆发。在袁任远、曾庆轩(萱)等指挥下,游击队员先后攻打了寺垭铺、夏家巷、福田、白洋等地团防局,起义浪潮席卷整个南乡及常德、桃源、慈利、临澧等县边界地区。起义胜利后,以农民暴动武装为基础,成立了由佘策源任司令、袁任远任党代表的湘西工农革命军第四支队,拥有人枪数百人,在南乡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形成了以太浮山为中心,东至临澧的佘市桥,西至桃源的界溪河、慈利的老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