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林学》复习思考题
(修改稿)
1、什么是水土保持林?
以调节地表径流,控制水土流失,保障和改善山区、丘陵区农林牧副渔等生产用地、水利设施。以及沟壑、河川的水土条件为经营目的地森林。
2、水土保持林目前存在的问题?
① 数量少,发展速度慢,不能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
② 成活率、保存率低。这是目前水土保持林发展最关键和最难 解决的问题
③ 生长缓慢,小老林面积太大,既无生态效益,又无经济效益 ④ 科学研究远跟不上生产要求,对生产上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 ⑤ 树种单一,可替换树种研究较少 ⑥ 造林所用苗木质量低
⑦ 对现有林分缺乏管理,重治轻管
3、水土保持林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防护作用:调节地表径流作用、水源涵养作用、减灾作用;固 持土壤 、地表侵蚀防治作用、重力侵蚀防治机理与作用;区 域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对气候要素的影响。
2)营林技术:立地条件与适地适树、树种选择与林分组成、造林 密度与种植点配置、整地技术及季节、造林方法与季节、幼林 抚育管理。
3)空间配置技术:防护林体系及林种划分、坡面配置、沟道配置、 水边周围配置、径流林业、快速绿化。
4、简述水土保持林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① 优质高产林木生长木材形成的机理及调控 ② 森林植被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研究 ③ 森林生物灾害可持续控制基础理论研究
1
④ 土地荒漠化形成的生态学机制 ⑤ 森林生物多样性形成与维持机制的研究 ⑥ 重大森林火灾发生和预防机理的研究
⑦ 人工生态林植被演替及近自然人为干扰机制研究 ⑧ 林木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
⑨ 林业生态工程构建与生态系统恢复技术 ⑩ 荒漠化预防及综合治理技术
11 优质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 12 经济林、竹藤、花卉良种栽培与高效利用技术 13 森林灾害防治技术 14 美国的“ 新林业” 15 德国的“ 近自然林业” 16 印度的“ 生态林业” 17 以色列的“ 径流农林业”
5、水土保持林的水文效应是什么? 降雨、水分贮存、径流、水分消耗
6、降雨的三次再分配是什么?
1)林冠层截留:泛指所有森林植物的地上部分(乔木、下木、灌 木和活地被物)
2)枯枝落叶截留(死地被物)
3)枯枝落叶层下的土壤:下渗吸收或产生径流 附:(1)林冠截留作用*
指降水到达林冠层时,有一部分被林冠层枝叶和树干所临时 容纳,而后又蒸发返回大气中去的作用 (2)林冠截留量
在降雨过程的某一时段内,从林冠表面通过蒸发返回大气中 的降水量和降水终止时林冠层还保留的降水量。 (3)截留率
该时段内林冠截留量与林外降水量之比。
2
(4)干流量
大气降水过程中,有一部分雨量从林冠枝叶体转到树干流入 地表形成树干径流,称为干流量。
7、什么是林内降雨量?
除林冠截留量和干流量后的雨量。由林冠间隙直接降落到地面的林冠通过雨量和从林冠枝叶体表面降落至地面的林冠滴下雨两部分雨量组成。
8、土内径流的形式有哪些?影响土壤渗流的因素? 1)基质流:结构孔隙中所流水流,层流 2)管流:大孔隙中的水流,紊流 3)亚表层降雨径流:近地表层快速径流 4)土壤含水量:
5)土壤物理性质:孔隙度、结构、质地、间层、结皮 附:枯枝落叶的水土保持作用: ? 截留、吸收部分降雨; ? 彻底消灭降雨动能;
? 形成地表保护层,维持土壤结构稳定;
? 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 增加地表粗糙度,分散、滞缓、吸收过虑地表径流; ? 拦截过滤固体径流,沉积沙粒;
? 防止土壤蒸发,稳定土壤湿度和温度,利于树木生长 ? 提高土壤入渗能力,增加土壤入渗量,减少地表径流 ? 提高土壤的抗蚀能力。
9、影响根系固土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1)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① 树种:根型、根系发育状况、根系的穿透力根系的表面积 ② 根系的物理特性:根系的直径、根系的抗拉强度、根系的通 直性。
3
③ 穿过剪切面的根量:根面积率越高抗剪强度越大、地上生物 量与地下根系量紧密相关。
④ 树木的年龄:树木的年龄与根系的固土能力有紧密关系。幼 林小,中状林大,老林下降。
⑤ 采伐对根系固土能力的影响:采伐后,根系逐渐腐烂,根系 的固土能力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采伐后4~5年易发生滑 坡20年生刺槐,伐后2年、4年固土能力分别下降了49.1 %、60.15%。 2)环境因素
① 土壤种类:沙质→壤质→ 粘质:摩擦力增加。
② 土壤紧实度:紧实度越高摩擦力也越高,但紧实度越高根系 生长越不良。
③ 土壤水分:水分增加,摩擦力减小。 3)地质条件
① A类:土层薄,无过渡层,岩石无裂隙,根系不能深入基岩。 ② B类:土层薄无过度层,岩石有裂隙,根系可以深入基岩。 森林的根系可以极大地增加土壤的稳定性,采伐森林使坡体 不稳定。
③ C类: 土层薄,有过渡层存在,过渡层的抗剪强度大于表 土,过渡层导水率低,易对表土造成孔隙水压力。森林根系 在表土分布密,在过渡层分布稀。根系对土体的稳定性起了 很大作用,使表土层与过渡层之间的抗剪强度极大增强。采 伐森林使坡体不稳定。
④ D类:土层深厚,土壤对林木根系生长没有限制作用,根系 分布比较深。
10、什么是适地适树?
使林木生长的造林地环境条件同林木具有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相一致,以发挥土地和树木的生产潜力,取得最好的生长量的营林、育林技术。
4
相关推荐: